90后最大的社会压力是什么?

一叶寒秋007


作为一个94后初入职场的新人,只想说,我焦虑的并不是每个月工资多少,或是房价又涨了多少,而是当我们还在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完成角色转换时,同龄人却走上了成长的快车道。


最近经常看到这样一段话:“22到25岁,真是一个奇妙的年龄,有的人还在读书,有的人已经靠自己的努力付了首付,有的人还是单身,而有的人已经生了宝宝。”


作为完美落在此区间的94后,我在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也迎来了从学生到上班族的重大转折点。毫无疑问,2018是我变化最大的一年,也是最焦虑的一年。


因为我发现,别人的生活,从没让我失望过


五一我去了趟北京,见了几个初中时期的老朋友,在踏上返程高铁的一瞬间,就深深陷入了正在被同龄人抛弃的焦虑中。小Z是我的初中和高中的同学,大学读的本地知名985高校,而我因为差劲的理科,只进了一个普通一本。我一直觉得没有读名校是一个遗憾,所以在刚进大学时就树立了要考研的目标。大学时期的GPA始终保持在专业前三,每年都拿奖学金,顺利考过雅思,最后拿到了一个还不错的英国大学offer,开始了异国的留学生涯。相比只会埋头学习的我,小Z的大学生活则要丰富很多。他加入学校的辩论队,打过很多精彩的比赛,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人。大三在某互联网巨头公司实习,同期80多个实习生,只有2个人拿到了转正offer, 而他就是其中一个。


一年后,我以merit的成绩毕业回国,小Z也在运营岗位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之前我并没有为找工作这事操太多心,也不知道当时哪儿来的自信,觉得硕士毕业后总会有一个还不错的工作等着我。结果没想到,回国时才发现,很多大互联网公司的秋招已经结束网申了。校招赶不上,那就走实习转正这条路吧。我开始疯狂地投实习简历,然而由于英国硕士毕业时间在11月底,很多大公司又规定实习不少于4个月,且毕业后是不能继续实习的。尴尬的毕业时间,加上准备上的不足,让我度过了一个兵荒马乱的秋招季。


直到今年2月,我签了一家本地的传统媒体,而工作了近2年的小Z已经加了几轮薪,开始带团队负责公司的项目了。小Z的女朋友橘子和他是大学同学,毕业后选择本校保研,即将硕士毕业的她,已在刚结束的春招中拿到了跟小Z同一个公司的offer。五一去北京找他们玩,他们跟我分享了很多工作上有趣的事,以及公司正在推的好玩的产品,小Z还开玩笑地说自己最近压力好大,怕以后工资要被女朋友反超了。


第一份工作就能去一个足够大的平台,在自己喜欢的岗位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和心爱的人一起在大城市奋斗打拼,我觉得他们的生活,才是内心中理想的样子。我开始焦虑,害怕有一天,自己不能再融入他们的圈子,当他们以飞奔的姿态向未来跑去时,我只能在原地,默默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这个社会,更喜欢有欲望和野心的人


《北京女子图鉴》中,张超对陈可说,男人不喜欢有欲望的女人。

但在现实社会里,有欲望和野心的人,往往更容易被机会青睐。


出国前,我和小Z、橘子一起吃饭,那时小Z正准备去北京入职,橘子在本地读研,我羡慕地跟橘子说:“你男朋友找了个这么好的工作,看来你以后压力会很小很多唷!”橘子却说:“哪有!感觉我的目标要再往上拔一拔了,不能比他差。”那时我就觉得,橘子是一个特别有“野心”的女孩子。读研期间,当别人还在过着美好而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时,橘子利用课余时间做字幕组翻译,假期又去了几家大互联网公司实习,积累了很多面试和相关行业的经验。而这些经历也成了她在春招中斩获心仪offer的制胜砝码。


在最近大火的综艺《创造101》中,第一期选座位,大家都抢着坐最高处的位置,甚至为了争一个座位而进行激烈的battle。无论是看起来温柔可人的小姐姐,还是元气满满的萌妹子,竟然都毫不掩饰地表露自己对舞台和出道的欲望,让我很是意外。但不得不说,这种野心勃勃,又霸气十足的范儿,真的特别感染人。为了进入A班,她们可以玩命地练习,不会跳舞,就对着镜子一遍遍跳,跟不上大部队进度,就在别人睡觉休息时继续扣动作。“逆风翻盘,向阳而生”这种为了梦想而赌上一切的勇气,或许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吧。


因为欲望和野心足够大,所以时刻不安于现状,总在跟自己较劲,不断突破着自己的极限。有欲望并不可耻,只要把欲望转变成前进的动力,它就是一个褒义词。其实每个人都有野心,却被现实磨平了棱角。


我们都向往一线城市的机遇和繁华,却很难做到仅凭一腔豪情和热血,就不顾一切地出去闯荡。虽然看过不少成功的案例,但听到更多的却是北漂的辛酸和无奈。

长辈们总喜欢以过来人的视角,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北京优秀的人才太多了,去了也很难冒出头。北京房价那么贵,外地人奋斗一辈子都难得留下来。去北京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幸福指数太低了。我妈总会跟我讲,“你看XXX,去北京混了10年,最后不也老老实实回来找了个稳定工作嘛。虽然在北京工资高,但是开销也大,最后也攒不下来几个钱。”即使很反感这种不断被泼冷水的感觉,但我却没有办法回避这些可恨的现实因素。


渐渐的,我的内心也会动摇。我真的可以顶得住压力吗?我真的有能力在北京生存下去吗?当我带着这样的怀疑和不自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下意识便做出了相对保守的选择。


谁都想要放荡不羁爱自由,最后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平平淡淡才是真。

曾经的豪情万丈,终究是被现实掩盖了锋芒。


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每当通过朋友圈,看到北京小伙伴出没在各种峰会论坛现场,复盘最近的项目和活动,都会不禁感叹,别人的生活,从没让我失望过。我常常问自己,当初没有去北京是不是真的选错了。也会责备自己太怂,早早便没了欲望和野心。我向一个朋友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她静静地听我说完,却问了我一个不相关的问题:“你会羡慕微博上的男朋友吗?”“当然会。”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那你会跟你男朋友分手吗?”“不会。”“为什么?”“因为微博上是别人家的啊,我男朋友是只属于我的,就算他不懂浪漫,我可以慢慢调教嘛!”“那生活也是你自己的,为什么你总惦记着北京那边的生活,不去过好眼下自己的生活呢?”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是啊,为什么在北京的奋斗才叫奋斗,即使不在一线城市,同样可以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更好的生活。


虽然很多人觉得传统媒体是夕阳行业,远没有互联网有前途,但是跟着那些资深记者外出采访、写稿,依然让我获益匪浅。一线城市有更大的平台,可以使人迅速成长,但是现在的工作让我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英语、读书、写作、健身,周末还能陪父母出去散散心。


当我开始认真经营自己的生活,才发现,别人的生活如何,我已经没有那么在意了。我终于从羡慕别人然后不断自惭形秽的怪圈里走了出来。能够通过努力过上别人那种令人羡慕的生活固然好,可是我们也都明白,很多人穷尽一生努力,都到达不了金字塔的顶端。


这个社会容不下那么多的欲望和野心,但在如今这纷纷扰扰对焦虑的渲染中,能选择始终砥砺前行,做到无愧于心,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一煲情感鸡汤


如今的90后越来越多地开始走向工作岗位,开始真正的迈入社会,他们在朋友圈里一直生活的很“凄惨”,不仅会秃头,会离婚,还会被迫“出家”,仿佛他们已经被生活打压的皮开肉绽,奄奄一息。在现实的反复揉搓下,有的人选择了一蹶不振,随波逐流,而有些人却依旧在砥砺前行。

今天,我仅从工作和收入方面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匹小马闯天涯:90年,一个月到手六千,车房父母都买好了。但是好像不像以前开心,没有对象,朋友也都结婚了,爸妈不在身边,陪自己的也只有第二人格了。。。。。。害怕跟人交际。

胡胡胡胡俊:93年,月薪6000,包吃住。每月寄回家里4000,让我妈帮我存着。钱放自己手里根本存不住!有多少,用多少!

姚姗姗ANY:90后,两套房,两辆车,月入6万左右。没要过父母一分钱,现在的存款基本可以给自己未来养老,没有半句水分。普普通通小演员一枚。

在这个热门话题下,不少90后分享着他们的工资收入和感受。有当兵两年,退伍后在交警队工作,拿2700工资的。

有93年出生,做了三年销售,月收入近五位数却存不下来钱的。也有刚刚20岁,每个月要还7000房贷,三年只回了一次家的。七万多条评论慢慢看下去,月收入平均三千的有之,月入过万的也有之。

当代90后的压力到底有多大?

绝大多数的90后,职场和生活都远远不如学生时代逍遥自在。买房买车养父母,恋爱结婚养小孩,越来越大的压力从四面八方聚集,将90后们压迫得喘不过气。

2014年6月,来自四川的90后孙倩倩从北京联合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毕业了。随后,她进入了一家私企工作,工资4000元。

面对这样的薪资收入,孙倩倩形容“像突然进入了剥削人的旧社会”——对于她来说,吃饭这件事尤其“剥削人”:想省钱在家做饭,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要买。如果在外面吃,不得已的开支又增加了。

毕竟,大学食堂里打一份几块钱的饭就能吃饱,工作后才发现餐厅饭店的价格都在节节攀升,这已经是四前的事,随着90后又长大几岁,他们的压力也呈指数增长。总有人说,“怕穷”成了90后的新标签。但有这样的标签,又到底有什么不好?

谈钱并不丢人,为了钱奋斗,通过自己劳动赚钱,更加不丢人。正视自己对金钱的需求,并为之做出努力,才是90后们的正确生活方式。

能够撑起家庭的90后,未必是月薪3万的90后。能够真正成为独当一面的90后,才是家庭乃至社会的主心骨。

这些人,或许对“当代90后压力有多大?” 这个问题给不出答案,但是这些事情是他们知道必须要做的,认真生活的90后,值得更多回报。他们的脚踏实地是每个人都能看见的。

他们的生活虽有不易,酸甜苦辣却都是每一份活着的证明,看到这里的90后们,可能还需要再做一件事,那就是,再对自己好一点。毕竟,就算工资再怎么挣都不够用,拥有健康的身体,也是自己最最珍贵的财富。


随意谈生活


90后可以说是改革成果的完全受益者;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和谐社会建设的亲历者。\r

但90后又面临的是社会环境变化快,竞争激烈。现在大学生已烂大街,就是硕士研究生、海归派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出人头地!有多少研究生每月拿着四五千元的微薄工资,住在几百块的合租房里?他们面对的是世界比贫穷更可怕。\r

买不起房;\r

买不起房以至于找不到心仪的对象;\r

随着教育年限推迟,学历越高越找不着对象;\r

工作太累,谈不起恋爱,更别说结婚;\r

养老压力大,听闻社保、医保都快入不敷出了;\r

养娃的成本太高;\r

还有就是经济发展的阶段发生了变化,相对于1950--1970年代出生人口在改革过程中享受到的财富膨胀效应,2010年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90后财富积累困难,就会对未来发展出现不明确的预期。





晶晶世家


90后,基本上是顶着压力长大的,高考改革、房价上涨、史上最难毕业季等等,如今快要30岁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和社会的顶梁柱。

1、目前来看,最大的社会压力在于房价,90后一代人基本上在一线、二线城市工作,很少留在家乡,首先面临的就是租房子,再到买房子,现在一线、二线城市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房租、房价在不断地调控中上涨,每平方米房价是一个月工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稳定的住所都没有谈何发展,有房才有家。

2、然后便是社会阶级的固话效应,整个社会的岗位越来越陷入固定,流动性越来越差,造成的结果便是工作找不到,公司招不到人,两级分化非常明显,想要的工作做不了,能做的又不愿意去做。


财富全攻略


我是80后,咱俩年龄差不太多,压力应该是一样的,那天看了一部韩国电影名字是哭泣的男人,里面有句台词让我记忆深刻 人不是随便活着的 你一出生就要担负起几十年以后的责任,你要赡养你的父母,这一点谁都逃不掉的,而且现在挣钱很难,其实大部分的压力来自我们对金钱的渴望,总希望自己能多挣些钱,过的更好一些,过的体面一点,看见自己老婆穿的不够漂亮,化妆品没有档次,家里的车不够好,然后开始自责,心想要多挣钱给老婆花,给孩子花,给父母买点营养品,定期的出去旅游,这都得花钱啊。

工资就那么多,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有太多的痛苦和无奈,看着父母一天天变老,总是内疚,心里想要是多挣些钱,他们过的应该比现在好,自己真是没用啊。


有压力也是好事情,说明我们有责任心,心里面都是自己的家人,当你为别人活着的时候,你会有无穷的动力。哈哈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


努力挣钱吧兄弟,赶快脱贫,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祝你好运。完结。


大猪国际


说说我吧,96的,家里还负债三十多万,有两套房子,到时候卖一套父母还了债,剩下的给他们养老,另外一套他们住,现在22岁,说实话不想背房贷,也没能力结婚。能做的就是不啃老,不给二老增加负担,不敢保证有出息,再过段时间自己想办法搏一下,赔了,认了,还钱,赚了,自己也就有着落了。


我也曾追过风嗯


90后是拼爹的时代,有很多是独生子女,如果父母给买了房,给拿钱娶媳妇,压力不算太大。如果父母没给存下钱,靠个人光买房娶媳妇这两样就是两座大山。


靓晴靓姿


个人认为是住房。住房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很多人感叹连“房奴”都做不成了。做“房奴”,难;想做“房奴”,也难。具体的只能说自己去体会了,只能对自己说,努力吧!


胡同小王子


重要的事情说一遍!

压力一:房子买不起

压力二:结婚结不起

压力三:社会混不起

压力四:老人养不起


寒门子弟兵


九零后的孩子正赶上拆迁时代,城郊的变城市人,没田没地无产阶级,城区长大的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毕业就意为着失业,吃不了苦,没经过什么生活压力,当自己成家当家做主时,方知柴米油盐贵,半点不由君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