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進區域規劃形成“5縱14橫”高快速路網 龍泉山東西兩翼之間形成1小時交通圈

东进区域规划形成“5纵14横”高快速路网 龙泉山东西两翼之间形成1小时交通圈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

11月22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系列規劃國際專家諮詢會上獲悉,《成都東進區域高快速路網體系規劃初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出爐,根據《方案》東進區域高快速路網規模為“8高11快”,佈局為“5縱14橫”,與城市主軸線、城市道路、旅遊環線、地方公路等共同構成多級路網體系,服務區域產業發展。

東進各組團與龍泉山西翼至少“2高2快”連接,各組團間至少“1高2快”連接;高快速路網實現東進區域4大產集群、8個產業園、24個特色鎮滿覆蓋,所有物流節點無縫銜接;“4高4快”互通直連天府國際機場,形成航空樞紐周邊集疏運體系。

高速公路:

新增3條高速

形成“2縱6橫”的高速公路網

在已建成第二繞城高速、成巴高速、成南高速、成安渝高速、成渝高速5條高速公路的基礎上,新建三繞高速、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北線(成資渝高速)、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南線(成宜高速)3條,新增里程130公里,形成“2縱6橫”的高速公路網,總里程約480公里,全面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

快速路:

規劃建設11條市域快速路

形成“3縱8橫”的快速路網

快速路:規劃建設中金簡、金簡仁、金簡黃、青金、彭青淮、成金簡、成洛簡、成龍簡、成簡、成資、雙簡11條市域快速路,形成“3縱8橫”的快速路網,總里程約610公里。其中,中金簡、金簡仁、金簡黃快速路為沿城市建城區邊界佈局的西、中、東3條南北向快速路,平均間距約7公里;青金、彭青淮、成金簡等8條快速路為直聯兩翼的東西向快速路,平均間距約8公里;同時,充分對接周邊城市交通需求,佈局區域合作快速路。

斷面形式:

規劃區輔道按單側2車道設置

根據交通量分配結果,考慮不同的路段功能,差異化匹配斷面標準,並做好不同斷面形式的有效銜接。其中,高速公路以服務中遠距離通過型交通為主,不設置輔道;市域快速路以服務區域到達型交通為主,主線消滅紅綠燈,形成連續交通流,規劃區輔道按單側2車道設置,非規劃區輔道按單側1車道設置。

規劃效果:

龍泉山東西兩翼之間形成1小時交通圈

一是在路網能力方面,到2035年,東進區域高快速路網負荷適中、服務水平三級以上,整體運行良好。二是在路網密度方面,東進高快路網密度52.2公里/百平方公里,與對標借鑑的東京灣、德國魯爾、上海市浦東、雄安新區高等級道路網密度相當。三是在時效水平方面,東進區域各相鄰組團間形成半小時交通圈,龍泉山東西兩翼之間形成1小時交通圈,至資陽、眉山、德陽形成1小時交通圈,至樂山、遂寧、雅安、綿陽形成2小時交通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