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还来得及,好好爱自己(养生推荐)

最近英国BBC播放的《健康饮食的真相》让很多人议论纷纷,因为其中的说法相当“颠覆”。比如炒鸡蛋不如煎鸡蛋健康、比如煮蔬菜不如炒蔬菜健康,比如枸杞的营养价值不如草莓等。

这些说法颠覆了我们一直以来对健康饮食的认知,难道又是所谓的说辞不一,阵营不同吗?显然并不是。

“养生并不能简单地模仿,还需要关注到个人体质的差异。”自然养生践行者西木博士在他和杜国强、施南峰的新书《从治疗到自愈》一书中如是说。

趁还来得及,好好爱自己(养生推荐)

西木,依靠营养、运动和阳光战胜疾病、焕发活力,一个60后却拥有80后的体能和90后体型的自然养生践行者。

他早年研习过医学和数学,当过赤脚医生,后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维茨教授,曾经担任香港城市大学经济金融系副教授、德国SAP公司中国首席代表。

先后出版过畅销书《营养革命》、《不生病的饮食起居》系列,曾经在湖南卫视《百科全说》等众多栏目主讲减肥和营养等内容,引领千万国人过上健康的生活。

杜国强,高级经济师,宁波大学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企业健康管理促进联盟主席,也是个人养生的践行者和企业健康文化的推动者。

施南峰,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常务理事,主任医师、教授,国家健康管理师。

他们三人通过本书想要告诉大家,在去医院之前,我们是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矫正营养学上的一些误区,学习自然养生的法则,从日常的细节入手,为自己的身体做更多的事情。

他们更希望通过这本书,广大读者能够走出治疗和饮食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养生观,掌握摆脱疾病的方法和技巧,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饮食、运动、起居方式,达到健身祛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为此全书从三个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整套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健康的养生方法。

一、我们为什么会生病?——被歪曲的营养学

靠五谷杂粮延续生命的我们,不生病感觉真的就是一种奢望。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各种奇奇怪怪的疾病接踵而至,痢疾、霍乱、鼠疫都成了小儿科,各种各样的流行病犹如影子般时刻蔓延在我们身边,挑逗着每个人的神经。

养生,成了每个人都会关注的话题,“保温杯泡枸杞”也不再是一种调侃。然而越是注意养生,似乎越不能避免生病,那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生病了呢?

《从治疗到自愈》一书中提出,真正让我们生病的其实是那些被我们歪曲了的营养学。

比如减肥的人都知道的“管住嘴,迈开腿”,而这句话本身就自相矛盾。“管住嘴”一般是指要少吃或者只吃低热量的食物,而“管住嘴”后,人会觉得没吃饱,因而没有能量去迈开腿运动。即使一时坚持住了,也没有办法长期坚持下去。而“迈开腿”后因为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这就需要补充新的能量,这时候人会觉得很饿,更想吃东西,这个时候还要管住嘴。试问,有几人能够做到?

比如枸杞的营养不如草莓。

枸杞一般都是干过,被烘干后的枸杞维生素C的含量肯定受到了大幅度的破坏,这和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草莓当然不能比,如果是草莓干呢?答案看见就不一样了。

再比如让我们谈之色变的螨虫,其实它是我们的天然皮肤科医生,它能够吃掉我们皮肤上的角质层,给皮肤做天然的保洁。

再比如最近几年很流行的“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养生哲学。其实并没有科学上的依据,早上肠胃经过一整夜的休整,突然装进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对它来说,无疑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

就是这些被歪曲的营养学吧我们的身体搞得越来越虚弱,越来越容易生病。西木博士从人类进化史的角度深度剖析了这些被歪曲的营养学,提出了医学的局限和人们对医学的盲目崇拜。

一、如何才能不生病

想要不生病,似乎是不看能的事情。但西木博士提出,这完全是一件可以办到的事情。那么到底怎样才能不生病呢?《从治疗到自愈》一书给出了“自然养生法则”,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1、天然环境,包括干净无污染的空气、水等

2、天然食物,包括野生的或传统种植的植物,即不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激素、转基因技术和野生的或放养的吃天然食物的动物,比如野生的鱼、虾、贝或者吃草的牛羊鹅以及吃虫子的鸡;

3、天然活动,包括轻度烹调,直饮生水进行体力劳动、坐小凳子,及时蹲便、早睡早起等等

看完已经觉得完全不可能了,所以三个作者又给了我们这些城里人的半自然状态的建议。比如保持24小时开窗通风,不开或少开空调,避免装修和使用新家具,拒绝使用合成材料;比如购买蒸馏水或纯净水,选择东南朝向的房子,拒绝一切杀虫剂和电器;比如选择有机食品、深海产品和食草动物产品以及半自然状态的活动……

简单来说,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从城里搬到山里,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从脑力劳动转变到体力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城市的污染、辐射、噪音和紧张,从“圈养”和“饲养”转到“放养”或者“野生”,避免身体慢性中毒和加速退化。

二、正确对待疾病

我们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当身体出现了疾病,第一时间想要的应该是如何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而不应该一味地马上想要去找医生。

西木博士在书中提到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体要么没病,要么会有多种疾病并发,涉及一个或者多个系统故障,并且随时都在发生变化,需要整体解决方案和动态地持续调整。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意识到,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是无法通过医疗手段治愈的,改变饮食、生活习惯或环境才是真正的灵丹妙药。

秉持着这样的观点,全书对绝大多数常见的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感冒、失眠等都给出了很有实用性的简单易用的调理方法。

我们才是自己最好的医生,这话一点都不假。当你真正地想要健康,真正地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时,你才会重视养生,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调整自己的饮食和生活规律,反复实验,慢慢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疾病面前,是治疗还是让它慢慢自愈,这需要我们自己转变观念,中间只隔着一个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