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慈欣說區塊鏈是人類下個節點?

最近劉慈欣都開始奶區塊鏈了。

就在前不久的烏鎮區塊鏈大會上,大劉分享了他的觀點還蠻有意思的。

當下我們覺得沉迷於虛擬世界是一個貶義詞,但是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像斯皮爾伯格《頭號玩家》裡面的場景一樣,人類會實現從現實世界到虛擬世界的遷徙。

在未來的世界,人類完全生活在虛擬世界是一種常態,迴歸現實反而會被視為是某種不健康的心理症狀。

為什麼劉慈欣說區塊鏈是人類下個節點?

區塊鏈,恰恰是人類從現實世界走向虛擬世界的一個重要環節。

因為它用數學技術構建了一個穩固的信任體系,這種信任體系使得虛擬世界的廓形比以前更加清晰,這可能是虛擬世界走向獨立的關鍵步驟。

所以,區塊鏈,會成為人類下一個節點。

正好幣少(ID:bikebushao)前幾天也去北京參加了NULS的主網上線暨全球戰略會議,看了一圈最深的感受就是,現在各行各業的人對於區塊鏈的好奇心越來越盛,什麼是區塊鏈,產業如何上鍊,基本上就是場下交流最多的話題。

我們可能就是區塊鏈時代的見證者。

為什麼劉慈欣說區塊鏈是人類下個節點?

聽了最近幾場的區塊鏈會議,幣少自己梳理對於區塊鏈基層認知的幾點想法和方向:

1、未來的價值觀,必然是顛覆性的,而非改良性質的。

未來為什麼難以預測,因為未來會出現的東西,必然是我們大部分現代人不太理解的,也肯定會把現在舊的東西搞到無路可走的。

就像大劉在他的演講裡面提到的,當下的價值觀往往是有滯後性的,跟時代是脫節的,如果再遇上超前於本時代的理論,那麼無法說服、無法溝通,是大概率會發生的事情。

新技術的出現、新價值觀的傳播,不會是對於當下舊體系的修修補補,因為這根本沒有意義,新秩序的構建必然是會沖垮整個舊秩序的,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

2、區塊鏈的共贏思維:幹不過它就投資它

世界本來就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

以個人的認知力量,再怎麼天賦異稟,都很難在各個維度達到100%的。

2008年的時候,諾基亞如日中天的時候,誰能夠想到諾基亞會被一家不知名的公司顛覆呢?

一個追求的穩定的組織,要如何在高度不確定的未來裡面佔領先機呢?

在區塊鏈的語境下,組織、社區、公司想要發展壯大,已經不再是零和博弈的思維了。

不是非要爭一個你死我活,不是養蠱模式,只有蠱王才能活下去。

區塊鏈時代的玩法,叫共贏求存。

什麼意思?

如果你發現你玩不過人家,比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來說,你還有一種做法,打不過就投資他。

不能相逢一笑做對手,那麼就直接低調奢華做他的金主爸爸。

個人覺得這會是以後區塊鏈行業的投資思路。

3、區塊鏈的共識: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當面就退群

過去這幾年,耳邊都聽到很多人說炒幣真的特別好賺,誰誰真的賺了幾十倍、幾百倍。

我們不妨來問幾個問題,動輒賺幾十倍、幾百倍這是普遍存在的情況,還是屬於個例?

其次,號稱賺到幾十倍幾百倍的,這中間又有多少人賺到了真金白銀?

他們的財富是真的是到手的銀子,還是賬面的數字?

區塊鏈有個核心叫做共識,但是這個共識是個複雜的詞,你不能只放在單一的維度去理解。

在宏觀行業角度,共識的建立在於別人是如何認知區塊鏈的,區塊鏈從業人員自己是如何理解行業的,這是最普遍的共識。

而在區塊鏈的運營中,共識又是以公約的形式存在的,目前存在的Pow 、Pos、DPos其實都在規定同一個方面的問題:誰有權錄入數據?其他人如何同步數據?

再細化到社區範疇,共識代表的是一種共同的宣言或者價值觀。

再往前一步,所謂的共識就是如何讓別人相信虛擬幣的價值。

以上所有維度的認知,都叫做共識。

你信仰那種層面的共識,就意味著你嚮往那個層面的世界。

目前還沒有哪一種放之四海皆準的共識,能涵蓋所有空間維度。

因此價值也好、機制也罷,都有它的適用範圍,脫離了適用範圍談合不合適、合不合作,都是耍流氓。

4、互聯網思維複製到區塊鏈行業,是一種很危險的傾向。

什麼叫做互聯網思維?

就是把某種產品,儘可能地標準化,然後把這個標準化結果最大程度地複製、批量生產。

這樣會有一個怎樣的惡果呢?

未來可以賺10年的錢,就被人為地壓縮到了2-3年裡被急速榨乾,只剩一地雞毛。

在區塊鏈發展的初期,這種做法被一些所謂大佬複製到了幣圈,搞得一地雞毛。

但是區塊鏈絕對不僅僅是一場金融遊戲,目前按照很多幣圈大佬們的玩法,一定會把區塊鏈玩死的。

因為金融歸根到底是一場零和遊戲,就是博傻遊戲,怎麼樣的金融創新到最後最終指向的必然是二八效應,20%的人參與收割80%人的財富。

李笑來以前爆出的錄音就是明證。

區塊鏈的共識是code is law,而不應該照搬互聯網那套迎合資本、被資本看好的戲碼。

5、區塊鏈的世界裡,控制你就輸了。

對於區塊鏈行業來說,進入之前必須想清楚一個問題:你是想要主導還是要控制。

之前的NULS主網上線會上,它們團隊核心成員Liesa提到的一點,讓幣少印象深刻:

我們的主創團隊成立就是為了解散的。

我們要做的是把社區從0到1做出來,而1到100的發展就要仰賴社區成員的共同協作了。

為什麼劉慈欣說區塊鏈是人類下個節點?

準確的說區塊鏈從業人員應該都秉持這樣的心態——

所有中心化的組織架構,只是過渡期間內的權宜之計。

對於創始人來說,事必躬親,最後都只會累死。

對於社群來說,區塊鏈世界想要達到的就是百舸爭流,而非盲目服從。

能在高度不確定未來存活下去的機體,從架構上也是可分割、可分離,才能保持高飽和度的活性。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趨勢。

趨勢這東西,就跟驢一樣,你能走在它前面,你就能牽著它走;你若不幸落在了後面,就只能被它拖著走了。

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