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民日報》旗下雜誌《新聞戰線》總編輯胡欣跳樓一事中思考,該如何看待當代媒體人的壓力?

馬哲愛好者


作為從業接近20年的傳統媒體人,我去年徹底從體制內脫身,雖說對那棵大樹有很多的不捨,但現在回頭看看,當初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

我入行的時候,時間的年輪剛剛跨入新世紀,那時候網絡極其不發達,可以說沒有網絡,我們記者寫稿子都是奮筆疾書,然後把稿紙交給記者部主任,編輯們領到稿子後在稿籤紙上修修改改,再拿著版紙、尺子、鉛筆,根據稿子內容在版紙上畫版。

那個時候吧,新聞發佈渠道相對壟斷,手機也是老式的按鍵機,壓根沒有智能機概念,人們獲取新聞的渠道以報紙、電視臺居多,所以記者們去哪裡採訪都會受到尊重,做表揚稿,對方極其熱情的接待你,生怕把你照顧不周下筆有誤;而批評報道呢,對對方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因為那時候職能部門都是定報紙的,一旦哪裡發生什麼負面新聞,當地主管領導總是如坐針氈。

那陣子媒體監管不是很嚴,因此時不時有關於職能部門的負面新聞曝光,我自己就曾曝光過警方、司法,甚至政俯的負面新聞,每個新聞的面世都會引起很大反響。

那時候媒體准入門檻極高,因為媒體都不缺廣告,地產商、銀行、汽車、金融機構排著隊到媒體廣告部交錢,只是希望自己的廣告能早日刊發。

說白了那時候媒體真不差錢,記者們收入都很不錯的,2000年初時,就有人能拿5-6000,甚至7-8000。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2007-2008年左右,這時候各大門戶網站開始持續發力,一些社會輿論熱點,總是第一時間從這裡發出,且因為網絡的便利性,內容更新極其迅速,可謂是分秒必爭。

以一場火災事故為例,當傳統媒體,尤其是報紙的採編人員,你還在編輯等待第二天發佈新聞時,網絡媒體搞不好結果都快出來了。

並且,此時一些廣告客戶開始將目光投向網絡平臺,門戶網站開始蠶食這豐厚的廣告大蛋糕。

之後,隨著微博的崛起,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快捷、便利,然後就是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已經各類新聞、網絡APP等。

整個內容市場此時可謂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片繁榮景象,但身在其中的傳統媒體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廣告客戶內容發佈渠道會選擇更加靈活的新媒體,要麼自己建個公眾號自己玩,傳統媒體因為條件制約,廣告內容不能太“跳”,刊發費用也貴於新媒體,更重要的是,很多傳統媒體喜歡“吹糠見米”式的合作,他們更願意一手交錢一手刊登,而新媒體,很多會選擇戰略合作,大家一起想辦法創造內容,互贏互利。

加之傳統媒體管理越來越嚴格,內容總是有種“老三篇”的感覺,與短平快、碎片化的新媒體似乎有著跨世紀的鴻溝,越來越不受大家喜歡,沒落是必然的。

媒體沒落就意味著廣告收入低,廣告收入低就意味著從業者收入下降,20年前很多記者能拿5-6000,到了今天,依然有很多成熟記者收入5-6000。真的是20年如一日,亙古不變。

在此情況下,媒體負責人不但要承擔經營壓力,還要承擔上面安排的宣傳任務,這兩者看似關聯性不大,其實導向決定出路,“老三篇”內容做不好,上面不喜歡,百姓不喜歡;若稍微“跳”一點,監管的力量會讓你瞬間收手。

因此,老總們要學會在壓力中生存,上面把你安排到那個位置,你既要搞好內容,又要抓創收,哪頭做不好你的日子都不好過,壓力之大可以想象。

人吶,有時候一旦上了某個高度就很難下來,明明壓力大的快要把自己壓垮也要拼命撐著,直到有一天那根救命稻草把自己壓垮。

在壓力面前,每個人選擇放棄,過自己的小老百姓太平日子;有的人選擇迎難而上,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有的人過不去那個坎,患上嚴重的抑鬱症,導致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我個人覺得,人活一世不容易,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自己要學會放棄一些東西,眼光往前看,有什麼能比開心活著、家庭幸福更重要呢?

祝這位媒體人在那邊一切安好……🙏🙏🙏🙏


普了次法


為胡老師的離去深深痛惜。

看過胡老師的文章,文字嚴謹,邏輯嚴密,見解深刻獨到,一位非常優秀的資深新聞人、報人。可惜竟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她深深熱愛為之奮鬥了大半生的事業和崗位。

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的胡老師在青春洋溢風華正茂的美好年華來到人民日報社工作,這是多少人夢昧以求的崗位,是多麼高大上的職業,當時又有多少人羨慕啊!胡老師從報社理論部到記者部,從編輯、記者到部門領導到一級總編,幾十年嘔心瀝血筆耕不輟一路走來多麼不易。她政治成熟思想敏銳文筆幹練,寫過很多優秀的新聞稿件和理論文章,獲得榮譽也很多。

胡老師的閱歷相當豐厚,學問也很淵博,應該沒有什麼不懂的,也沒有什麼看不明白的,我們說什麼似乎都是多餘的,也無須作這樣那樣的猜測。說到底還是事業心重責任心強工作壓力大日復一日造成精神抑鬱。人一旦得了病,就失去了意志力和控制力,身不由己啊!

胡老師一路走好。


燈影霧語


一聲嘆息

又一個知名媒體人走上了絕路,以此種方式結束了工作、生活、生命,離開了親人、朋友,太令人惋惜。她不是第一個,前有求是朱鐵志,但願她是最後一個。

朱鐵志

做個和解

中央級這個層次的媒體人,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她的離去應該不關乎“錢”的事,而關於其使命和理想。富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當不能實現“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時候,原諒時代,特別是要原諒自己,與自己的內心做個和解。

張載

選擇出路

當“思考的不能說、說的不能寫、寫的不能發表”的時候,知識分子感到很痛苦,放下、離開是其中的一條路。當時代和環境不允許你說的時候,而你又不願意說假話,那麼你就保持沉默。

只要活著,就有能說的那一天。留著青山在,終究有柴燒。

有山有水,就有生命


註冊消防考試那些事


如果你不是胡欣的同事同學、不是她的親屬鄰居、不是與她有過交往接觸,也就是說,你過去與她毫無關聯,然後再去議論她的生死,那就有點冒失。如果單從她是媒體人這一點來看,就說她的死與工作壓力有關,還說媒體人的工作壓力更大,那她的死就是壓力造成的了,這樣得出的結論,就是不冒失也就僅僅只是一種推測。推測出的結論,未必準確無誤。所以,回答這類問題時,大家只好根據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去猜測了。就這跟猜謎一樣、就像是做了一道遊戲一樣。

其實,做這種遊戲,未免有點無厘頭。而對於逝者來說,這種遊戲就有些冷酷無情了。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種遊戲不得不經常做。



陳年芝麻


憂鬱症不背這個黑鍋!社會真的出問題了連官媒主刊的編輯都不知何故自殺,近來高官頻頻憂鬱症自殺,憂鬱症背了這麼多黑鍋!悲哀了,到底是什麼造成的,敢說出真象嘛?國家病了,病的不輕!


林三江


今天,從多渠道、多信源獲悉並證實人民日報《新聞戰線》胡欣總編輯因抑鬱症跳樓身亡,頓感無比悲痛和深深惋惜。

以前,曾在北京學習時,與胡老師有過接觸,聽過她講的新聞課,感覺她是個睿智理性,溫婉知性的知識女性,在授課中,她把新聞和哲學理論糅合的非常貼切,大家都很喜歡聽她講課。

應該說,胡老師是個事業心極強的女人,從大學畢業就一直在黨報做採編工作,從理論部編輯,一直做到雜誌總編輯,是個耕耘了40多年的資深媒體人。

媒體行業屬於高壓行業,與其他行業有諸多不同,它非常容易引發職業焦慮,比如,輿論方向的把握和引導,編輯思想的定調,傳播效果的調研,稿件質量的衡量,這種職業焦慮,由於新聞與政治密不可分,所以,總編輯如果把握不到位,傳播效果就會出問題,如果偏離了方向,就會犯錯,所以,媒體人每天都要把炫繃的緊緊的,稍不留神,就會出錯,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和社會影響,因而,媒體人的職業緊張感和焦慮感顯而易見,也特別容易引發各種抑鬱症。

做了40多年的新聞編輯工作,胡老師從來都是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地做人做事,而且,她在業界獲獎無數,獲獎的層次,基本上都是業界的最高榮譽。

她是個非常理性的人,這次跳樓,也許,是她思考後的最終選擇,別人無可說三道四,但願她在天堂裡能徹底擺脫抑鬱,活的快樂自由……

祝胡老師一路走好!


水晶珠寶100


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不敢說真話,時間久了肯定抑鬱。


夢迴大唐166728659


雖然這個新聞說的是媒體人的壓力,但其實哪個行業沒有壓力呢?媒體人有媒體人的壓力,銀行人有銀行的壓力,教師有教師的壓力,商人也有商人的壓力,自由職業也有自由職業的壓力,甚至是無業人員都有壓力,所以,並非某個行業的特例,我覺得現在很多行業都該關注一下從業者的身體和心理健康了,比如身體方面,很多單位也組織大家體檢,但是那些員工福利式的體檢更多也就是基本的常規的檢查而已,對於一些疑難雜症壓根發現不了,而心理健康更不用說了,雖然現在很多公司專門建了員工情緒發洩室等,但是對於員工心理健康的關愛顯然是杯水車薪,尤其是心理輔導和心理干預基本上沒有,加上我們很多人的傳統思維,總覺得身心健康是自己的事兒,而且大家都是成年人,身心健康不需要別人過問,但其實,越來越多的事實說明,成年人的崩潰,往往都是悄無聲息的。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交流,更多職場精彩話題,點擊關注職場問答達人九品職麻官,大家一起來聊聊職場上班那些事兒。


九品職麻官


看到這個,作為在媒體內幹了15年,如今還在這條戰線上堅守的人來說,太深有體會了,太能感受這種壓力了,真的是一如“媒門”深似海!

本人如今不到4張,已經開始不斷掉頭髮,快要禿頂了。每天生活在高壓焦慮狀態下,這不,剛才又是領導微信留言說工作存在問題,把關不嚴、工作不仔細……雖然為下班時間,看到信息,更是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講講本人的經歷吧,也許,透過這種現象,可以看到媒體的生態環境。

2003年,大學畢業後,進入媒體(紙媒),那時候,是媒體剛起步階段,媒體的真正輝煌,特別是都市類媒體的輝煌,大約在2005年到2012年期間,其中,又以2007年到2010年為媒體的最輝煌時期,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那時候,因為輝煌,導致廣告商(尤其是房地產、民營醫院)用麻袋提著現金來排隊打廣告,我們只是一個全國不太知名的都市類媒體(如果說,全國都市類媒體如南都、新京、華商、成商、華西都市、大河、齊魯晚、京華時等報紙為一流的話,我們最多也就是二流),但一年的廣告收入也有3個多億,這對於一家不太知名的紙媒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寫,老百姓也喜歡看,有人看,有市場,自然就有廣告啊,所以,用麻袋裝現金來排隊發廣告,也不是啥稀奇的事情了。



那時候的收入,也說的過去,四五千,年底還有七八千的年終獎,每一次過節,都有過節費,記得有一年十一和中秋節在一塊,單位直接發了3600元的過節費,這是工作15年來,第一次領取到這麼多的過節費,年底年終獎最高的時候,拿到12000元,平常還有高溫補貼、報銷暖氣費等,不管是工資、平常的過節費還是年終獎,在十年前,一個三線城市,有這些福利,收入還是不錯的,畢竟,十年前的房價和消費,是非常低的。

然而,隨著社會進步,信息的發達,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老百姓,特別是年輕人,徹底從單一的報紙上獲取信息解放出來後,看報紙的人越來越少了,我記得,單位最高的時候,報紙年發行量是28萬份,如今,只有區區幾萬分了,且都是老年人在看,儼然成了老年報。



看報紙的人少了,訂報紙的人也就少了,那麼,必然影響到廣告收入,如今,報紙一年的廣告收入,有個3000多萬,就很不錯了,只是最輝煌時期的1/10。可以想象的到,收入自然是降低,又回到十年前的工資了。

如今,所有的過節費沒了,暖氣費也不報銷了,高溫補貼更是沒了,年終獎?想都不要想,每個月與最害怕發工資那一天,因為,看到低低的工資,心情糟糕。

如今,十五年過去了,也混到個小領導,業務也算單位頂級,但收入卻降低了,一個月拿著低收入,還要面臨一個人,幹幾個人的活,還經常被領導訓斥,不僅是工資收入低帶來的焦慮和壓力,更多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卻面臨上面領導給的壓力,不僅是言語的壓力,更多的是職業和精神壓力,心累,疲憊不堪。

這一年來,媒體不斷關門,即便是沒有關門的,也是苟延殘喘,還不知道能活幾天,面臨的是失業、中年重新就業等精神壓力。

所以,本人最近掉頭髮特別厲害,有一天,才發現,開始禿頂了。由於工資低,雖然在行業裡打拼了15年,也有萌生去意,或者找點兼職乾乾,彌補工資低帶來的生活壓力。

本人最近在學摸著去擺個地攤、開個便民車(黑車),掙點外快,以補貼家用。

活著不易,且行且珍惜吧,最後,要給胡欣說,家門,太傻了,好死不如懶活著,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有啥想不開的呢?你都混到總編輯了,還如此想不開,讓我們這些底層小螞蟻,如何活呢?

不管怎的說,你走了,還是祝你一路走好,希望天堂裡,沒有那麼大壓力,希望來生,不做媒體,阿們。

另外,今天是記者節,祝所有同行們節日快樂,過好每一天!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崔永元多年前就抑鬱了,因為實話實說不容易。今天,崔永元要戰勝抑鬱症,鼓起勇氣冒著風險實話實說,網友都為之鼓掌鼓勵,相信在網友的點贊聲中,抑鬱症一定能夠克服和戰勝。新聞戰線的戰士們,你們應該向崔永元學習,人民會支持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