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風清揚(十三):風清揚在姑蘇慕容復家還施水閣閱盡天下武學

關注“經典影視九點半”,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金庸著名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南宋時期神鵰大俠楊過無意中學到了獨孤求敗的劍法,獨孤九劍再次出現卻是在《笑傲江湖》中,約明朝時期,這一武功是如何由楊過傳到風清揚的?這期間經歷了什麼故事?華山派是如何由《倚天屠龍記》中的不堪一擊變成《碧血劍》中的天下第一大派的?金庸老先生來不及給大家解答了,請觀看武俠小說《大俠風清揚》。

免責聲明:小說內容來自網絡,向原作者致敬!

大俠風清揚(十三):風清揚在姑蘇慕容復家還施水閣閱盡天下武學

風清揚趁著目光看得分明,左邊匾上寫著四個大字道:

“琅環福地”,右邊匾上也寫著四個大字道:

“還施水閣”。

他這一驚非同小可,以前曾聽雪兒說過,慕容府上有“琅環福地”與“還施水閣”兩處所在,那是收藏天下各門各派的武功秘笈之處。

凡江湖上大大小小的拳腳兵器之術,上起少林武當的不傳之秘,下至邊遠偏僻之地的邪功外道,乃至用毒施蠱之法,靡不燦然大備。

此二處地方自五代以來慘淡經營,後人踵事增華,小心守護,在武林中的名氣猶在少林寺“藏經閣”、武當山“有容軒”之上,因而也被列為武林禁地,無人能知曉它的位置所在。

如今它們就在自己面前靜靜矗立,外表看去,普通之極,與江南人常居的竹屋沒有什麼兩樣。

楊逍見他出神,笑道:“喂!你若不想進去,我可不客氣啦!”

風清揚道:“這裡無人守護,外表看去甚是平常,但我看這些屋子乃是按八卦方位而設,裡面必有機關埋伏,只怕不易便闖。”

楊逍拇指一挑,道:“好小子,心細,有見識!”

接著搖搖頭道:“這等良材美質,我怎地撞不上一個?”言下頗以為憾。

風清揚與他見面兩次,聽他言語隨和,早已不如何拘謹,聽見他這最後一句,笑道:“我的三師母不還是您的高足嗎?還有現在日月神教的範松、司馬凝煙,也都是難得一見的高手。

“你老人家桃李滿天下,莫非還不滿足不成?”

風清揚聽說的“三師母”乃是楊逍的入室高足司徒明月,原在明教中任地字門主,後與段子羽結成連理,隨夫隱居崑崙。

楊逍被他一言勾起心事,嘆道:

“範松本來資質甚佳,但他天性誠樸,脾氣又過於暴躁,能有今日的成就已經不錯。

“司馬凝煙能得我之巧而不能得我之厚,將來也難有大成。

“唉!明月這丫頭本來根骨不錯,可惜是個弱質女流,要練成真正上乘的功夫亦是很難,現在她隨你師父在崑崙山相夫教子,早年的那點玩意兒怕也擱下了!

“現在想起來,我當年也頗有不是之處,明月告訴我她與你師父私訂終身,叛教出門之時,我氣得五臟六腑都要炸了,真想一掌斃了她,其實男女之情……

“唉!曉芙他當年又何嘗不是如此對我?”

說到最後,聲音越來越低,眼中似有淚光滾動。

紀曉芙本是峨眉派門人,滅絕師太的得意弟子,被楊逍強暴之後,珠胎暗結,竟爾芳心可可,一縷情絲全沾在他身上。

大俠風清揚(十三):風清揚在姑蘇慕容復家還施水閣閱盡天下武學

後來滅絕師太逼她去害楊逍,她至死不從,被師傅掌擊而死。

風清揚也不知他說些什麼,見他神情悽愴,不敢打斷,只聽楊逍低聲唱道: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聲音渺沓迴旋,如泣如訴,喝到後來,聲音越拔越高,卻是越來越細,似乎能直鑽進人心中一般。

風清揚聽著詞中含意,想起自己間關萬里,來尋雪兒的種種情事,也不禁黯然神傷。

楊逍唱罷,長嘯一聲,熱淚滾滾而下,沾溼衣襟,緩緩地道:

“‘問世間,情為何物’,這一問誰能答得出來?眾生芸芸,千頭萬緒,最後也不過還是這一問罷了!”

兩人各想各的心事,相對半晌,不發一言。

楊逍忽地省起,開顏一笑道:“怎地說起這些來了?徒然惱人,沒甚好處。來來來,我帶你做些快活之事!”

說罷,縱身而起,恍如飄然一鶴,直掠至“還施水閣”的欄杆之上,回頭對風清揚道:“你且等我,去去就回!”

滴溜一轉,身法奇快,已隱沒在竹屋背面。

風清揚猶自想著楊逍方才的慨嘆,心道:

這位前輩行事邪僻,風塵遊戲,卻原來也是位傷心人!

他自小受師傅薰陶,長後被師兄教誨,本以名門正派自居,對所謂旁門左道成見極深,可自從識得桑小娥之後,將她的遭遇與丐幫長老莊夢蝶等相互印證,漸漸明白正邪之間,存乎一心,原本難辨。

正派中小人不少,邪派里君子亦多,即或有些人品行不修,卻還能坦誠相見,光明磊落地為惡,較之正派中人的勾心鬥角,虛偽矯飾又強得多了。

這時與楊逍傾談一過,心靈相通,隱隱覺得,像楊逍這類的所謂魔頭,生具至情至性,於世俗禮法置之蔑如,率性而行,其實反中自己下懷。

在他心中,此時的楊逍比之自幼生長一處的師兄弟們似乎還要親近得多了。

他在這裡思猶未了,楊逍已轉了回來,招手道:“來罷!”

風清揚雙足一跺,身形已拔地而起,恍若彩虹經天般劃了個弧線,輕輕巧巧地落在欄杆之內。

楊逍暗暗點頭,笑道:“時辰還早,陪我進去先喝幾杯!”

風清揚奇道:“咦!裡面怎會有酒?”

楊逍笑道:“這裡面武功秘笈堆積如山,包羅萬有,我等學武之人進去,哪裡還捨得那麼快出來!

“慕容家的人也不能例外。他這水閣之中專有一處儲藏美酒,還有一處儲藏諸般果品乾肉,俱是下酒妙品哩!”

說罷哈哈大笑。

大俠風清揚(十三):風清揚在姑蘇慕容復家還施水閣閱盡天下武學

風清揚聽得有酒有肉,心花怒放,不禁也隨著他大笑起來。此時二人已穿過迴廊,風清揚突地問道:“然則那些機關消息……”

楊逍頭也不回地道:“你放心罷!機關的總閘已被我關了。

“若是不關,嘿嘿,你小子走了這許多步,早就不是被亂刃分屍,就早給萬箭穿心嘍!”

他似乎甚是得意,意猶未盡地道:“嘿嘿!即慕容老賊恁地奸猾,他這福地水閣本來按坎巽二卦設置,機關消息的總閘該設在坎巽二卦之間,就是那座竹橋之下。

“他卻一反常規,將總閘設在水閣的西北角上,那是離兌二卦的連結之點,這一下,生門變死門,死門變生門,十個人有九個怕要上這惡當!

“豈知這老賊費盡心機的佈置,撞上了我的手,那是狗屁不值!這才教‘強盜遇上了賊祖宗’哪!”

說話之間,二人來到水閣正門。楊逍伸手一推,竹門“吱呀”一聲打開。

風清揚晃著火摺子,邁步進去,四下裡一望,不由嚇了一跳,只見屋中密密層層地全是木頭架子,每架俱是從地到頂,有兩人多高,架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長短、寬窄、新舊俱各不一,有的書背都已發黃,似是陳年古物,有的則嶄新硬挺,似是新抄未久。

一瞥之間,只見每隔一兩架上貼有一個標籤,或作“河南”,或作“四川”,或作“西廣”,或作“關東”,顯是以行省為記認的地域標識。

風清揚幼小習武,只略通文墨,讀書甚少。

一下子看到這許多書放在一起,那還是生平首次。

他雖知此地是藏書之處。

也沒料到規模如此之大,數量如此之多,不由咋舌不下。

楊逍見他吃驚,笑道:“怎樣?沒見過這許多書罷!告訴你,水閣裡這樣的屋子共有十間,按天干之數排列。

“這只是‘甲’字號,乃是收藏天下劍法之處。

“‘乙’字號收藏刀法。

“‘丙’字號收藏‘掌’法。

“‘丁’字號收藏腿法,我也記不得那許多。喏,你自己慢慢看吧!”

“啪”的一聲,一本厚厚的冊子擲到風清揚手中。

封面上恭楷小字寫道:“甲字號藏笈目錄”,風清揚翻開內頁,只見第一項寫道:

“河南少林派達摩劍法”,空一格寫道:

“一架第一格左起第十九冊”,再空一格寫道:

“序號貳伍柒”。

大俠風清揚(十三):風清揚在姑蘇慕容復家還施水閣閱盡天下武學

風清揚藉著火光,向離自己最近的架上看去,果在第一格上尋到“貳伍柒”標籤的書,抽出一看,不是少林派的達摩劍法又是什麼?

他又驚又喜,回頭繼續翻看,只見以下列道:

“河南少林派羅漢劍法”。

“湖北武當派太極劍法”。

“四川峨眉派峨眉劍法”。

“四川青城派青城劍法”。

“湖南衡山派衡山劍法”。

“山東泰山派泰山劍法”長長的一大串,不一而足。

風清揚看到下面“陝西華山派華山劍法”的字樣,心中不禁一跳,疾忙按目錄指示之處取來書冊,才翻得兩三頁,不由大驚失色。

書冊所載正是歷代相傳的正宗華山劍法,一招一式,連同運力轉折的法門,無不清清楚楚。

再翻幾頁,忽見其中夾有一張字條,上面寥寥數句,寫道:“華山劍法險著居多,如華山壁,氣象森嚴,偶出奇招,則輕靈飄逸,觀之如坐春風,惜乎氣魄稍小,精妙不足,遇堂正之師,奇詭之陣,則縛手縛腳,取勝殊難矣!”字跡遒勁,但紙張鬆脆,似是年頭不少。

風清揚暗忖道:“此條不知是何人所寫,但所說華山劍法優劣,雖寥寥數語,無不深中竅要,字條上又沒提劍宗,氣宗這事,想必是慕容府上的前輩高人。”

他與雪兒情深意篤,連帶著對慕容絕感激,對柯叔和桑二孃等容讓,但始終覺得慕容家之人若非鬼鬼祟祟,便是不通情理,對他們殊無好感。

這時見到“還施水閣”偌大的氣魄,又見到這幾句精當評語,對慕容世家不由大生敬意。

再向下看去,所列卻是劍法中的雜學,諸如吳鉤劍,雌雄雙劍,短匕之,琳琅大觀。

他也無心詳覽,翻至最後一頁,只見上面寫道:“獨孤九劍,南宋年間一代劍魔獨孤求敗所創,分總訣式,破劍式、破刀式、破槍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氣式等九式,練至極處,舉凡長短軟硬兵刃無不可應手而破,所謂神而明之,存乎一心,轉折變化,妙不落言詮,可嘆為觀止矣。

此劍法至今未見,惜哉!惜哉!惜哉!”最後連嘆三聲,顯見作書人的是遺憾之極。

風清揚正自琢磨最後一頁上的字跡,身後竹門一響,楊逍笑嘻嘻地揹著一個大口袋從門外進來。

他暗呼了一聲慚愧,知道自己聚精會神地翻看書籍,連楊逍何時出去竟也毫沒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