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碎心孩子却养成“逆子” 这6种错误教育避开了吗?

几天前电视上一则“不孝子”新闻简直让人气到爆炸:

新闻说:一个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

两年了,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社会上消遣时日。

对于妈妈的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你既然把我生到这个世上,就要养我!”

看了这则新闻后,一方面心疼这位妈妈的不容易,一方面念念有词地批评这个孩子的不作为不孝顺:早知道你这么不上进还不如把你丢了把胎盘带回来养!

但转念一下,我们又怎么批评教育得完那些孩子呢,在中国像这样的家庭情况实在太多了。而造成小孩这种错误观念的,无非就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传输教导的方式出现了错误。

每个家长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以下这6种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希望家长们能够避开。

1热衷攀比型


操碎心孩子却养成“逆子” 这6种错误教育避开了吗?


中国妈妈爱攀比在国际上是“赫赫有名”的,大到升学考分,小到鸡毛蒜皮的琐事,中国妈妈总要拿自己的孩子和朋友同事、左邻右舍攀比一番。

买什么文具,上什么私家补习班,甚至家里有钱的还要晒晒车,房。当然除了物质,最重要就是成绩的攀比。

人家的孩子去英语补习班,不管自己孩子喜欢与否,都不甘落后;

孩子考了班级前三名,就问第一、二名是谁,要求下次赶超他。

不知不觉中孩子成为别人的参照物,成了你攀比的砝码!渐渐的通过身教,孩子也把眼睛只盯着分,只懂得吹嘘,不知为何学,不懂学以致用。

2“孩奴”型


操碎心孩子却养成“逆子” 这6种错误教育避开了吗?


很多妈妈经常感慨当妈前后的巨大差别:

当妈后没了自我,变成了一颗只围绕孩子转的卫星。与丈夫相处的时间少了,与朋友的联系少了,与社会的接触少了,业余的兴趣少了。

为了家庭和孩子,推掉了单位组织的大多数聚餐和旅游活动,甚至放弃原本辉煌的事业,无论是心甘情愿,还是被迫无奈,似乎只有这样“全心全意”的付出,才称得上称职的好妈妈。

但真的是这样吗?也不尽然,这样副作用很严重!

因为会增加孩子的匮乏感和愧疚感。父母和孩子除了彼此都应该有更广泛的圈子和交际圈。而不是困在彼此给的束缚里。

可以负责任的说,孩奴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弊远大于利。

3过分担心型


操碎心孩子却养成“逆子” 这6种错误教育避开了吗?


同为带宝宝,近年来中国妈妈貌似精神要紧张得多。比如带宝宝外出,中国妈妈常常不停地唠叨:

【小心过马路,看车】

【多穿点,别冻着】

【不要乱摸东西!危险】

……

咱们小时候背着书包自己上下学的场景,恐怕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难以见到。环顾四周,我们看到的都是校门前拥堵的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和车流。

对孩子的担心,是妈妈脑子里永远无法摆脱的绷得最紧的一根弦,身心俱疲。当然,社会上种种的不安全因素,也给妈妈们的心理增加了负担。

其实,“处处担心,即是诅咒”。你给孩子积极暗示,孩子就会更健康、更优秀,你总给孩子不好的担心、暗示,孩子可能真的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也会整天绷得很紧,变得很敏感。

4操劳过度型


操碎心孩子却养成“逆子” 这6种错误教育避开了吗?


在我们身边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画面:

深更半夜洗衣服,父母为孩子起早摸黑,天一亮就买菜做饭,送孩子上学,全程为孩子背书包,孩子在一旁轻松自得,带孩子坐公交车时,孩子坐在座位上,父母却在边上站着。

买了好吃的东西,孩子自顾自地拿着吃,从未想过身边的父母……勤劳朴实,这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贤妻良母的优秀品质,但结局总不尽人意。

如此种种,操劳过度的父母不禁感叹:

我们对孩子是无私的,为什么孩子却越变越自私呢?

而且,自私的孩子有着非常强烈的占有欲望,想要的东西必须想尽办法地据为己有。等他们长大之后,心中的自私欲还会不断的膨胀,有可能会为了得到某些东西就不择手段,可怕的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说,这样操劳过度会间接助长孩子的匮乏感和自私欲,对孩子的成长弊远大于利。

5过分愧疚型


操碎心孩子却养成“逆子” 这6种错误教育避开了吗?


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一个情景:明明是孩子忘带某样东西,却毫无担当地埋怨妈妈:

【都怪你,忘了给我带上,害我被老师骂】

受到谴责时,你甚至连声道歉:

【对不起,妈妈一着急就忘了,下不为例】

为了让孩子不哭闹,减少愧疚感,就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拦。

妈妈为什么会有愧疚感?主要有一下几个:

1.总感觉为孩子做的不够;

2.因为忙于琐事陪孩子时间少;

3.因为偶尔对孩子发脾气。

但这种没有界限与限制的付出,长此以往很难得到回报,当孩子碰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只会养成怪别人、找理由的品性,无法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更没办法进步。

6控制欲极强型


操碎心孩子却养成“逆子” 这6种错误教育避开了吗?


《虎妈猫爸》大家看过吧,这种类型的妈妈把“听话”当作评判孩子好坏的标准,很多妈妈眼里,孩子没有按你规划的人生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做自己的决定,就是“叛逆”。

这种案例在我身边就有,现在孩子长大了甚至妈妈还会去管,成为了“妈宝”或者没有思想的人。

这样的父母有一个很自私的行为,就是特别乐意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强加于孩子身上,甚至一些事业工作不顺利的家长,把后半生的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望子成龙的拼搏中,为了让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发展,对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都置若罔闻。

最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都是为了你好】【不听我的话,你会后悔的】

常言道,教育的核心是“疏则通,堵则盈”,孩子若很难活出自我,会觉得很迷茫,只有更加去依赖父母,求助怎么做,长期以往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以上六种教育方式都是错误的,不管现在你在不在其类,我都劝诫各位妈妈们包括其他家长,要及时纠正。

在教育孩子上,较好的方式是应该给孩子一定独立自由的空间,但又不能太过的放纵。必须从小就给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知道是非以及所要承担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