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复华系危机浮现!员工欠薪、P2P爆雷、10亿私募产品延期!

厂长的话

一场员工讨薪,让“复华系”的危机再次暴露。独角金融爆料称,复华控股有限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旗下北京瀚亚世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9月份员工的工资尚未发全。仅用了5年就发展到总资产逾千亿元、员工万人规模的复华控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风波不断。旗下P2P平台海象理财爆出严重兑付危机,瀚亚资本销售的14只基金发布延期公告。。。如今,不光投资者要维权,员工也要维权了。

千亿复华系危机浮现!员工欠薪、P2P爆雷、10亿私募产品延期!

千亿巨头发不出工资了

前几天,北京IFC大厦,复华控股的总部楼下拉起讨薪横幅。

千亿复华系危机浮现!员工欠薪、P2P爆雷、10亿私募产品延期!

官方资料显示,复华控股成立于2013年,业务涵盖地产、金融、投资、文化、旅游、健康、酒店、商业等领域,截止2017年,总资产规模逾千亿元,企业员工约10000余人。

复华控股内部资料显示,公司主要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实业资本,比如全时便利店业务;另一个是金融资本,包括瀚亚资本、复华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复华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

今年 8 月 31 日,复华控股旗下的复华文商产业公司进行大规模裁员,要求部分员工在 8 月 31 日前签订离职合同,否则不予发放工资。

一位已离职的复华文商员工表示,9 月初大家就走的差不多了,现在文商快 1000 多人的团队只留下了几十人收尾。

同样的裁员现象也在复华控股旗下复华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现。因为“公司强制要求总经理级别以上的高管购买 100 万以上的理财产品”,复华文旅多位高管相继出走,随后百余名员工也因工资问题“被离职”,人员流失达约 80% ,五六百人的团队如今只剩下 100 人左右。

不仅如此,复华文旅、复华文商仍拖欠离职员工两三个月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此前在文旅和文商两块业务线中已经爆发过集体讨薪事件,甚至曾经前往北京朝阳区仲裁署进行调解。

有员工表示,“本来公司承诺在 9 月 15 日先给大家发一半工资,但就连这一半都没发齐。据说财务把自己的工资都结清了,随时准备撤离。 ”

同时,在复华身为大股东的全时便利店业务中,也出现了拖欠工资的现象。此前也有媒体曝出,全时生活业务中也出现了部分门店关闭,原本计划在 2018 年北京开出 30 家门店的业务,如今悄然止步。

爆料人称,“复华整个体系都存在欠薪,各个体系的工资由复华总部分拨,现在就算找各个体系的总部也没钱。”

都是P2P惹的祸?

复华的危机,最开始是源自海象理财爆雷。

今年8月,复华旗下海象理财app发布了的一封承诺书,主要内容为请求延期兑付、大股东北京恒银中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复华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诺以自有资产对海象理财承担不可撤销的代偿责任。

海象理财,公司主体为“北京海象世纪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截至7月底数据显示,平台累计交易额达492.94亿元。

如今,海象理财已延期近3个月,爆发严重兑付危机。平台处于“半失联状态”,无法联系到公司客服,对话也只是海象理财单方对投资者发布消息。

海象理财共有7万多投资者,近40亿元存量,挤兑15亿左右,截止10月8号,平台完成还款9.7个亿。

最新消息是,11月10日,海象理财发布兜底方承诺函,复华文旅与恒银中嘉联合承诺兜底,用于兜底的资产包是复华文旅自有资产,评估总值约为75.9亿元。

海象理财曾对投资者表示,复华文旅作为兜底方,在对旗下项目所对应的资产以及股权做新的融资方案,10月开始,筹资会陆续到款。“仅复华文旅旗下的丽江国际度假区,经国有权威评估机构的评估,总资产就超过了55亿人民币。”

根据平台发布的《海象理财网贷存量业务兑付方案》,如果出现连续三个月,没有达到同期计划兑付总额的80%,或者累计兑付金额低应兑付总金额的80%,再处置兜底资产。

上述兑付方案显示,到2021年2月20日前,平台将完成现有网贷存量业务的本金及利息兑付。

承诺很美好,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种种迹象及事实表明,海象理财为复华系一份子,其从投资人募资到的资金主要(占比28%名列第一)投向了复华控股旗下资产,也就是自融,如果深入追究,还有非法集资的重大嫌疑。

据Wind 显示,海象理财大股东为恒银中嘉投资基金,表面上恒银中嘉似乎与复华系并无实直接关联。

但天眼查显示,恒银中嘉投资基金关联关系错综复杂,梳理后发现,恒银中嘉实控人刘冬颖同时参股了长春复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占有股权70.2%。

千亿复华系危机浮现!员工欠薪、P2P爆雷、10亿私募产品延期!

恒银中嘉再往下穿透可以发现,李宝芹、张勇、杭波等人参股北京恒银兆丰投资管理中心、北京恒银华盛投资管理中心、北京恒银融达投资管理有限中心、北京恒银金鼎投资管理中心、北京恒银兆信投资管理中心、北京恒银华都投资管理中心、北京恒银融泰投资管理中心,同时担任复华集团控股的精英圈(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丽江复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法人、监事,而这些恒银中嘉下面的投资管理中心又参股复华控股旗下几大分支机构,如复华文旅等,呈互相参股、互为股东。

显而易见,最终的大股东都指向了复华集团,这一串公司是复华集团下面设立的投资类型子公司,分派了一批关联管理者,在旗下集团各分支领域开疆拓土。

私募延期

复华系的资金危机很快蔓延到私募产品上。

10月31日,瀚亚资本销售的14只基金发布延期公告。知情人士透露,延期的14只产品,每个项目整体金额不低于1亿元,涉及金额至少10亿元。“这些基金产品都是投资到复华的文旅项目,年利率10%左右。”

瀚亚资本2015年9月获得基金销售牌照,主要从事地产基金。“乐享丽朗1号”、“乐享君临2号”、“乐享楹台1号”、“乐享源著1号”、“乐享悦境1号”等14只产品的延期说明书显示,这些项目包括九寨沟复华度假世界和丽江复华度假世界。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7年4月,就有报道称九寨沟复华度假世界将于2018年开业,不过至今未有明确的开业消息。在复华文旅官方公众号中,关于该项目的最新消息,停留在去年7月份。

根据官方的说法,延期主要由于项目处于快速发展期,所需资金量较大,同时受外部环境影响,短期现金流回收不及预期。

也就是说,在产品到期时,公司拿不出钱来分配收益。全部产品延期一年,延期期间的收益率比上一年提高2%,延期持有届满一年后,支付全部投资本金和延期收益。

千亿复华系危机浮现!员工欠薪、P2P爆雷、10亿私募产品延期!

复华系“集资”激进扩张

复华文旅是复华系千亿帝国的基石所在,主营地产,成立于2013年,2014年后其凭借“主题地产+新金融”的模式获得飞速发展,对外宣称包括复华未来世界、复华度假世界、复华未来城市、复华国际度假区、复华养老小镇五大产品体系,旗下项目超30个,储备土地超过50000亩、涉及资产超千亿。

复华系崩盘后,复华文旅旗下位于长春、济南、丽江、九寨沟的文旅项目均已停工,投资50亿的澳大利亚的文旅项目也已停滞。

作为复华控股集团最重要的现金流,复华文旅的运作方式独树一帜。模式为:高杠杆自融(借入资金)+短融长投+迅速回现+售后返租,近几年,地产市场火热,源源不断涌入的现金流使得复华控股据此实现了高周转和快速膨胀。

而之于大肆的高杠杆自融,复华文旅募集资金的主要渠道为通过旗下资管公司发行私募产品以及靠p2p平台自融输血,资金主要来源即是其金融服务业务板块,包括恒银中嘉、海象理财、复华投资、复华资产等等。

复华实体商业业务领域以复华卓越商业管理公司为代表,其中品牌影响力较大的是全时便利店。该便利店令资本圈熟知的是,其曾于2017年提出“百城百万”计划,拟投资百亿元,于五年内进驻100个城市。而短短1年过去了,全时便利疯狂已进驻成都、杭州、天津等10座城市,门店数突破600家。按其披露的200万元一个便利店的成本,600家便利店耗资12亿元。而12亿成本对于复华停滞不前的现金流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旗下新零售项目地球港号称叫板盒马生鲜,然而,迄今为止,轰动一时的地球港也只有短短不到2年寿命。

于复华系业务模式限制,复华系完好挺过危机的可能性较小,危机全面爆发的复华系后续大概率会选择断臂求生。

复华系掌舵者王新低调而神秘,相传,王新是内蒙古人,早年靠卖饮水机起家,后入股北京全时便利店,同时期进入私募领域(瀚亚资本)并得以财富积累。尽管涉足金融、实业、新消费、地产等多个综合领域,王新的愿景还是要做金融,力争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金融控股集团。

而王新的“万亿帝国美梦”建立在激进扩张和投机成分很大的资本运作上,并且募资全部为自融,风险由投资者买单,成果由庄家垄断,一旦赌局不能持续,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看起来,复华系与阜兴系商业路数有不少相似之处,通过私募募资,业务布局庞大、涉及商业地产、金融、零售等领域,而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复华系是财富公司,干的还是金融那一套,且不排除其有集资嫌疑。

本文来源:综合自小债观察、独角金融、36 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