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斤重土鸡4指宽土猪肉,荤素8大碗,乡民这样招待真的算便饭?


云南省兰坪县,现隶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这个上世纪70年代才有公路的县城,世代聚居着包括白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吃苦耐劳的白族人家依然民风纯朴,热情好客

通甸,小县城边的小乡镇。一座白族传统的院落,汽车的喇叭声在门前响起,正悠闲踱步的公鸡顿时紧张环顾,惴惴不安:糟了,主人又要招待客人了,今天会轮到谁啊?

果不其然,主人开始下手了。一大群散养多时的土鸡,慌不择路,东飞西奔,谁也不愿给主人面子,束翅膀就擒

一出壳就跑野地吃野食的土鸡,自然是身手矫健野性难驯。5、6人前堵后追,左包右抄,折腾了20多分钟,连根鸡毛都没抓到

领头的大公鸡,虽然健硕强壮,不断腾挪飞闪,但早已被主人牢牢盯住,双翅难敌十二手,最终还是在持久合围下成为待客食材

主家阿婆烧的一手传统的白族美味。5斤多的土鸡麻利地拾掇干净,熊熊的土灶柴火上,一阵眼花瞭乱的翻炒:我们这乡下地方,没什么东西,就随便吃个便饭吧

土灶上烧着鸡汤,另一个炉边已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食材。阿婆开始烹制新的美味

片片肥瘦相间,足有4指之宽的土猪肉,预先已腌制入味,放入油锅中细炸。阿婆夹起一块,热情地请客人先尝:这猪也是土的,和那鸡一样都是放养的,长不大就百来斤,好吃不好吃?

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干香的土猪肉越嚼越让人回味。忙不迭的好吃声中,土鸡汤也端上了桌。油汪汪的喝上一口,顿时唇舌惊诧:畅快淋漓的鲜美外,又多了一分厚重浓郁的甘醇。这种甘醇是原先普通土鸡汤感受不到的,是什么烹饪手法如此出神入化?

主人端上了米饭,这独特滋味的土鸡汤浇在米饭上,简直就是敬献五脏庙的高香啊

鸡汤的奥妙,对主家阿婆来说,却是自然平淡的日常操作:煮土鸡汤,鸡肉要用猪油先炒。这猪油都是用自家老火腿现榨现炒的。质朴的操作竟暗合了烹调的口诀:油是精神盐是劲,油用对了,菜的精神就好了。猪油增厚重,火腿助香醇,常年的劳动积累让白族人民的生活充满了智慧

联想自己煮的土鸡汤除了鲜以外就毫无特点,而这里,白族人民却用美食给我们上了一课:厚重,正是我们缺少的味道。美食如此,文化又何尝不是?菜品不断被摆上桌来。五颜六色荤荤素素摆了8大碗。

这满满当当的一桌美食,主人还觉得对不起来访的客人:菜太随便了点,就是个便饭。言语间没有虚情假意的过场,只有唯恐不周的赤诚。和厚重朴实的白族传统相比,俗世的浊气显得多么的轻薄不堪。传统院落里,土山楂已然结出艳红的果实,一方水土一方人,愿白族人家能够象这棵山楂树一样,扎根开花结果,将美好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