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的13种珍稀鸟类,你的家乡有吗?网友:我吃过!


大家好,感谢阅读我收录的图文,喜欢请关注评论转发哦!今天还是聊鸟的话题,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有160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如大熊猫等。下面将我喜欢的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动物专门搜集编制图谱,和大家共享。一起来看一下吧!

1.四川山鹧鸪。体长30厘米,是中等体型色彩浓艳的山鹧鸪。头顶褐,眉纹白,胸部具宽阔的栗色环带及喉近白为本种特征。眼周裸皮红色,耳羽黄棕色。雄鸟额白,头顶棕栗,上体以暗绿色为主,具较宽的黑色横斑和不规则的细纹。雌鸟的额基和眉纹黑色,具浅黄色纵纹,头顶和枕部橄榄褐色。上体橄榄褐色,胸棕灰色。腹白色。两胁灰色。栖息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的常绿阔叶林中,尤以林下植被丰富的地带较为常见。

2.白颈长尾雉。大型鸡类,体长81厘米,体型大小和雉鸡相似。雄鸟头灰褐色,颈白色,脸鲜红色,其上后缘有一显著白纹,上背、胸和两翅栗色,上背和翅上均具1条宽阔的白色带,极为醒目;下背和腰黑色而具白斑;腹白色,尾灰色而具宽阔栗斑。雌鸟体羽大都棕褐色,上体满杂以黑色斑,背具白色矢状斑;喉和前颈黑色,腹棕白色,外侧尾羽大都栗色。杂食性。


3.海南山鹧鸪。全长约为23~30厘米,体重200~260克。它是山鹧鸪属鸟类中羽色较为美丽的种类,眼先、额、眉纹、颊、头侧以及颏、喉均为黑色且连成一片;耳羽白色;前颈及颈侧基部淡橙红具黑斑;黑色眉纹上方散着白点,形成一条白纹向后延伸至后颈。上体橄榄褐色具黑色横斑,双翅沾栗棕色。上胸具橙红色丝状羽毛,下胸灰,微沾棕白色;两胁灰色,具白色羽干纹。腹羽棕白色。

4.黄腹角雉。别名角鸡、吐绶鸟,全长约50~65厘米。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几纯棕黄,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有白斑。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主要分布于浙江。

5.雉鹑。体大(48厘米)的灰褐色鹑类。胸灰色具黑色细纹。与相似种类四川雉鹑不同处在于栗色喉块外缘近白。有猩红色眼周裸皮。全长约48cm。雌、雄两性相似。上体大都褐色,翅具白色和淡棕色端斑;颏至前颈及尾下覆羽红栗色;胸、腹褐灰,胸羽还具黑色纵纹,腹羽则杂以淡黄和棕色。为中国特产鸟类。分布于青海,甘肃文县、康县、祁连山,西藏芒康、江达、察隅、米林、朗县拉多,四川马尔康、松潘,均为留鸟。


6.黑长尾雉。大型鸡类,体长53~88厘米。雄较雌大。雄鸟通体紫蓝色,脸鲜红色,翅上有一条显著的白色翅斑,尾甚长,黑色,具显著的白色横斑,脚绿褐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脸红色,背和翅满布棕褐色斑纹和灰白色羽缘,脚绿褐色,尾棕栗色,具黑色横斑。长栖于下针叶林及混交林地带的密林,或竹林及阴坡灌丛。性谨慎而胆小。

7.蓝鹇。又名蓝腹鹇、台湾蓝腹鹇、华鸡,是一种大型雉类。雄鸟全长72~81公分,羽色深蓝,有白色短羽冠,上背、中央尾羽为银白色;肩羽暗紫红色;雌鸟体型较小,身长在55~60公分之间,羽色大致为灰褐色规则斑纹。蓝鹇是台湾特有鸟种;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中低海拔的阔叶林或混生林中,行动谨慎,常常悄然无声地活动,不易见到。以植物的果实、种子为食,也吃一些无脊椎动物。

8.褐马鸡。是马鸡属中的一个种,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身高约60厘米,体长1米~1.2米,体重5公斤,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褐马鸡在中国境内是除环颈雉外分布最北的一个种,是中国的特有种。


9.白马鸡。是大型鸡类,体长80~100厘米。通体大都白色,头侧绯红色;头顶具黑色短羽,耳羽簇白色,呈短角状。胸淡灰色或白色,飞羽灰褐色,尾羽特长,大都辉绿蓝色,末端沾紫色光泽,羽枝大都分离,披散而下垂。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叶、幼芽、根、花蕾、果实和种子为食。

10.藏马鸡。雄鸟的体长为72-81厘米,体重3000克。头顶被以黑色的软而卷曲的短羽如绒,头侧裸出,满布绯红色疣状突,格外醒目。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之间的高山和压高山森林、灌丛和苔原草地。主要以植物的叶、芽、果实和种子等为食,也吃少量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分布于中国西藏南部及西南各省部分地区。

11.蓝马鸡。是珍稀名贵的禽类,羽毛美丽,可作装饰用,头侧绯红,耳羽簇白色、突出于颈部顶上,通体蓝灰色,中央尾羽特长而翘起。尾羽披散下垂如马尾,故名蓝马鸡。喜欢生活在高山寒冷地区,栖息于海拔较高的2000-3000米的丛密云杉、橡树林内,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12.斑尾榛鸡。又称羊角鸡,为中国特有品种,只产于中国甘肃、青海、四川等地。主要以柳、榛的鳞芽、叶和云杉种子以及其他植物的花、花序、叶、嫩枝梢为食。亦捕食小毛虫、伪步行虫、金花虫等。但分布区狭窄,加上人为和天敌的破坏,数量日少,处于濒危,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3.海南虎斑。体型和大小近似于鹭,是中型涉禽。为体长为54-56厘米,雌鸟较小。上体的羽毛为暗褐色,飞羽呈石板灰色,并具有绿色的金属光泽,翅膀上的覆羽为暗褐色,具有少许白色的斑点。主要栖息于亚热带高山密林中的山沟河谷和其他有水域的地方。夜行性,白天多隐藏在密林中,早晚活动和觅食。食性以小鱼、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 是中国特产的鸟类,属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为全世界30种最濒危鸟类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