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築夢“星辰大海”

雷军:筑梦“星辰大海”

雷軍率領小米公司的發展就是一部鮮活的“中國故事”,它為中國在科技進步以及創新上面在全球贏得了震撼力的評價。

雷军:筑梦“星辰大海”

2018年7月9日,雷軍創立的小米在香港上市,成為港交所力推“同股不同權”的首家上市企業,躋身有史以來科技股前三大IPO。這次小米上市紀念衫正面寫著:厚道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背面寫著:傻人有傻福。

雷軍在現場發言,他說:“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小米每一寸血管裡都流淌著創新的血液。但真正的創新從來不是輕輕鬆鬆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巨大付出的創新,也沒有不經歷無數挫折的創新,更沒有不承受誤解甚至非議的創新。越是理解這一點,就有越多的感恩。感恩所有給予我們的理解、信任、鼓勵與支持!”

在中關村,謙遜有禮的雷軍是公認的創新者,也是手機行業的顛覆者。他是企業家,金山快譯、畫王、毒霸、遊戲,都與他密切相關,金山WPS更是民族軟件的脊樑;他是天使投資人,UCweb、YY語音、拉卡拉、凡客誠品,這些公司的成功無不驗證著雷軍的眼光;他又是創業者,卓越網賣掉了,然後創辦小米科技,“不是必贏就是必輸”,他要做一家像蘋果一樣偉大的公司。

懷揣著這樣的夢想,小米就這樣出現了。無論是從其融資歷程還是商業模式,其發展歷程都創造了不可思議的奇蹟:從2010年到2014年,短短4年小米估值從2.5億美元飆升至450億美元。

這是一家充滿奇蹟的公司,從誕生之日起,就成為手機行業的“顛覆者”——這也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一個十幾人的小公司兩年半時間就做到中國第一、世界第三。同時,小米公司是營收最快超過10億美金的公司,也是營收最快超過100億美金的公司——從創辦到超過100億美金的營收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

雖然經歷了2015-2016年的陣痛,小米在2017年成功實現了翻盤,提前實現了年初的營收過千億目標。營收過千億,國際科技巨頭中,蘋果用了20年,Facebook用了12年,Google用了9年,國內科技公司,阿里用了17年,騰訊用了17年,華為用了21年——其實早在2014年兩會時期,雷軍便定下了這個目標,四年的時間小米銷售額邁進千億大關,現在終於達成所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就是顛覆者的創新秘訣。

和金山一起走過的日子

雷軍最初的夢想是做一名優秀的程序員,這一點與他大學所學的專業密切相關。1987年,雷軍考入武漢大學計算機系,他只花了兩年修完了大學四年的課程,大一時編寫的PASCAL程序,在他上大二的時候就已經被編進大一教材裡。他在大學期間編撰的《深入DOS編程》和《深入Windows編程》也頗受程序員的推崇。

1990年大三暑假,雷軍的朋友王全國和另一個朋友想辦家公司,拉他入夥,讓他負責技術和服務,股份四個人平分。雷軍對自己的技術相當自信,幾乎沒有猶豫就答應了。

公司取名Sunsir(三色),希望紅黃藍三原色創造七彩的新世界。團隊看似強大,公司人最多的時候有14個人,業務範疇也挺寬,賣電腦,做仿製漢卡,甚至接過打字印刷的活。實際上,公司賬上基本沒什麼錢,連吃飯都是個問題。沒過多久,公司仿製漢卡的技術被人盜用,對方一次做的量更多,賣的價錢也比他們便宜,這個產品幾乎沒掙到什麼錢。

雷军:筑梦“星辰大海”

雷軍,柳傳志,李彥宏和馬化騰出席世界互聯網大會

高漲的創業熱情被殘酷的現實一天一天消磨,雷軍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學生,我是否具備創業所需要的能力?琢磨許久,他提出了散夥。

那是冬天的一個星期天,大家同意了雷軍和王全國退出,兩個人分了一臺286、一臺打印機和一堆芯片,就離開了。

“現在想來很荒唐,像過家家一樣。”雷軍說,這段創業經歷,讓自己看清楚了現實——沒有哪家國內大企業是大學生創業做成的。

1991年,雷軍大學畢業。就在那一年的11月,他見到了求伯君:“求伯君那天穿了一件質地很好的黑色呢子大衣,很有風度,讓我大感震撼,覺得自己就好像是個站在成功人士面前的鄉下孩子。”求伯君是因為寫程序大獲成功,在雷軍眼裡,求伯君是中國最優秀的程序員,是個偶像。他心想,金山既然能夠造就一個求伯君,就會造就出第二個、第三個。這一想法激勵著他。

1992年1月,雷軍正式加盟金山軟件,雷軍花三年時間開發豐富WPS功能的組件“盤古”。四年後,雷軍名列“國內十大IT傑出青年”,而彼時的李彥宏還在美國求學,馬化騰四處籌錢想創辦自己的第一家公司。

雷軍喜歡讀書,他說18歲時讀過的一本書《硅谷之火》,這是他夢想的源泉,那本書講述了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等一群人創辦蘋果電腦公司並改變世界的故事。“喬布斯說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因為美國人認為他們就是世界的中心,我說我創業是為了科技報國,你信嗎?”而這也成為雷軍畢生追逐的夢想,“科技報國”的種子萌芽,直到後來遇到求伯君,讓他意識到棄政經商也可以實現科技報國,對此他開始深信不疑。

1998年,聯想注資,金山重組,求伯君提名,董事會通過雷軍擔任總經理。同時,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相繼成立,後來發展成為中國互聯網領域的“大佬”,而雷軍卻一直堅守金山,直到2007年10月,金山終於在香港上市,但市值只是一家主流互聯網上市公司的零頭。兩個月後,雷軍選擇離開。

當被命運扔在十字路口,他終於有了一次破釜沉舟的勇氣。雷軍說,他年過四十才走出低谷,抱著不是必贏就是必輸的信念創辦小米科技,因此體會到“跳下懸崖”的創業感覺。

互聯網“小米時代”的顛覆者

“2010年的4月6日,我們幾個人,在北四環的銀谷大廈靜悄悄的創辦了小米公司,一起喝了碗小米粥,就開始了艱難的創業之旅。”

那時的雷軍,已經超過40歲,在互聯網領域,堪稱老兵。“柳傳志是40歲創業的,任正非是43歲,我覺得我40歲重新開始,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人因夢想而偉大,他說,18歲時,自己想辦世界一流的企業,到40歲發現目標漸行漸遠,再試一把,輸了也認了。不至於害怕得連試都不敢,老了後悔。

創業初期雷軍很低調——先是悄悄成立了公司,然後以第三方名義開發MIUI系統,甚至在招聘時都不說他是真正的老闆。在小米創辦初期的一年多,任何人不允許講小米是雷軍創辦的,也不發新聞稿,拒絕接受任何採訪。雷軍的想法是,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把產品做好。

“高度認同‘大道至簡’,越簡單的東西越難做。我們只做了一款手機,也只有一個名字,就叫“小米手機”。”

創業一年後的夏天,雷軍以一種類似蘋果發佈會的形式,一個人站在舞臺中央,完成了兩個小時的演講,正式推出小米手機。彼時臺下一眾“米粉”喊出的“雷布斯”,似乎也彰示這位推崇“喬布斯”的中國創業者身上沉甸甸的創新使命。

小米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產業最具創新性的產品,它的意義在於,這是一個純互聯網思維的產物,從商業模式、軟硬件、營銷方式、渠道創新和社區建設,是徹底的顛覆和創新。此時的雷軍將自己定位成“創業者”,創業如同在懸崖跳舞,而這次,他孤注一擲。

小米時代的雷軍完全沉浸在一個產品經理的快樂中,不再是西裝革履,而是和互聯網大多數老總一樣,穿著T恤牛仔褲上班,隨意但充滿活力。黎萬強說,小米是雷軍產品精神的完美體現,挑選小米的開機畫面,團隊就看了100萬張照片。“極致就是要做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也做的非常好。”雷軍經常拿“海底撈”講故事,說做的產品要超出預期。

自2011年10月20日發貨以來,不到3個月的時間,小米就創下了100萬臺的銷售業績。更令人驚奇的是,發貨當天,在短短3個小時內10萬部手機搶訂一空,2億元的銷售神話足以讓消費者對小米這個後起之秀刮目相看。然而小米的發展並非一路坦途,質疑和攻擊一直如影隨形。2012年5月,有人攻擊小米暴利,又提前散佈小米第三次融資的消息,這給雷軍帶來了巨大的阻力。

那時候,雷軍召開新聞發佈會,對質疑一一回應,他還做了一張成本表,一個個算,小米到底賺多少。“提前宣佈我們融資成功,使我們陷入兩難——回覆是抬轎子,不回覆就被栽贓了,我們努力說服投資人公佈融資信息。”

雷軍說:“小米公司的企業思想是儘量不樹敵”,這可能與他的性格息息相關。

小米模式:中國式創新的樣本

小米公司為什麼能快速成功?雷軍如此解釋:一切從現實出發,互聯網給這個社會帶來最根本的改變是什麼?是對稱,簡單說是信息的對稱,權力的對稱、資源分佈的對稱都以信息的對稱為根基。他說:從信息對稱的角度出發,營銷的時候要真實,而不是過度宣傳,過度宣傳輕易就會被用戶用互聯網搜索等工具識破;真實如何獲得消費者,必須把產品做到極致;如何才能把產品做到極致,必須專注;產品做到極致就會有口碑;同時互聯網時代一切快速發展,信息快速流動,任何公司都沒有秘密可言,適者生存,必須比所有對手快。

而在小米的營銷更是被雷軍做到了極致。用強大的營銷,加以企業、產品人格化等手段,一個人、一個企業在一夜之間積聚擁躉。粉絲大量產生,企業將無往而不利。雷軍瞄準的目標粉絲是誰?年輕的、18歲到33歲之間的理工科男性。這些人就像年輕時候的雷軍,是智能手機的發燒友,也是最懂手機的人。他們在周圍的人群中充當著意見領袖的角色,頗具影響力,但同時,也是最難伺候的人。

為了征服他們,雷軍提煉出了一個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直到現在,小米基本上就是照這個方法論在走。專注和極致,都是為了做出好的產品。因為好的產品自己會說話。

雷军:筑梦“星辰大海”

小米手機爆米花同城會深圳站活動

一時間,“小米模式”的成功成為眾多傳統行業仿效的對象,從這個意義上看,小米也為這幾年風靡全國的“互聯網+”推波助瀾。

那麼小米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雷軍認為是三點:首先,極其重視創新,極其重視產品,極其重視研發。“小米是一家以研發背景和技術團隊為主的公司,所以每個產品的細節,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我也不例外,這一點可能跟其他消費類電子公司差別巨大。”

其次,小米非常重視“米粉”,這也是雷軍常說的“群眾路線”。“互聯網最重要的就是用戶思維,本質就是群眾路線,得深入群眾,相信群眾,依賴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互動營銷,我覺得它本質上就是群眾路線,只要你理解了群眾路線,你就理解了用戶思維。”

再次,就是獨特的經營理念。“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我們非常重視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來運營。在高效率運作這一點上,我們有著及其獨特的優勢。小米產品之所以物美價廉,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能夠極高效率的把產品從工廠賣到用戶手上。我們將繼續用工匠精神做產品,用互聯網模式幹掉中間環節,讓所有人都能享用來自中國的優質科技產品。”

小米的成功,也是“中國式創新”的一個樣本,把智能手機當成互聯網業務來做,這種獨特的“小米模式”也成為全球很多公司學習和模仿的榜樣。

打造“生態鏈”:複製100家小米

“‘小米模式’在全球是一個全新的模式,這是我們開創的,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同行在向我們學習,小米這個時代的潮流。當小米手機獲得成功以後,有各種各樣的契機,我們開始做生態鏈。怎麼我們能把東西做得又好,然後我們效率又高,客戶買起來又很便宜,這就是小米模式的精髓。”

為了示範“小米模式”是可以學習和複製的,雷軍啟動了一個生態鏈計劃:“我們計劃在五年時間裡扶持100家企業學習小米模式,並取得成功。”

“小米生態鏈”這個概念,已經不只一次從雷軍口中講出,尤其是在某次小米新品發佈會上,展示小米生態鏈的合作伙伴成為開場環節,小米空氣淨化器、小米手環、小蟻高清攝像機、iHealth智能血壓儀等智能硬件產品一一亮相。

他讓大家知道,小米除了手機、電視、路由器,還有一大批生態鏈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他們在智能硬件領域不斷“攪局”,試圖改變人們對國產電子產品的印象,不是“物美價廉”,而是“工藝品”。

以手機為中心連接所有智能設備,“在初期,小米會以入股的方式來推進生態鏈的建設,在發展到一定階段後,會開放小米的生態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不管是初創公司還是家電巨頭,小米都願意成為其合作伙伴。”雷軍說,要複製100家小米,從而改變中國製造業。

小米希望把這100個行業攪和起來,用互聯網的方法把中國企業變成全球最有競爭力的企業,讓中國在這些領域成為全球最佳商業實踐。那時候中國製造就變成了中國智造,而不是依託於低成本勞動力,劣質,低價的代名詞。中國正處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小米希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小米以及“生態鏈企業”取得成功,靠的是實力,而不是“忽悠”。“在過去的30年裡面,中國從改革開放以來,利用人口優勢和勞動力成本的優勢變成了世界的製造大國,在跨過了第一個門檻以後,極其重視教育和科技,培養了大量的科技人才,鼓勵了科技的創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的科技創新做得越來越好,在很多的領域都處在了世界的行列,我覺得這足以證明了中國科技的實力和中國未來的發展的信心。”

“創業就是幹別人沒有幹過的事情,幹別人幹過了但沒有幹成的事情。一個非常優秀的創業者往往都是離經叛道的、很誇張的人,他有挑戰一切的勇氣,我覺得這是需要鼓勵的品質。我鼓勵創業者要能夠挑戰權威,顛覆現有規則,這才是成功的經驗。”小米公司的發展就是一部鮮活的“中國故事”,它為中國在科技進步以及創新上面在全球贏得了震撼力的評價。

雷軍說過,小米的夢想是“星辰大海”。他說自己要做一個推動國貨崛起的“工匠”,在中國迎來創業最好年代的當下,希望更多的“小米”發揚“工匠精神”,製造出打動人心的“新國貨”,重新定義“中國製造”,講好這個時代的“中國故事”。

雷军:筑梦“星辰大海”

中關村雜誌——新經濟·新科技·新文化

關注我們請長按下方二維碼

請關注近期:

曹國偉:新浪救世主

周鴻禕:從新定義3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