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奔文史小随笔024」韩柳之待佛

「董元奔文史小随笔024」韩柳之待佛

韩愈和柳宗元是中唐儒学复兴运动的两员主将,他们复兴儒学的抓手是提倡和推动古文运动,通过言之有物的古文写作以达到明道的目的,而所谓明道就是明儒家经世致用的道。他们之所以要求复兴儒学,是因为当时佛教思想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因此,复兴儒学就必须压制佛教,但是,两人对待佛教的态度和做法却很不一样。

韩愈对佛教恨之入骨,他认为佛教是儒学复兴的最大拦路虎,他对佛教有着欲彻底铲除而后快的思想。笃信佛教的唐宪宗派人去凤翔迎接佛骨(释迦牟尼的手指骨),欲供奉在京城,一时间长安官方和民间掀起信佛的新高潮。怒不可遏的时任刑部侍郎韩愈上《论佛骨表》大加贬斥,认为迎佛骨不仅会误导天下人的思想走向,还会使宪宗自己皇帝当不长,寿命活不长。唐宪宗看到韩愈诅咒自己,遂恼羞成怒,欲杀掉他,后在许多大臣的规谏下,把韩愈贬为潮州做刺史。

柳宗元对佛教却并不那么极端。柳宗元认为佛教中也存在着有助于复兴儒学的因素,特别是佛教重视人对自己的人身修养,注重人的思想境界的提升,所以他秉持“以佛援儒,丰佐吾道”的原则。此外,柳宗元不像韩愈出身于贫寒之家,柳氏是河东(今山西运城)望族,柳宗元的祖上直到父辈多有朝廷官员甚至宰相,因此柳宗元比较讲究生活品味。许多僧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有的还善于吟诗,从政期间,柳宗元经常跟僧人交往,或谈论儒学和佛学文化,或互相酬唱诗歌,这在当时是非常时尚的生活方式。被贬官后,柳宗元甚至还借佛教排遣内心苦闷,过着一种半儒半佛的生活。

可见,韩愈和柳宗元对佛教的态度,无论是绝对抵制还是相对宽容,都是他们复兴儒学的需要和手段。他们互相策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迈向他们儒学复兴大业的顶峰。同时,也正因为他们有这种方式上的一些区别,才使得他们是中唐儒学复兴的两面旗帜,而不是一面。

「董元奔文史小随笔024」韩柳之待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