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修訂停復牌規則 掛牌公司“任性”停牌遭遏制

“任性”停牌一直是新三板市場痼疾。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新三板共有528家掛牌公司處於停牌狀態,71家企業停牌時間超過1年,且多家公司未披露詳細停牌原因,僅表示正在“籌劃重大事項”或“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11月16日,全國股轉公司新聞發言人表示,股轉公司已啟動停復牌規則修訂工作,努力打造“審慎停、及時復、充分披”的掛牌公司停復牌長效機制。業內人士指出,“任性”停牌或長期停牌不利於投資者的正常交易以及市場建設。新三板應建立多層次、適用不同企業不同情況的停復牌規則,實現掛牌公司“少停牌、短停牌、快信披、早復牌”。

停牌原因多樣

截至1月19日,528掛牌公司處於停牌狀態,停牌公司總市值達3511億元,佔掛牌企業總市值近十分之一。按累計停牌自然日計算,244家公司停牌時間超過90天,佔比46.21%;153家公司停牌時間超過180天,佔比28.98%;71家公司停牌時間在1年以上,佔比13.45%。

從現有數據看,龍磁科技以累計停牌963天成為新三板當下的“停牌之王”。2016年3月30日,公司發佈公告,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已被中國證監會受理。根據有關規定,公司股票自2016年3月31日起暫停轉讓。2018年1月3日,公司招股說明書預披露,但至今仍未被安排過會,公司股票因此一直處於停牌狀態。

龍磁科技主要從事永磁鐵氧體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於2015年5月5日掛牌新三板。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8億元,同比增長7.14%,實現淨利潤3383.21萬元,同比增長6.49%。半年報顯示,目前公司股東合計292人。

據不完全統計,除IPO之外,擬籌劃摘牌事項、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定期報告未及時披露等成為掛牌公司停牌的重要因素。因上述四類原因停牌的公司超過290家,佔目前停牌公司總數的一半以上。從停牌時間看,籌劃IPO事項停牌的公司多數停牌時間超過1年,因其他三類原因停牌的公司多數停牌時間在1年以內。

部分公司因籌劃摘牌事項,停牌時間長達600天以上,背後風險值得警惕。自2017年3月14日停牌以來,科菲特至今未披露2017年年報、2018年半年報。此後,因股東之間存在糾紛並訴至法院,公司摘牌事項處於不確定狀態。2018年4月,公司因環保違法被罰款62萬元,因涉嫌汙染環境罪公司董事長奚聖虎被執行逮捕,董事朱光華被執行指定監視居住;5月其主辦券商中投證券發佈公告,公司處於停產狀態,其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認為,部分因經營困難未及時披露定期報告,但到期之後仍未被強制摘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該公司可能存在著重大未明確事項,包括各類違規違法事項,股轉在等待這些重大事項處理完畢;二是掛牌後在新三板二級市場有過交易行為,新進了不少二級市場股東,股轉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也不會立即實施強制摘牌;三是公司可能想利用政策漏洞實現惡意摘牌,以逃避正常摘牌流程和異議股東的回購義務,股轉對惡意摘牌嚴重關注並嚴厲打擊。”

周運南指出,通過兩年多的嚴厲強制摘牌處罰,以及“摘而不終”的處理策略,通過不披露定期報告惡意摘牌的現象已經得到有效遏制。

影響交易秩序

有的掛牌公司沒有準確披露停牌原因。以天工科股為例,2018年3月2日,公司發佈公告,因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經申請公司股票自2018年3月5日起暫停轉讓。後因相關事項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多次延期恢復轉讓。截至11月18日,公司累計停牌時間達259天,但至今仍未披露重組事項具體內容。

統計發現,像天工科股這樣以“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或“籌劃重大不確定性事項”為由停牌或長期停牌,但對具體內容諱莫如深的公司佔到現有停牌公司總數的近三成。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這些公司停牌可能出於以下幾種目的:“一是公司確實在醞釀一些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且相關事項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二是市場整體處於下行態勢,公司寄希望於通過停牌避免市場對公司股價造成影響;三是公司股價持續下行,通過停牌來防範可能引發的資金問題和股權質押問題;四是公司存在一些不願意披露的重大問題,選擇停牌以爭取時間化解問題。”

付立春指出,無論是A股還是新三板,“任性”停牌或長期停牌對於投資者的交易都會形成比較大的傷害。通常情況下,停牌時間越久,復牌後的股價表現會越差。試圖通過停牌來遏制股價下行只會適得其反,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因長期停牌致使股價暴跌九鼎集團就是一例。因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和非公開發行股票等重大事項,九鼎集團股票自2015年6月8日停牌,直到2018年3月27日公司股票才復牌,停牌時間累計超過1000天。停牌前最後一個交易日九鼎集團股價報6.83元/股,彼時公司總市值超過1000億元。復牌當天盤中股價大跌近50%,最終收於3.42元/股,市值近腰斬。截至11月16日,九鼎集團股價收於1元/股,市值僅剩150億元。

九鼎集團2015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公司股東合計3186名。其中,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合計61.91%。這意味著停牌前九鼎集團內部充斥著大量中小投資者,在經歷近3年停牌後公司股價暴跌,這些中小股東無疑損失慘重。

周運南認為,由於堅持市場化管理方向,前期股轉把停復牌的主動權和選擇權交給了企業,不少公司則順水推舟採取任性停牌、任意停牌。這對投資者及市場產生的直接影響有三:“一是剝奪了投資者特別是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交易權利;二是成為了新三板二級市場的一個不可預見和不可控風險,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三是增加了投資者的財務成本、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

制度建設加快

新三板公司“任性”停牌、長期停牌問題飽受市場詬病。針對市場呼聲,今年以來全國股轉公司加快了相關制度建設,掛牌公司無理由長期停牌或面臨終結。

9月7日,全國股轉公司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1-8月全國股轉公司共對10家無合理理由長期停牌的公司實施了強制復牌措施。發言人透露,將定期排查長期停牌公司情況,對無合理理由停牌的公司,全國股轉公司將根據有關規定對其股票實施強制復牌。

10月26日,全國股轉公司發佈多項新規,明確掛牌公司因重組事項首次停牌不得超過3個月,延期復牌的累計停牌不得超過6個月。除重組事項依法須經有關部門前置審批或涉及重大無先例事項的情形外,暫停轉讓後6個月內仍無法披露重組預案或重組報告書的,公司應當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並在相關公告披露後的2個轉讓日內申請股票恢復轉讓。

證監會日前發佈《關於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制度的指導意見》,主要包括確立上市公司股票停復牌的基本原則,壓縮股票停牌期限,強化股票停復牌信息披露要求,加強制度建設。新規出臺後,多家上市公司宣佈提前復牌。這對新三板市場建設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周運南認為,新三板停復牌規則的修訂,將從制度上進行源頭規範,有利於掛牌企業有規可依、有規必循,也方便全國股轉公司違規必究、執規必嚴,有利於切實保護投資者的知情權和交易權。希望監管層能結合新三板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革完善,做到“少停牌、短停牌、快信披、早復牌”。

付立春強調,新三板公司數量多,規模、行業、成長性、多樣性千差萬別。如果出臺統一詳盡的停復牌規則,並對所有公司嚴格執行,操作起來可能比較困難。從效果上看,可能對於一部分公司而言太嚴格,對另一部分公司而言又太寬鬆。因此,應當首先建立一個原則性框架標準,之後再針對不同層次、不同行業、不同體量的企業設置不同的要求和具體細則。要實現這一點,必須加快推進以市場分層為抓手,統籌推進發行、交易、信息披露、監管等方面改革。

11月16日,全國股轉公司新聞發言人透露,全國股轉公司目前已啟動停復牌規則修訂工作,同時按照循序漸進的思路加大了對停復牌工作的日常監管力度。目前市場各方對分階段披露、披露即復牌等形成了廣泛共識,停復牌行為逐步得到規範。“後續全國股轉公司將持續推進對長期停牌公司的清理工作,有效傳遞監管信號,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保障投資者交易權。停復牌規則將在修訂完善後及時向市場公佈。”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