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進城,拼多多活躍用戶首超京東,“三級跳”野心畢露

草根進城,拼多多活躍用戶首超京東,“三級跳”野心畢露

19世紀美國淘金潮中,人們盛傳,山脈土壤表層草根生長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蘊藏著黃金。

從出生就被冠以“草根”之名的拼多多,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發佈前,雖遭專業做空機構Blue Orca出手,股價仍堅挺著累積上漲超20%,甚至有可能引發做空機構爆倉。

儘管這次交手暫時獲勝,但是財報顯示,拼多多第三季度非通用會計準則下經營虧損7.9億元。好消息是,總營收為人民幣33.7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97%。

雖然虧損是意料之中,互聯網新貴裡,能夠自給自足的畢竟是少數。但財報顯示,拼多多曾經瘋狂增長的指標,有些已經進入到了瓶頸期。

踩在五環邊線的拼多多,正試圖用“三級跳”,往內環進發。

第一跳:城市反包圍農村

大大小小的電商,如今幾乎都在啃食著微信生態的紅利。

互聯網巨頭也對“社交電商”虎視眈眈。據億邦動力報道,11月初朋友圈開始流傳著電商導購平臺“享橙”的消息,該平臺宣稱是京東官方指定的社交電商項目。一位京東內部人士透露,享橙是京東商城時尚事業群推出的一個新項目,現在剛開始做,推廣的力度還不大,在他看來,享橙項目有對標拼多多的意味。

業內人士預測,社交電商的紅利可能不會維持太久了。“低價拼團”成就了今天的拼多多,但只靠“低價”絕不是一種可以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拼多多轉型是必然的選擇。

而一貫堅持“農村包圍城市”、手握3.855億活躍買家和超過百萬商戶的拼多多,正悄悄反向為廣大農村輸出城市的流量紅利。

例如,拼多多上線了一款名為“多多果園”的應用,用戶通過社交、互動的遊戲方式種植虛擬果樹,果樹一旦成熟,多多果園就會免費給用戶送出真實的水果。北京用戶Z女士在收到了一箱獼猴桃後,表示還會繼續使用拼多多。

在某資深互聯網產品經理看來,多多果園最終落地的是“實物”,這對用戶的粘性和自主傳播是種促進。水果是所有消費者的共同需求,拼多多可以因此獲得更多一二線城市的用戶。

社交電商的屬性也幫助拼多多實現了較高的用戶留存率。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隨著拼多多的發展,新電商與傳統電商的用戶重合規模上升。截至2018年9月,拼多多與手機淘寶、京東的重合用戶數分別達到了9580萬和6351萬。

拼多多如今的打法,已經很難分清是“農村包圍城市”,還是“城市反包圍農村”了,因為,QuestMobile和獵豹大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拼多多一二線城市用戶的佔比接近50%。

拼多多“跳躍”的野心,正表現的越來越明顯。

第二跳:“背叛”與“變形”

沒有創立拼多多之前,坊間流傳黃崢的故事,主要集中在跟著段永平一起和巴菲特吃午餐、以及隨李開復回國創建谷歌中國。

黃崢本人的精英履歷,似乎與“五環外”有些格格不入。在飽受“山寨”、“消費降級”的質疑後,黃崢對媒體的說法變成了“我們的用戶一直是比較平均的”、“劃分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是上一代像寶潔這樣的公司傳統的營銷思路。”

看似正在自我分裂的拼多多,實際上,一直沒有停止過“變形”。

QuestMobile發佈的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6月,綜合電商新增用戶中,三四線城市用戶佔比過半,41歲以上用戶同比增加35%。

雖然三四線城市人群,以及中年用戶增加速度加快,但是,電商業內人士表示,僅僅是五環外人群的低價消費,已經無法滿足拼多多擴張的野心。當國美、紀梵希、阿瑪尼等500多個品牌企業紛紛入駐,昔日瞄準五環外人群的拼多多,準備撕掉“山寨”、“假貨”的標籤,迎接此前對自己不屑一顧的年輕人。

這不能不說是對曾經定位的一種“背叛”,但同時也是裂變出更多用戶的必然。

數據顯示,品牌的提升確實為拼多多帶來了更多的銷售。例如:在國美的帶領下,松下、長虹、美的、海爾、TCL、康佳等國內外一線品牌入駐拼多多。今年國慶期間,拼多多平臺GMV同比增長300%以上,家電、3C等品類增長尤為明顯。

同時,第三季度,拼多多活躍買家年度平均消費額為人民幣894.4元,同比增長99%,較上季度的762.8元環比上漲17.7%。基於活躍買家數和年度平均消費的雙重漲幅,平臺過去12個月期間的GMV同比增長386%至3448億元。

關於山寨及傍名牌產品問題,黃崢回應,上市後,拼多多共計被媒體和公眾點名涉及的山寨和傍名牌現象的品牌共計50餘個,仔細調查發現,其中20多個從未在平臺出現過。對其餘30多個涉及假貨和傍名牌的產品,平臺已全部完成清理工作。

而要徹底撕掉假貨、山寨的標籤,拼多多還有更大的招數。

第三跳:狂轟濫炸的紅白logo

打開電視,拼多多又雙叒叕來了。

從去年開始,拼多多已經連續贊助了十幾檔綜藝節目。不僅數量大,更不乏《非誠勿擾》、《極限挑戰》、《快樂大本營》等爆款綜藝節目,紅白色的logo和宣傳曲讓觀眾印象深刻。

企鵝智酷數據顯示,拼多多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用戶只佔31.8%,少於淘寶和京東。如此大手筆的品牌宣傳,意味著拼多多不願再被扣上“低端”、“消費降級”的帽子,而試圖將一二線城市用戶,以及部分高學歷用戶籠絡至旗下,獲得用戶增量。拼多多贊助的綜藝中,受眾畫像開始向高學歷人群傾斜。例如:《親愛的客棧》大學以上的高知人群貢獻了0.93%的收視。

密集贊助綜藝節目的初期,拼多多的推廣費用確實花的比較“值”:財報顯示,雖然第二季度市場推廣費用相較於2017年同期增長約405%,但平均月活用戶數相較於2017年同期增長了495%。

然而,伴隨著觀眾的審美疲勞,高成本贊助綜藝的用戶轉化能力正在消失。

第三季度,拼多多銷售與營銷支出為32.3億元,同比增長655%。雖然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拼多多活躍買家數為3.855億,超過京東Q3財報公佈的3.052億;但是從增長速度看,2017年第三季度到2018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平臺活躍買家數的環比增長率分別為55.2%,20.5%,16.5%,12.2%,增速明顯放緩,趨於穩定。

雖然拼多多解釋主要是由於品牌宣傳,以及由此導致的線上線下廣告促銷的增加,但是,有業內人士表示,拼多多想要徹底轉型走品質路線,只靠大手筆贊助是遠遠不夠的,而需要沉下心來做渠道、做供應鏈、做產品、做品牌。

寫在最後

如果社交電商的紅利不會一直持續,拼多多是否還要一直依託微信生態?阿里、京東等巨頭面對拼多多的崛起,又會使出什麼大招?很顯然,拼多多正在努力的“變形”,以期跑馬圈地之後,從“五環外”晉升到“精英圈”。

值得關注的是,高瓴資本三季度清倉百度減持阿里,增持了拼多多。當然,誰能成為中國的電商巨頭,還是用戶說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