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大帝,为何在没掌权时就敢养情夫?

萧晓四姑娘


文|小河对岸

叶卡捷琳娜大帝是俄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几位君主之一,也是唯一获得“大帝”头衔的俄国女皇。作为俄国历史上的“武则天”,其掌权的手段却与武则天有很大不同。武则天是在唐高宗去世之后,得以专擅朝政的。而叶卡捷琳娜大帝却是通过兵变,推翻丈夫彼得三世的统治,才登上沙俄皇位的。同样作为女皇,两人都豢养了大量情夫。但是,武则天养面首,是在唐高宗去世之后,武则天大权在握之时。而叶卡捷琳娜大帝却在其为大公夫人(相当于太子妃)时,就已经豢养情夫了,并且已成为当时沙俄皇室不公开的秘密。

那么,为何叶卡捷琳娜大帝敢于在还未掌权时,就豢养情夫呢?

其一,在基督教文明的影响之下,欧洲国家坚持一夫一妻制。但是,贵族们的权力又很大,垄断着各方面的资源,既然不能合法蓄妾,那只能在外养情妇/情人,以致成为了欧洲宫廷文化的一部分。当时的沙俄女皇伊丽莎白(彼得大帝之女),虽终身未嫁,但私生活也很糜烂,以致在其死后,还有多人冒充是她的子女。

伊丽莎白自身的私生活尚且如此,对其姨侄媳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的丈夫彼得,为伊丽莎白姐姐的儿子)的私生活当然也不会太苛求。甚至在叶卡捷琳娜生下儿子保罗之后,保罗的身世也遭到质疑,但伊丽莎白却坦然说道:即便保罗是私生子,那他也不是我们家族中的第一位私生子。

其二,沙俄宫廷迫切希望叶卡捷琳娜诞下帝国继承人。叶卡捷琳娜与彼得三世的婚姻并不和谐,两人成婚五年都没有子嗣,据史学家分析,是由于彼得三世的“保护伞”过长,以致两人成婚很长好几年都没有圆房。而在欧洲国家,由于只承认婚生子女有继承权,故使得欧洲各王室都很在意嫡系继承人,一旦某国王室没有嫡系继承人,就容易引起王位的争夺而给国家带来动乱。在欧洲,关于王位继承而引发的长久战争数不胜数,最为著名的就是英法百年战争。

因而,伊丽莎白女皇对叶卡捷琳娜几年都没有怀孕很是不满,甚至让人给叶卡捷琳娜暗示,再生不下继承人的话,其大公夫人的地位将不保。正由于彼得三世与叶卡捷琳娜关系的不睦、很多年的没有尽到丈夫之责,以及沙俄宫廷的压力,才导致了叶卡捷琳娜的出轨。其后,在医生给彼得三世做完身体检查,并动完“保护伞”切除手术之后,彼得三世才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

其三,叶卡捷琳娜积攒势力的一种手段。叶卡捷琳娜与彼得三世,都来自德意志联邦诸侯,虽说彼得三世是彼得大帝的外孙,但其实与叶卡捷琳娜一样,在沙俄宫廷都没有势力根基。彼得三世生性懒惰、不爱学习,对成为俄国皇储也并不热衷,彼得三世很希望能继承瑞典王位(其祖母有瑞典王室血统)。在当时,沙俄比较落后,在宗教上也与德意志不同。而瑞典则相对比较文明,在宗教上也与德意志诸侯相同。

故而,彼得三世对成为沙俄皇储并不那么热衷,对沙俄的文化传统更不感兴趣,也不遵守沙俄的东正教教规。在彼得三世的叔叔成为瑞典国王之后,彼得三世还抱怨道:如果当初给我自由,那么我现在就坐在文明国家的王位上了。彼得三世,甚至连通顺的俄语也不会讲,而叶卡捷琳娜却努力地成为斯拉夫人,刻苦学习俄语,并皈依了东正教。因而,叶卡捷琳娜更讨得了沙俄贵族们的欢心,而叶卡捷琳娜的很多情夫也都是沙俄国内举足轻重的贵族,叶卡捷琳娜也正是通过众多情夫的力量(波尼亚托夫斯基、奥尔洛夫等等),才积攒了自身势力,并最终凭此发动兵变,推翻了丈夫彼得三世的统治。


历史闻知社


叶卡捷琳娜,的正事丈夫也许是年轻时生活放任也许是因为皇室近亲联姻,总之生育能力不行,叶卡的婆婆为了王位后继有人以军人借种,叶卡三观崩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