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是从哪里来的?

风的神识


前几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另一半中国史》,这本书强调,中国历史是由中原的汉民族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所共同创造的。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只关注汉民族的历史,忽略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现在学术界也有一部分人从内亚和草原民族的角度去重新梳理中国历史的变化。

在中国历史的早期,汉代以前,北方草原民族有一个强大的部族,就是匈奴。

那么,匈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司马迁的说法:是夏后氏后裔

一般人肯定会想到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匈奴列传》开头就说,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苗裔,最早教过椿维由,经过商、周和秦三个朝代,一直成为汉朝最强劲的敌人。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面也说:“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祸害。”后来的中国学者,也都沿用司马迁的这一说法,

比如班固的《汉书》在论述匈奴的时候,就几乎抄袭了司马迁的文字。

唐代学者司马贞在《史记索隐》这本书里面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又引用乐产《括地志》的说法,说“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也就说,匈奴的祖先是夏桀的儿子。

清代学者的质疑:匈奴之前北方已有少数民族,夏后氏后裔很难立足

日本学者桑原骘藏在《张骞西域考》里面认为,淳维(Shun-Wei)的发音与Hunni在上古时期接近,因此觉得有可能是转音。但是,桑原也指出,“其与夏后氏之关系固难凭信”,也就是说桑原否定了淳维就是夏桀的儿子这一传说。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里面否定了匈奴来自于夏后氏,

他的理由是,早在夏桀之前,北方少数民族已经出现了山戎、猃狁这些部族,那么,如果匈奴是从华夏民族过去的,似乎很难立足。

王国维的结论:北方的各种少数民族其实是一个部族

到了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根据考古资料和对金文的分析,写出啦著名的文章《鬼方昆夷猃狁考》,在该文中,王国维认为,古代史书里面所说的鬼方、昆夷、猃狁、獯粥、荤粥、匈奴其实都是同一个部族。

理由是什么呢?他认为,鬼方、昆夷、猃狁这些称呼其实是中原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也就是说是自己给他们起的外号。当时,这些少数民族比较弱小,等到了汉朝,因为匈奴强大了,所以中原王朝才称呼他们本名。不过,这种说法也有问题,

因为《史记》、《汉书》里面记载汉代时期,冒顿单于曾经征服过“浑庾”(即昆夷),如果昆夷与匈奴是同一个部族的两种说法,那么显然匈奴不能自己打自己。

那么,匈奴究竟是什么种族呢?王国维等人认为,匈奴是深目高鼻,多胡须,因此可能是蒙古人种或者黄种人。

近现代学者的结论:匈奴的起源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兴起的一个小部落

西方历史学者约旦尼斯曾见过匈奴入侵欧洲的景象,于是他在《哥特史》里面说匈奴人外表是黑的,面容丑陋,体格粗旷,眼睛很小,头很大,似乎是属于蒙古人种。

学者陈序经后来在《匈奴史稿》中说,匈奴肯定不是华夏民族,不是夏后氏后裔,它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边境或者塞外的新兴民族,后来强大之后被称为匈奴,匈奴是黄种人。后来,也有西方学者认为,匈奴是突厥的祖先,突厥是蒙古人的祖先,这一说法看来有一定道理。


兮兮说事儿


首先理顺一个问题:匈奴是一个民族吗?

匈奴和汉,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民族称呼,而是国家政权的称呼。成为民族的称呼,是后世才形成的。汉人的民族来源有很多,如秦的西戎、周人、齐的东夷、魏赵的狄人、楚人、百越等,都是汉人的种族来源。

同样匈奴有蒙古人种的南匈奴和印欧人种的北匈奴。因此,对于题主的问题:匈奴是从哪里来的,就不能从匈奴的血缘入手去回答,只是回答:匈奴这个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因为战国、秦汉时的匈奴是一个国家,并非一个种族。匈奴成为种族,和汉族的形成基本上是同一个时间: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是匈奴,南方的农业定居民族就是汉人。非常简单的区分,以文化区分,不管你的肤色界限。


匈奴这个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呢?

要回答匈奴国家的形成,就不得不提及西周初大名鼎鼎的西伯。

周文王姬昌只是其中一任西伯。春秋时秦穆公同样也是西伯。西伯是西戎部落中共同的首领。有时候西伯会被称呼为戎王。

在本文文章《西伯的历史:是周文王姬昌的专属称呼吗?》对西伯的历史做了一个大概的讲述,现摘录部分:


作为西戎文明传统的西伯,是以受天命(姬昌受天命)、行天罚(姬发突袭灭商)为核心观念的。西伯、天子、戎王都是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下的相同内涵的称呼。
天子在中原秦统一后以皇帝的形式固化;西伯、戎王在蒙古草原原统一后,以单于、可汗的形式得以固化。”“随着中原战国七雄对一统天下的野心和争逐,西戎部落受到秦的打击,慢慢的西去或者北上。但是西戎共主的传统并未丢弃。由西戎部落慢慢融合而产生的新部落——匈奴产生了。
匈奴接过了西戎共主的传统,成为新的戎王,即:撑犁孤涂单于,本质上的意义就是:天子。这里的匈奴主要是指南匈奴。
当南方中原由秦始皇嬴政完成统一时,北方漠南的匈奴也由头曼单于完成了整合、统一。”

现在来看秦国义渠和匈奴的关联。在本文文章《战国时的义渠就是秦汉时匈奴 莫顿单于或为秦宣太后曾孙》中提到: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和宣太后毒杀义渠王,伐残义渠。

推断赵国李牧和匈奴大战发生在公元前264年到262这三年里。赵国灭楼烦是在公元前297年。

从时间上可以推断出,匈奴是不断被秦、赵等国打击迁走的坚持游牧生活的戎狄部落在河套地区、阴山一带重新组合而形成的国家政权。简单说,战国时的匈奴就是被驱赶出中原的戎狄部落后裔所重新组建的国家。

匈奴最初的聚集地在河套地区和阴山一带,也符合秦赵打击戎狄的历史。

在秦国等南方中原国家争夺统一时,北方的匈奴国家也开始在头曼的统领下慢慢壮大和统一。在头曼、冒顿、老上单于三代人的努力下,匈奴先后击败东胡、西汉、月氏三国或势力,成为了蒙古草原上的霸主,伴随着汉朝到终结。


历史哨声


伙伴们看我的头像,是不是匈奴人,哈哈。我出生在关中平原一个叫“大荔”的县城,“大荔”本身就是匈奴一支的族名。早年上广州到战友家玩耍。战友家族的小孩指着我的鼻子说我是外国人。那么匈奴从哪里来的?

陕西韩城人司马迁最有发言权。《史记.匈奴列传》云:“匈奴其先祖夏后之苗裔也。

匈奴首先不是一个单一的族群,他是许多大小部落的合称。比如“赵家村”村里面人不一定都姓赵,但一定曾经或者现在姓赵的人家多。

游牧民族匈奴人的活动范围很广,他们开始不是跟着太阳走,是跟着牛马羊的屁股走,只有牛马羊才能从风中知道青草的方向。正好夏商两代那时候地球不冷,陕北、关中(司马迁的故乡)水草旺盛(诗经.关雎证明),匈奴人经常到此一游,偶尔打打秋风抢劫(参见《易经》和《山海经》记载商周和草原民族的战争)。秦始皇举国之力修万历长城,说明匈奴人很孟;汉武帝派特工人员窃取匈奴人的冶铁技术、战马,说明匈奴人军工发达;从匈奴人活动范围考古出土的青铜器,说明匈奴的先进文明。汉匈战争全面开战,史官世家司马迁开始作《史记》,国际热点匈奴的来源司马迁给出答案。整个汉朝的知识分子没有提出质疑,说明他们认可司马迁的观点的――

匈奴夏之苗裔。

王国维说,司马迁说得没有错。

近代大家王国维熟悉吧(不熟悉百度)。其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就匈奴来源做了详细描述。他认为鬼方、混夷、獯鬻(商代称呼)、猃狁(周代称呼)、戎、狄、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春秋战国出现的称呼)等统称为匈奴。


现在伙伴们明白了吧,匈奴就是华夏先民一支。虽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怀疑精神是好的,但必须有足够的学问、完整的考据。我相信二位大家司马迁、王国维的权威,匈奴人就是华夏先民。所以我的出生地名“大荔”一直至今,呵呵。


NaLi哪里哪里


匈奴从哪里来的?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我觉得我还是要来给大家剖析一下了。

我们先看史书记载是怎么说的:

1、《史记》记载: 匈奴人先祖是夏王朝末代皇帝夏桀的遗民。



2、《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



3、《山海经·大荒北经》称: 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4、根据《史记》记载,有学者就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



5、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则作了一个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期的猃狁,春秋时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的所谓匈奴。



6、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族,统称为匈奴。



7、近代学者蒙文通、黄文弼认为,鬼方、荤粥、猃狁是古代披发左衽羌族,林胡、楼烦、义渠才是胡服椎结的匈奴的前身。



8、还有岑仲勉认为匈奴与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可混为一谈,匈奴应是西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秦始皇之前,还未游牧至中国北


部。

我们作为现代人,即不是学者文人又不是考古学家,只能参考之前的历史来判断了。但是即使如此,历史记载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我们这些后来人更加的摸不清方向。

所以,综上所述,匈奴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要真正去追朔的话,可能要从黄帝开始查了。既然历史文献有记载,我认为自然有它们存在的道理,只是有可能,他们所有的述说都存在一个关联性还没有打开而已。如果一旦打通了这个关联性,一切都会真相大白!我真心希望考古学家们能再次发现具有价值性的资料来解开这个谜团。

好了,我要说的也只有这么多,至于真正的答案还是等待专家们的结果吧。同意和不同意我看法的,都可以给我留言和评论,欢迎大家积极踊跃的讨论,谢谢!


蚂蚁陪着大象去旅游


据《史记匈奴列传》匈奴是夏的遗民,在夏亡后西迁,吞并了西方多个部落。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

《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约公元前九世纪,夏王朝的一支斯基温太人征服了其它游牧民族后不断融合,在秦始皇完成中国统一的进程中,匈奴也逐渐完成统一。

据蒙古诺彦山和额金河流域出土的匈奴贵族墓葬的壁画和织锦来看,匈奴有明显的斯机温太人血统,身材魁梧、蓝目多须。从匈奴秋季在鄂尔多斯祭祀的图腾为黑龙,匈奴的原型为甲骨文卜辞所记载的龙方。

匈奴自称胡人,单于遣使遗汉书云:

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

从西周开始,犬戎威胁中原,镐京陷落。秦,郑,晋护送平王东迁。后秦昭王灭义渠戎,置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匈奴。赵武灵王灭楼烦,将疆域扩展到阴山。设云中,雁门,代三郡。

在秦末中原动荡,刘邦连称帝时连四匹颜色相同的马都凑不齐,而此时匈奴逐渐强大。后来刘邦被匈奴围困到白登山,靠向冒顿单于的阏氏行贿,才得脱险。


渔耕樵读


匈奴是古代中国,生活在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一只强大游牧民族,历史上主要活跃在我国的战国-秦-汉这几个时期,大概在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1世纪,直到汉朝大将霍去病北击匈奴,彻底摧毁匈奴大军,并一路追赶至今天蒙古国的肯特山,至此,匈奴就消失在我国的历史舞台上,不在出现强盛和统一的政权。


那匈奴是从何而来,关于这快,有几点猜想:

夏朝后裔

在司马迁的史记《匈奴列传》中有提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苗裔也”,猜想,匈奴原为夏商交替时,夏朝的后裔,因为商朝的统治,被迫逃离中原,迁居到塞北大漠。这个猜想,在现今考古科学的验证下,彻底被打破,因为匈奴人的骨骸与汉人,经过亲缘匹配,毫无血缘关系。

蒙古西伯利亚草原游牧

第二种观点认为,匈奴本身就是生活在,现今外蒙古及西伯利亚的游牧名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后各部落间相互兼并,并逐步进攻和夺取中原河套地区,对中原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威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套,驻军榆林,却匈奴七百于里,在秦朝末年,由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开创了匈奴史上最辉煌的帝国。

中西亚移居

第三种观点认为,匈奴的祖先,发源于今天中西亚地区的游牧名族,由于中西亚地区,物资匮乏,环境恶劣,而不断向东游牧,沿路整合兼并部落,不断壮大,最后在蒙古地区,依靠先天的地理环境优势,发展成自己的文化和国家。后期的考古验证,匈奴人更多属于白人血统,也考证了其从中西亚地区向东发展游牧的说法。

其实在我个人的认知里,早期觉得在中原文化的外围,都属于匈奴的一部分,只是各个朝代,所附有的称呼不同而已,如东胡,义渠,鲜卑,北戎这些都可以算作匈奴。


以上是“刺桐蘇”个人的一点见解,定有诸多不足,欢迎大家点评和分享自己的看法



娱乐大话筒


匈奴肯定不是夏的后裔,《史记》里这样记载:

周王朝的祖先在夏王朝衰落时向西方迁徙,在西戎的地盘建立了城邑。300多年后,周首领亶dan父时期,受到戎狄的攻击,被迫迁徙至西岐建立新城邑,正式称周。发展100多年后,西岐逐渐强大,首领姬昌讨伐西边的畎quan夷。后10多年,武王姬发伐商,建立双都,镐京和洛邑,驱逐戎夷于泾、洛之北,并命令他们称臣入贡,曰“荒服”

。就是驱逐离王都2500里远。五服:甸服、侯服、鋖服、要服、荒服,每500里一服。



如上,

西戎部落和周部落长达500多年的拉锯抗衡,直到武王成为天下共主时,成为周王朝后才第一次有能力打服西方戎狄。(名称变化:西戎——畎夷——犬戎)

后来周王朝势衰,西戎部落又不老实,周穆王又西征,把西戎赶得更远,所谓荒服不至。

周穆王后200多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申侯借犬戎兵杀周幽王于骊山下,秦襄公救周,周平王离开镐京去了洛邑。




以后60年,山戎越过燕国伐齐国;后44年,山戎又伐燕国。两次都是齐国(齐釐公、齐桓公)出力驱逐山戎。后20余年,山戎又伐洛邑,一番折腾(周襄王还娶了狄女),最后晋文公才摆平。(名称变化:山戎——戎狄——戎翟——赤翟、白翟)

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圁、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秦穆公霸西戎

就是春秋时期,齐国、晋国、秦国三家霸主才遏制住了西戎和北狄的侵扰。

中原和西、北的夷拉锯战一刻没有停过。

战国时期,诸夏强势征战,对西戎和北狄吸纳的吸纳,屠杀的屠杀,驱逐的驱逐。直到战国七雄,秦吞并义渠再拒更加西北的戎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破林胡、娄烦。燕将秦开(秦舞阳爷爷)造长城以拒胡人。

当时是,冠带七国,而三国边于匈奴。这个时候第一次出现匈奴的名称。后来秦始皇统一华夏,北击匈奴。



由此,匈奴是哪里来的?

就是和华夏文明原本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的,却不训华夏礼制,不事农耕,只会放牧游猎的犬戎和山戎这两民族或者N多个这样的部落群。持续越1000年的拉锯战后,被驱逐到塞外的那帮蛮族,匈奴的第一祖先就是犬戎,第二祖先就是山戎(主要是晋国北方的山戎既 林胡、娄烦之戎,白翟、赤翟),被打被驱逐后也会抱团取暖走向联合。而东胡的祖先主要是燕国北方的山戎。

另外一个重要的佐证,就是匈奴人的部落图腾是狼,也可以说是犬,犬戎之所以被称为犬戎,也是因为他们的部落图腾是犬。这样更好说明匈奴人是犬戎的后裔。而犬戎绝不是夏的后裔。


史帝分粥


“匈奴”崛起在“秦末、楚汉”之际,兴盛于西汉初年。曾将“汉高祖刘邦”围困‘白登山’七天七夜,一举成名,载入史册!探寻其来历,得翻阅《史记》查询。

史记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

开篇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淳维是“夏桀妾之子,妹喜为其后母”,夏朝灭亡后,北逃。

匈奴则是“夏朝的后人”!

历经“周朝、春秋、战国”,“西戎、犬戎、山戎、戎翟”等蛮夷逐渐演化。到了秦朝时,东胡和月氏(rou zhi)都很强盛;匈奴单于“头曼”不敌秦国,向北迁徙。 等到“头曼”之子“冒顿(mo du)”杀父继承王位,向东灭了“东胡”、向西赶走“月氏”、向南吞并“楼烦和白羊河南王”,就能与“汉王朝”分庭抗礼了。


后又向北降服了“浑庾、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国。

“引弓之民合为一家,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至此,“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问世,匈奴成为北方最强大的民族!与我们“汉族”同源。唯有司马迁距其年代较近,也只剩《史记》可信、可信度高。


内求安己


所以问题来了,同样是一本书的记载,匈奴可以以此认定为自己的历史,而书上同样记载着的中华夏王朝却有人说没有实物佐证,只有文字记载,可能不存在,这说的通吗?

回到匈奴从哪里来这个话题上,匈奴从哪里,别总找史记中,山海经中的几段话,我们可以放到与人类从哪里来一样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进化史从我们先有的考古发现来看,人类是从猿到人的,所以,匈奴也是有这样一个同样的发展过程,这个我想不会有人反对吧,总不能说匈奴是天下掉下来的。

众所都知,人猿早期是穴居动物。当时的史前人类还不会自己建房子,最简单的茅草屋也不会。是住在山洞里面的,因为山洞不仅可以取暖,还可以保持火种,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征。只有这样的条件,才会使人类的进化成为可能,而大草原上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早期的匈奴人一定是从某个山区因为某种原因迁居过来的,而且是逐步从草原的边缘,慢慢向草原的深处开拓,为什么会向草原或向更深入的草原生存。一是边缘的条件比深入的好。还有就是,这一定和当时其他的部落之间发生了某些变化联系在一起的。还必须认识的一点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几千年前的草原和大漠边缘,大致在现在中国甘肃的位置,所在和华夏文明并没有想像的那么遥远。淳维向西走个几百里,就到草原或大漠边缘了。

所以,《史记》中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的末代国王夏桀的遗民,向西迁移,这是有相当可信度的。当然,草原的边缘很长,不仅有靠近中原的,也有靠近古欧亚,古印度方向的,甚至北欧方向,在向草原深处的发展中,人类祖先为了各自的生存条环境进行了多次交流、战争、合并、迁移,最终成长为大漠和草原上特有的民族,而且,草原上的民族并不是匈奴一个,还有许多,只是在某个历史时间阶段上,匈奴使这种民族融合到一个历史的高度。“以灭夷月氏,尽斩杀降下定之。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已为匈奴。”


烟云吐秀




淳维,既是夏禹的后代又是匈奴人的始祖。传说夏桀无道,商汤将其流放在鸣条三年后,夏桀就死了,其子獯粥把夏桀的所有妾全带上避居北野,随畜移徒,开始过游牧生活后,中原黄河流域的人称这些过着游牧生活的獯粥后代为“匈奴”。



后来又一种说法,认为淳维和獯粥可能是一个人,说是淳维在殷商建立后逃亡至北边的。

虽为传说,但《史记》、《汉书》等典籍都主张匈奴人的先祖是夏后氏的苗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