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嘉微:国家产业基金入股,军工+芯片概念,仍处于超跌中

景嘉微是国家产业基金入股的芯片股,产品属于军工品,从高位下跌超过30%,企稳后有补涨需求。

脱胎于军用飞机航电显控系统

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是国内军用图像险控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军用图形险控、小型专用雷达领域的核心模组及系统产品,拥有自主硬件设计的FPGA验证、IP设计技术。其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太、航海、车载、工控等领域。

图形显控是景嘉微现有核心业务,也是传统优势业务,小型专用化雷达和芯片是公司未来大力发展的业务方向。他们在图形显控领域提供图形显控模块、图形处理芯片、加固显示器、加固存储和加固计算机等五类产品,其中图形显控模块是公司最为核心的产品。目前我国新研制的绝大多数军用飞机均使用景嘉微的图形显控模块,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军用飞机显控系统换代也使用了本公司产品,公司图形显控模块在军用飞机市场中占据明显的优势地位。

公司较早开始在微波射频和信号处理方面进行技术积累,并以此为基础,成功开发了多种用途雷达核心产品及微波射频组件等,在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从财务数据看,图形显控产品占有了景嘉微2016年营收的75%,是公司的最主要的营收来源,而小型专业化雷达的总金额则为18.5%,是公司的两大业务的另一方面。较之前一年,图像显控产品的

景嘉微:国家产业基金入股,军工+芯片概念,仍处于超跌中

作为国内GPU领域的希望,景嘉微在我国军用飞机航电显控系统由使用 DSP与 FPGA 图形加速器向使用 GPU 图形处理器升级之际,公司率先推出了应用独立 GPU、高度集成化的 FPGA 和支持 OpenGL 标准的图形显控模块。

在了解到国外机载航电系统主要应用 ATI 公司的图形处理芯片 GPU Mobility Radeon 9000(简称 M9),景嘉微决定组织力量自主研发 VxWorks 嵌入式操作系统下 M9 芯片驱动程序,并于 2007 年研发成功。随后又顺利解决了 VxWorks 系统下的 3D 图形处理难题,突破了 VxWorks 系统下汉字显示瓶颈,具备了从底层上驾驭图形显控产品的能力,摆脱了一直以来对外商的依赖。

目前,景嘉微公司已经成功打造了基于 M9、 M72 和 M96 的系列开发平台和系列产品线,极大地提升了公司该领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以 JM5400 的成功研发为契机,打造具有“中国芯” 的系列开发平台和系列产品线。打破外国芯片在我国军用 GPU 领域的垄断,率先实现军用 GPU 国产化。

景嘉微想突破巨头垄断,还差点什么?

国家产业基金入股彰显公司技术实力,公司军民融合战略与GPU龙头地位将得以推进和夯实。本次非公开发行的拟参与认购对象分别为华芯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中,华芯投资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的唯一管理人,湖南高新创投是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打造的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国家产业基金的入股,代表公司在GPU芯片研发方面的技术实力和战略地位得到行业认可,将有利于推进公司的军民融合战略,夯实公司国内GPU研发领域的龙头优势,助力公司在芯片设计领域的市场拓展。但明显的是,国产GPU和世界领先水平还差很远。

以景嘉微最新的JM5400为例,不论是在工艺、处理能力、接口、功耗等方面要落后当前主流GPU芯片很多。对比下景嘉微电子JM5400芯片与NVIDIA GeForce 305M芯片(5差不多是2010年的产品),可以直观的理解这种巨大的差距。

景嘉微:国家产业基金入股,军工+芯片概念,仍处于超跌中

保守估计JM5400芯片要落后当前主流GPU芯片6年时间。这种巨大的差距,可能也由于项目周期长,项目启动时定的设计目标、以及设计参数落后当前太多。更重要的是此前,我国在GPU领域的技术积累几乎为零。

目前的JM5400想要被民用GPU市场接受,还是很有难度的。但至少现在有了自主设计的GPU,我们不怕美帝的GPU技术封锁了,这应该是最大的意义吧。

回看英伟达的发展历程,奠定其成功的关键来自其十年前的一个赌注。据纽约时报报道,当他押注一系列的改动和软件开发,来使得GPU能够处理在电脑屏幕上绘画以外的、更为复杂的任务。这个名为CUDA(统一计算设备架构)的项目每年需要花费5亿美元,而当时公司的总营收规模在30亿美元左右。英伟达称,自CUDA项目成立以来,公司在将GPU转变成更加通用的计算工具上的总支出接近100亿美元。

正当黄仁勋大举押注CUDA之时,计算行业在发生广泛的变化。英特尔当初能够在芯片市场占得统治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伴随摩尔定律而来的计算速度的提升。那些速度提升如今已经放缓。

这种放缓促使芯片设计公司纷纷开始着手打造更加专业化的芯片,该类芯片可与英特尔处理器一同运行,利用芯片电路的微型化提供更多的好处。英伟达拥有很大的先发优势,它并没有从头做起,而是专注于改造原有的芯片。利用在CUDA项目中开发的芯片和软件,该公司逐渐打造出一个广受程序员和企业欢迎的技术平台。

对于景嘉微来说,建立在前人所打造的基础之上,夯实技术基础,寻找新的基于,会是他们,乃至国产GPU成长的关键。这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的入股,给国产GPU带来了最好的时机。

国产GPU获新进展,景嘉微JM7200完成基本功能测试

一直以来,CPU与GPU都是国产替代之痛,今年这两大领域均有所突破。前不久,上海兆芯新一代CPU成功流片,如今景嘉微下一款GPU也宣布有所进展。

景嘉微JM7200完成基本功能测试

9月3日,景嘉微发布公告称,公司下一款图形处理芯片JM7200已完成流片、封装阶段工作,目前已经顺利完成基本的功能测试,测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景嘉微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图形显控、小型专用化雷达等产品研发,图形显控产品为其核心业务,营收比重约七成。景嘉微的三位创始人均毕业于国防科大,其产品主营应用于军工领域,但随着军民融合趋势明显,景嘉微也正在进入民用市场。

2014年,景嘉微成功研制出其高性能、低功耗的第一代图形处理芯片JM5400。据介绍,JM5400是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GPU芯片,采用全新的架构设计,主要用于机载、舰载和车载环境下的图形生成,用于特殊场景下的国外芯片替代。

2015年,景嘉微在合作伙伴龙芯的产品发布会上公布了其产品规划图,按照规划,第二代GPU芯片JM7200 将于2016年流片,不过一直迟迟未有消息,直到2017年底该款芯片才开始流片。

如今,景嘉微宣布JM7200 顺利完成基本的功能测试,并表示测试结果符合设计要求,这也就意味着这款芯片离正式量产更近一步了。

根据景嘉微官网资料显示,这款JM7200芯片是JM5400芯片的升级版本,采用28nm工艺制造,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仅可满足更高性能的嵌入式系统要求,还可用于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等桌面系统的显示要求。

从JM5400到JM7200,景嘉微将实现其产品应用领域从机载、舰载、车载向民用领域延伸。

去年10月,景嘉微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13亿元,用于高性能图形处理器芯片以及面向消费电子领域的通用型芯片等集成电路研发设计领域,更加明确了其进军民用领域的决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