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城市進化論:60年已過,杭州或拿下柯橋?

內城鎮化率相對較低,發展空間很大

城鎮化即人口向城鎮集中的過程,表現為城鎮數量不斷增多和城市人口規模不不斷減少。在這一進程中,第一產業比重逐漸下降,第二、第三產業比重逐步上升。

一個地區城鎮常住人口占該地區常住總人口的比例稱為城鎮化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階段的重要指標。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813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萬人;城鎮化率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從數據上看,我國城鎮化率距離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相差較大,城鎮化推進空間較大。

順應國情,提出特色的城鎮化道路

2001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十五”計劃綱要,提出“走符合我國國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多樣化城鎮化道路”。 這一順應國家經濟發展的城鎮化基本方針延續至今。

2014年12月29日,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名單正式公佈。中國特色化城鎮進程並非是人口全部轉移至城市,而是以大城市為核心,不斷向外輻射,最終實現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的格局,達到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的目的。隨著特色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人口、生產要素不斷向城鎮集聚,使整國內各個產業逐步實現了規模效益。

從1949年到1999年這五十年間,中國的城鎮化率只從10.64%提升到了30.89%,增幅為20.25%。但是從1999年至2018年近二十年中,中國的城鎮化率卻從30.89%提升到了58.52%,增幅為27.63%。以十三多億人口計算,1%的人口在1300萬人左右。


超級城市進化論:60年已過,杭州或拿下柯橋?

圖一、中國城鎮化進程

杭州城鎮化進程明顯,市區面積一舉超過上海

從全國城鎮化率排名來看,上海、北京、天津3市均已經達到80%以上。浙江省城鎮化率為68%,屬於第二梯隊。其中,杭州市城鎮化率為76%,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杭州城鎮化率不僅表現在比例上面,還表現在區域方面。

2017年8月1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佈通知,經國務院同意,調整杭州市部分行政區劃。撤銷縣級臨安市,設立杭州市臨安區,以原臨安市的行政區域為臨安區的行政區域。臨安區作為新增加的第十區,面積為3124平方公里,讓杭州市區猛增到8000平方公里,一舉超過上海。

超級城市進化論:60年已過,杭州或拿下柯橋?

推大灣區規劃,60年後再下一城鎮?

杭州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也是環杭州灣大灣區城市。大灣區的建設,將通過建設高標準和高質量的電子世界貿易平臺,以產業聯盟的方式推動灣區新一輪的對外開放,將杭州打造成現代高品質國際化的大城市。大灣區建設中,紹興市左接杭州,右壤寧波,獨特的戰略位置使它成為環杭州灣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城鎮化程度逐年擴大。

超級城市進化論:60年已過,杭州或拿下柯橋?

蕭區橋區是連接杭州與紹興兩個區,雖然分屬不同的市區,但又有很深的淵源。1957年,撤銷紹興專區,蕭山縣劃歸寧波專區短時間管轄。1959年,蕭山縣正式改屬杭州市,距今已過去整整59年。1987年撤銷蕭山縣,設立縣級蕭山市。2001年撤銷縣級蕭山市,成立杭州市蕭山區。在杭州10個區中,蕭山區併入杭州59年,建區17年,卻成為杭州各區縣之首。

超級城市進化論:60年已過,杭州或拿下柯橋?

60年以後,對比下兩個城市:杭州市蕭山區面積1420.22平方公里GDP 2150億元;紹興市柯橋區面積,1066平方公里,GDP1351億元。如今,柯橋併入大灣區建設,與蕭山的經濟往來將會更深入,經濟差距將會越來越小。杭州市西部屬浙西丘陵區,其發展中心向東南方向轉移勢在必行。

由此很多人開始猜想,為提高生產要素共享,推動資源與政策的同步前行,蕭山併入60年之後,杭州能否借鑑蕭山區發展模式,再下柯橋一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