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人生没有重来!选好大学,去大城市!

这几天,网红考研老师张雪峰又上了热搜,源于衡水中学的演讲,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成为教育界的焦点,我们可以承认的是:他的确是一位具有争议的老师,爱他的学生极爱,“恨”他的人也不少,那种“恨”只是不能接受他的部分观点。

显而易见,当他说的言论(真话)触及

张雪峰:人生没有重来!选好大学,去大城市!

到一些人的利益时,这些人自然而然不乐意听,他们就会在网络上喷他,觉得他太重视读书改变命运这一现象。

但是,张雪峰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吗?!他一致推崇学生毕业考研,取得高学历,在未来对人生有很大的帮助,有人说他只是为了帮培训机构赚钱招生,也有人说他是自己把自己给“洗脑”了。

但讯哥多年的经验想告诉你的真相是:“没错!张雪峰的言论是正确的!”

待我细细讲完。

人生没有重来!选好大学,去大城市!

张雪峰:人生没有重来!选好大学,去大城市!

人生没有一次可以重来!人生很多路口没有后悔的机会,就像张雪峰在之前演说时讲的:“越长大你越会发现父母以前说的话都是对的,比如说父母经常对你说不读书今后一定会后悔的,不读书找不到好工作,不读书只能做简单的底层工作。而这些会随着你们到我这个年龄时暴露无遗,而大多数人只能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旁观者,而不是主导者。”

张雪峰:人生没有重来!选好大学,去大城市!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讯哥想给点个大大的赞,人生的机会本来就不多,而第一次就是大学,无数前辈从“过来人”的角度告诉我们:上大学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机会。不管你信还是不信,这是摆在年轻人面前的唯一选择!

关于上大学这个问题,张雪峰更是直言,上大学必须要想好,考虑仔细好,甚至这件事是未来人生一辈子的规划,你想去哪个城市去,先选城市,再说其他。你去哪里上学,见识到的东西不一样,择业的方向不一样,少说会影响几年,多说会影响一辈子。

张雪峰:人生没有重来!选好大学,去大城市!

一个真实的例子,张雪峰亲戚的孩子填报志愿,他的分数在当时是能上兰州大学的,但是他却给亲戚的孩子推荐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他说,宁可去北京的非211大学,也不要去兰州大学。这话虽然让很多兰州大学的考生不能接受,但他也做出了如下的阐述。

兰州作为省会城市,它的经济总量是全国89名,第88名是江苏省的宿迁市。经济直导教育,更直导人生。上述言论貌似偏颇,令兰州大学的师生不舒服,但是现实就是这样的。

原因有几方面,选择读大学的城市,要看重两个方面,第一是人口净流入,这个城市人口是越来越多的,而不越来越少的。人口多,意味着机会多。意味着竞争激烈,也意味着成长,更以为着以后的收入水平,这些都是直接影响挂钩的指标。

第二是三产比较丰富,各种行业灵活变通,在一座城市可以选择多方面的就业,不至于“一棵树吊死”的状态出现,这就是很多三四线城市的人早早就认命了的原因,其实他们更多的是不知道以后能干什么,行业和机会被限制的太多。

而去一线城市的考生们还要问一下自己,北上广深是不是适合自己。想在北上广深闯荡,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你要特别能吃苦;第二你要有梦想,这个梦想要很大,而不是很小。

能吃苦的人的意味着找寻机会的能力比普通人强,梦想大指的便是野心,野心大的人运气总会青睐。

孩子不想读书,就带他去客车站和机场看看

最后,说说孩子,有的家长说,孩子不好好学习,该怎么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张雪峰说,带着他到北京四个地方看一看,一是长途客车站,二是火车站,三是高铁站,四是飞机场。

看看这四个地方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说什么话,抽什么烟,然后问问孩子,你将来想成为什么人?这就足以了,因为,四个地方的人,生活的品质真的不一样。

有时候命运并不是一眼看到老,后期家庭教育的方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不是对于人的歧视,但至少要让他们清晰的知道,人努力活着要有追求,要有品质,要为过上更好的生活努力。

就像抖音里的那句话:你为什么这么拼?因为我想过的生活很好,因为我想去的地方很多,因为我想要的东西很“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