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人生沒有重來!選好大學,去大城市!

這幾天,網紅考研老師張雪峰又上了熱搜,源於衡水中學的演講,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成為教育界的焦點,我們可以承認的是:他的確是一位具有爭議的老師,愛他的學生極愛,“恨”他的人也不少,那種“恨”只是不能接受他的部分觀點。

顯而易見,當他說的言論(真話)觸及

張雪峰:人生沒有重來!選好大學,去大城市!

到一些人的利益時,這些人自然而然不樂意聽,他們就會在網絡上噴他,覺得他太重視讀書改變命運這一現象。

但是,張雪峰的觀點就是正確的嗎?!他一致推崇學生畢業考研,取得高學歷,在未來對人生有很大的幫助,有人說他只是為了幫培訓機構賺錢招生,也有人說他是自己把自己給“洗腦”了。

但訊哥多年的經驗想告訴你的真相是:“沒錯!張雪峰的言論是正確的!”

待我細細講完。

人生沒有重來!選好大學,去大城市!

張雪峰:人生沒有重來!選好大學,去大城市!

人生沒有一次可以重來!人生很多路口沒有後悔的機會,就像張雪峰在之前演說時講的:“越長大你越會發現父母以前說的話都是對的,比如說父母經常對你說不讀書今後一定會後悔的,不讀書找不到好工作,不讀書只能做簡單的底層工作。而這些會隨著你們到我這個年齡時暴露無遺,而大多數人只能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旁觀者,而不是主導者。”

張雪峰:人生沒有重來!選好大學,去大城市!

這話說的一點都沒有錯,訊哥想給點個大大的贊,人生的機會本來就不多,而第一次就是大學,無數前輩從“過來人”的角度告訴我們:上大學是改變命運的最佳機會。不管你信還是不信,這是擺在年輕人面前的唯一選擇!

關於上大學這個問題,張雪峰更是直言,上大學必須要想好,考慮仔細好,甚至這件事是未來人生一輩子的規劃,你想去哪個城市去,先選城市,再說其他。你去哪裡上學,見識到的東西不一樣,擇業的方向不一樣,少說會影響幾年,多說會影響一輩子。

張雪峰:人生沒有重來!選好大學,去大城市!

一個真實的例子,張雪峰親戚的孩子填報志願,他的分數在當時是能上蘭州大學的,但是他卻給親戚的孩子推薦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他說,寧可去北京的非211大學,也不要去蘭州大學。這話雖然讓很多蘭州大學的考生不能接受,但他也做出瞭如下的闡述。

蘭州作為省會城市,它的經濟總量是全國89名,第88名是江蘇省的宿遷市。經濟直導教育,更直導人生。上述言論貌似偏頗,令蘭州大學的師生不舒服,但是現實就是這樣的。

原因有幾方面,選擇讀大學的城市,要看重兩個方面,第一是人口淨流入,這個城市人口是越來越多的,而不越來越少的。人口多,意味著機會多。意味著競爭激烈,也意味著成長,更以為著以後的收入水平,這些都是直接影響掛鉤的指標。

第二是三產比較豐富,各種行業靈活變通,在一座城市可以選擇多方面的就業,不至於“一棵樹吊死”的狀態出現,這就是很多三四線城市的人早早就認命了的原因,其實他們更多的是不知道以後能幹什麼,行業和機會被限制的太多。

而去一線城市的考生們還要問一下自己,北上廣深是不是適合自己。想在北上廣深闖蕩,要有兩個條件。第一,你要特別能吃苦;第二你要有夢想,這個夢想要很大,而不是很小。

能吃苦的人的意味著找尋機會的能力比普通人強,夢想大指的便是野心,野心大的人運氣總會青睞。

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客車站和機場看看

最後,說說孩子,有的家長說,孩子不好好學習,該怎麼辦?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張雪峰說,帶著他到北京四個地方看一看,一是長途客車站,二是火車站,三是高鐵站,四是飛機場。

看看這四個地方的人,穿什麼樣的衣服,說什麼話,抽什麼煙,然後問問孩子,你將來想成為什麼人?這就足以了,因為,四個地方的人,生活的品質真的不一樣。

有時候命運並不是一眼看到老,後期家庭教育的方式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不是對於人的歧視,但至少要讓他們清晰的知道,人努力活著要有追求,要有品質,要為過上更好的生活努力。

就像抖音裡的那句話:你為什麼這麼拼?因為我想過的生活很好,因為我想去的地方很多,因為我想要的東西很“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