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窝”被捅了!85%的点评都是抄袭?

10月20日,一篇说明马蜂窝评论造假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该怎样论证了马蜂窝上有七千多个抄袭账号,合计抄袭572万条餐饮点评、1221万条酒店点评,占到其官网声称总点评数的85%。

“马蜂窝”被捅了!85%的点评都是抄袭?

紧接着,马蜂窝的官微发布声明,称数据造假指控是言论歪曲事实,为有组织攻击行为,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有意思的是,早在2014年的5月,马蜂窝CEO陈罡就曾在微博上在公开炮轰去哪儿网通过虚假评论造假,陈罡认为去哪儿网的刷点评行为已经动摇到了行业诚信的根基。

“马蜂窝”被捅了!85%的点评都是抄袭?

如今,高呼真实评价才能帮到用户的马蜂窝却因为数据造假一事迅速推上了风口浪尖,而马蜂窝正是将大量的用户评价看作是自己的根基和核心竞争力,毕竟,这家公司起步于旅游社区并一直围绕平台上的UGC内容展开商业模式的探索。"数据造假"这四个字对于马蜂窝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马蜂窝”被捅了!85%的点评都是抄袭?

马蜂窝成立于2006年,当时的名称还是"蚂蜂窝",最初的定位是爱好者社区,用户基于自己的旅行经历发布帖子,平台上汇集了用户分享的旅行相关的住宿、美食、景点等大量一手信息。

到了2014年,马蜂窝基于用户的游记和攻略,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旅行产品交易平台,寻找与传统OTA平台不一样的"内容+交易"商业化道路,将内容和旅游供应链所代表的交易连接起来。在这一年,马蜂窝上线了酒店预订频道,开始发力自由行交易平台。

“马蜂窝”被捅了!85%的点评都是抄袭?

在本次数据造假事件后,陈罡表示,马蜂窝决心要成为公开呼吁告别数据造假的第一家企业。但是雇佣水军刷好评、抄袭的事情不只发生在在线旅游行业,而已经成了全行业的"潜规则"。

对于那些刚开始创业的中小平台,选择评论、流量造假以吸引融资或引入流量更为常见。而如今,围绕"刷量"已经衍生出了黑色产业链。

“马蜂窝”被捅了!85%的点评都是抄袭?

据了解,马蜂窝的点评和游记等存在着巨大的造假利益链,甚至在淘宝上还有店铺专门出售全新马蜂窝账号,有的店铺还为商家提供马蜂窝的点评和游记的推广功能。除此以外,也有马蜂窝、携程、途牛、穷游、去哪儿网等各大旅游网站都可做的店铺,可以提供热门游记、商家排名等服务,简单的推广游记只需一篇50元,而热门游记和排名则按月付费,一月800元。

由此可见,当初始流量累积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随后接连不断的指数级增长,最终形成头部效应,并且以流量为核心的互联网产品似乎早期也饱受资本追捧。所以说,刷量现象可牵涉到产品运营方、投资机构、流量平台、广告主、用户等多方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