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公关回应张一鸣“抄袭”说,抖音与微视口水仗继续

腾讯公关回应张一鸣“抄袭”说,抖音与微视口水仗继续

腾讯和今日头条因旗下短视频产品的交火仍在延续。

今日,针对近期流传出的张一鸣与马化腾朋友圈对话,腾讯公关负责人李航证实截图的真实性,并称微视欢迎理性意见,但“不接受不负责任的诽谤”。

微视复活

微视是腾讯复活的短视频项目,最早于2013年开始运营,初始版本为8秒短视频,初期曾投入明星等资源运营,但2015年3月,腾讯战略放弃微视。微视相继经历产品总经理离职,运营总监转岗,微视开放平台(BD)负责人离职创业,项目进入实质性停摆。

“冬眠”两年,2017年8月,微视项目组进入重组整合状态,并由腾讯核心的SNG事业部接手进行运营。今年4月,腾讯重启微视,并在安卓4.0版本推出视频跟拍、歌词字幕、一键美颜三大功能,并打通QQ音乐正版音乐曲库。

争议也随之而来,外界普遍感受认为,微视不论从酷炫潮流的产品调性、主打功能,目标用户等, “对标”抖音的痕迹明显。

有趣的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在抖音和微视之前,一款由国内团队推出,主攻北美市场的Musical.ly被誉为出海最成功的音乐短视频应用。

Musical.ly上线于2014年4月,用户可以通过将自己拍摄的视频,配上乐库的音乐,从而快速地创建时长15秒的MV,或选择自己喜欢的热门打榜歌曲,通过对口型以及肢体动作来制作音乐视频。在巅峰时期,Musical.ly全球日活跃用户数超过2000万,其中北美活跃用户超过600万。

抖音短视频由今日头条内部孵化,并于2016年9月上线,由于同样是15秒视频,同样的音乐视频制作功能以及瞄准年轻用户,抖音亦被质疑抄袭Musical.ly。或是因后期Musical.ly更名为Muse企图收复国内市场,但因用户习惯、产品运营等原因,加上抖音等产品的后来居上,Muse在国内发展不尽如人意。

2017年11月,今日头条宣布斥资10亿美元收购Musical.ly,与抖音合并,完成了自成立以来最大资金规模的收购,而二者关于抄袭的口水战也随之没入尘埃。

短视频的中场战事

如果说此前短视频选手们一路舍命狂奔,大有成为国民应用之势,随之而来的监管风暴让抖音和快手们措手不及。

在过去的4月份,快手和包括火山小视频等今日头条等短视频应用接连遭遇整改。在广电总局的约谈后,快手以“落实整改,砥砺前行”宣布进入整改期,其应用的安卓版本下架一周。

因为平台出现的未成年怀孕视频,快手被推上风口浪尖,其CEO宿华甚至专门道歉,称平台应将“正确的价值观贯穿到算法中”。

此后抖音也加入整改队伍,宣布暂停直播和评论等功能,并开始平台自查,此前疑因牵涉社区规则,儿童动画IP小猪佩奇在抖音遭遇全平台下架,但抖音否认了这一说法。

微视此时入场,成为了那个小心翼翼前行的后来者。

4月18日,在发布新版本不久之后,微视宣布共青团中央入驻;5月,微视联合人民网等推出“爱国手势舞”,根据其官方公布的数字,相关视频播放量超过5亿,最高短视频播放超过6700万次。

而在整治风暴过后,快手和抖音短暂喘息的时刻,微视能有多少时间追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