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孫子兵法國際網絡論壇“泉城論劍”高端峰會在濟南召開

10月22日,由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辦的第五屆孫子兵法國際網絡論壇“泉城論劍”高端峰會在濟南召開。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兵經與易經”,來自全國各省市的60餘名專家學者應邀參加了論壇。山東省委原常委、省軍區原政委趙承鳳出席會議並作專題報告;省社科聯副主席、黨組成員孫淑娜出席論壇並致辭。

孫淑娜指出,山東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積澱深厚,是兵聖孫武的故里和《孫子兵法》的發祥地。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舉辦本次論壇,提出讓“世界瞭解孫子,讓孫子走向世界”的理念,體現了應有的文化自覺和責任擔當,令人鼓舞,催人奮進。希望各位專家學者集思廣益、深鑽細研,圍繞會議主題,展開深入的研討和交流,在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果。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要以此次學術月活動為契機,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部署上來,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做好社科類社會組織學術工作的重要性。要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動搖,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引領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積極舉辦各類學術活動,深入開展課題研究,為山東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在交流發言中,大家一致認為:《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和第一元典,飽含著無盡的智慧。與會專家學者還從“天下和平”、“萬國咸寧”的和平觀;“眚用行師,終有大敗”的慎戰觀;“聰明睿智、神武不殺”、“果行育德”、“括囊無咎”的武德觀;“藏器與身,待時而動”的擇機觀;“君子慎密,陰陽不測之謂神”的詭道觀;“動靜曲伸,唯變所適”的變化觀等方面,闡釋了易中有兵、兵中有易的辯證思想。最後,大家表示,將從《易經》中吸取有益精神元素、長知識、增智慧、明使命、立功德,為社會、為國家、為人民作出積極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