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比赛策略丨“上马”或再遇“雨战”


雨天比赛策略丨“上马”或再遇“雨战”


北京时间11月14日,距离2018年上海马拉松起跑仅剩三天时间。天气预报显示,上马比赛当天会有小雨转中雨。

要知道马拉松因距离长、线路和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会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天气就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在所有天气要素中对马拉松运动影响显著的主要是空气温度和湿度。“不完美”的天气条件大致可分为干冷,湿冷,干热,湿热这四种。

其中湿热天气是对马拉松负面影响最大的,干热天气的影响次之。干冷和湿冷天气对成绩影响不是很大,都还是比较适宜的天气条件,甚至有可能助力选手跑出好成绩。


雨天比赛策略丨“上马”或再遇“雨战”


例如2018年波士顿马拉松,因极其恶劣的天气(暴雨低温)影响导致2017年男子冠军基鲁伊在最后时刻被川内优辉绝杀,错失冠军;2018年伦敦马拉松,高温影响导致纯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凯塔尼、特鲁内什·迪巴巴纷纷落马。

专家研究发现,当气温在14~16℃,湿度在30~60%之间,气压在1015~1023hPa,风速在2~5米/秒时,最有利于运动员发挥体能,创造好成绩。

但完全“符合标准”的天气条件可谓是凤毛麟角,它需要天时地利的完美统一。大部分时候天气都是不太完美的。


雨天比赛策略丨“上马”或再遇“雨战”


上马比赛当天是小雨转中雨,温度在11℃~17℃,天气条件属于湿冷。面对很有可能下雨的上海马拉松,与其祈祷,不如实干!

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上马雨战攻略,衷心祝福每位跑友无伤PB!

饮食与补水

马拉松比赛前的早餐,目的就是“不空腹”比赛。

这顿早餐无论吃什么,再去谈什么营养价值都已毫无意义,但吃饭的时间、份量、品种则非常重要。

通常专业运动员这顿饭不吃荤菜、腥味、蛋类、奶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只会吃一点白粥、榨菜、馒头、面条等易消化的食物。

吃饭的时间严格控制在赛前1小时30以上进餐完毕,份量控制在6-7成饱。


雨天比赛策略丨“上马”或再遇“雨战”


同时,如果遇到下雨天,比赛中消耗的能量(水分和糖分)会比平时少,预定的补水次数和数量都应较平时减少三分之一左右。

不然,喝进去的水很容易堆积成小便,一旦途中上厕所,就要破坏比赛节奏,影响比赛成绩。

比赛装备

背心和短裤:通常马拉松比赛,如果不下雨的话,建议大家穿那种开叉的短裤和背心,这是创造好成绩不二的选择。

至于,目前流行的小腿套、手臂套、护膝等护具,如果没有伤病的情况下,无论是否下雨个人建议都不需要戴。

短裤和背心的搭配不仅穿着舒适,透气性好,而且摆臂和髋关节都可以完全舒展开,这也是为什么专业运动员一直都是这样搭配的原因。

但是如果下雨的话,则无论天气有多冷,比赛中也不要穿长衣服和长裤子,不然衣服湿透了,跑起来很沉,只能原地挪步子了。


雨天比赛策略丨“上马”或再遇“雨战”


雨天比赛,如果穿短裤,有的人大腿内侧和乳头容易被磨破。

两个建议:

1、里面可以套一条短的紧身裤,乳头可以用创可贴或肌贴贴住;

2、如果里面不愿套紧身短裤,在出发前要在大腿内侧和腋下多抹一些凡士林。对于准备冲击PB 的跑者,建议选择第二种方案。

鞋子和袜子:首先,雨天比赛,一定不要穿新鞋,新鞋相对较硬,一旦沾水后,更容易出水泡。

其次,选择的鞋要抓地强,最好有防滑功能,而且尽可能是网状、透气性强的鞋,这样的鞋相对排水功能比较好。

越野鞋和休闲运动鞋不要穿。袜子尽可能是新的压缩袜(旧袜子,底已磨平,沾水后,脚在鞋里抓不上力)。


雨天比赛策略丨“上马”或再遇“雨战”


最后,起跑前一定要保证鞋和袜子都是干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然还没出发,就穿着湿漉漉的鞋,会很不舒服,也容易受凉。

所以,为了保证鞋和袜子在比赛前是干的。

第一种方法:就是从家里出发就穿着备用鞋去赛场,起跑前换上比赛鞋。

第二种方法:就是在出发的路上就用两层方便袋把比赛鞋全套起来,避免鞋湿。如果雨下的很大,可戴一顶空心帽子,防止雨水打在脸上,看不清路面。

热身与拉伸

做好赛前热身运动是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环节,而如果再能占据一个好的出发位置,就更加完美了。

但目前随着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允许你在赛道外做好准备活动,再进入比赛起点。

所以,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在没有热身和拉伸的情况下开跑的。


雨天比赛策略丨“上马”或再遇“雨战”


如果不下雨,即使跑前热身不充分,只要大家前2公里放慢速度,权当热身也可以顺利找到比赛节奏。

但是遇到下雨天,受气温下降的影响,运动员的肌肉会发僵、弹性差,膝关节和踝关节也不灵活,如果赛前不做热身的话,即使前2公里放慢速度,也容易出问题。

所以,当你站上起点等待出发的那一刻,就要原地小碎步慢跑、积极做脚踝、膝关节的热身运动,以脚底和身体完全活动开,身体即将出汗为止。

技战术安排

万事开头难。雨天进行比赛,不确定的因素太多。

所以,起跑后前5公里的配速,一定要比预先制定的配速慢5秒/公里进行。开跑后,在不断适应天气和路面的基础上,逐渐找回跑步节奏,尽快调整到正常配速。

在跑的过程中,时刻注意脚下的垃圾和空水杯,一定不要踩马路上的黄(白)色油漆线,不要踩水坑和泥坑。遇到拐弯、上、下坡时,要果断放慢速度。


雨天比赛策略丨“上马”或再遇“雨战”


如果是跟随跑的话,不要前后跟跑,这样容易踩到前面的水坑和香蕉皮,要始终和领跑者错开半身跟跑。

近视眼的跑者,如果选择戴眼镜,就要戴一顶空心帽子,或者直接戴隐形眼镜更方便。最后,提醒大家,即使后半程掉速很严重,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尽可能不要走。

雨天,天气冷,气温低,人一旦停下来,容易失温,再想跑起来,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抽筋与腹痛

雨天,参加马拉松比赛,抽筋、腹疼是运动员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与通常抽筋是因为运动员后程体能下降(糖分、盐分和水分流失)导致肌肉抽筋相比,雨天抽筋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运动员的肌肉长时间受低温的影响,跑起来越来越僵硬,最终停止工作。

所以,在跑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扭干衣服、裤子、帽子上的雨水,不断地拍打自己的大腿和手臂,给予肌肉充分的刺激和调动。如果途中再能喝到一杯温开水,那就更完美了。


雨天比赛策略丨“上马”或再遇“雨战”


同时,雨天比赛还容易出现腹疼现象。通常腹疼分为:岔气(呼吸肌疼痛)和肠胃不适。雨天比赛,由于淋湿的衣服上长时间贴住肚脐眼,很容易让肠胃受寒引起不适,严重的还会引起腹泻。

所以,建议大家无论是下雨天比赛,还是正常天参加马拉松比赛,肚脐眼一定要用胶布、胶带、肌肉贴等贴住,避免因逆风天、雨天引起的腹疼。

此外,雨天比赛结束后终点往往会提供姜茶,跑友们可以饮用一些,具有驱寒效果。


雨天比赛策略丨“上马”或再遇“雨战”


最后,雨天比赛完,第一时间要用干毛巾把头擦干,换上一套干的衣服,喝一杯白开水,简单进行拉伸后,快速回家冲热水澡,直到洗到身体出汗为主。然后,抓紧补充糖分、水果和碳水化合物,保证身体快速恢复。

遇到雨战,别因为雨水带来的麻烦坏了心情,只要你做好准备,注意细节,很可能PB就在前方等着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