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吧!潘仁美埋在東阿,現在叫“潘家堌堆”

你不知道吧!潘仁美埋在東阿,現在叫“潘家堌堆”


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姜樓鎮魏莊村東北100米處,曾有一座高大的土堌堆,當地人稱“潘家堌堆”。據當地村民講,潘家堌堆埋葬著一位北宋初期的大人物,此人便 是赫赫有名的大奸臣“潘仁美”。

你不知道吧!潘仁美埋在東阿,現在叫“潘家堌堆”

潘仁美,本名潘美,是北宋著名的開國元勳。他仗著自己功勳顯赫,同時又是當朝國丈,掌朝太師,有皇帝和女兒潘妃撐腰。因此,欺男霸女,橫行霸道,殘害忠良。先後害死了老令公楊繼業和楊七郎,又給六郎楊延昭灌了啞巴藥。楊六郎病好以後,上金殿狀告潘仁美,潘仁美因為有女兒女婿做護身,導致沒有成功。後來,八王爺趙德芳從夏口縣請來了寇準,利用潘仁美迷信鬼神的說法,假扮陰曹地府誘騙潘仁美說出了真相,導致潘仁美敗訴。但是由於潘仁美的女兒是娘娘,在皇帝面前苦苦求情,導致皇帝不忍心殺死自己的老丈人,只把潘仁美削職為民,讓他告老還鄉。楊六郎不服,騎快馬繞道黑松林,一槍結果了潘仁美的狗命。潘仁美死後,家人知道他生前作惡多端,害怕後人掘墓毀屍,因此草草收斂了他的屍體,偷偷埋葬在離汴京千里之遙的魏莊村。

你不知道吧!潘仁美埋在東阿,現在叫“潘家堌堆”

話說陰曹地府的閻王爺,聽說潘仁美的罪行後大為惱火,便派黑白無常前來捉拿潘仁美的魂魄。那黑無常長得濃眉環眼,呲牙咧嘴,白無常張著大嘴,舌頭流著鮮血耷拉到地,此二人分別手拿鐵鏈出現在潘仁美眼前。潘仁美一看黑白無常的長相嚇得魂飛魄散,趕緊跪地求饒:“二位大爺,我潘仁美一生光明磊落,為大宋江山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不知身犯何罪,法犯哪條,因何捉拿於我?”黑無常把環眼一瞪,大聲呵斥道:“膽大的潘仁美,你在陽世三間欺男霸女,殘害忠良,無惡不作,真可謂惡貫滿盈,有理到閻王爺那裡去說吧!”說完,用鎖鏈綁了潘仁美便往外走。潘仁美抬眼一看眼前一片漆黑,天空中的星星一眨一眨地,一條幽靜彎曲的小路通向遠方,道路兩側的曠野裡不時傳來鬼哭狼嚎的聲音,嚇得潘仁美七竅跑了六竅。黑白無常帶著潘仁美走了很長一段路,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座城池,城門上赫然寫著“豐都城”三個大字,原來是到了陰曹地府。進城以後一直往前走,來到高大陰森的閻羅殿前,只見殿門口站著兩個鬼卒。他們一個個齜牙咧嘴,晃著禿腦袋,耳朵上長著紅毛兒,腰圍虎皮裙,手拿狼牙棒和三股叉。大門兩側的對聯上寫著“陽間三世,傷天害理皆由你;陰曹地府,古往今來放過誰”,橫批是“你可來了”。潘仁美被暈暈乎乎地帶進了閻羅殿,見到閻羅王正在審案,只不過這陰間的刑罰實在是殘酷,不是下油鍋就是挖眼割舌頭之類的,雖然潘仁美見慣了血腥場面但也感到一陣陣的心驚,只覺得一道道冷汗汩汩流下,兩條大腿也不自覺地顫慄起來。

你不知道吧!潘仁美埋在東阿,現在叫“潘家堌堆”

潘仁美正在心驚肉跳之時,卻聽堂上一聲高呼“帶潘仁美!”黑白無常像拎小雞一般地把他提溜著上了堂,往案前一扔。牛頭馬面等大小惡鬼手執鋼叉和水火棍站立兩旁,擊打著地面高喊:“威武!”閻君一拍驚堂木高聲呵斥道:“潘仁美,你可知罪?”潘仁美戰戰兢兢地答道:“請閻君息怒!潘某實不知所犯何罪,還請閻君明示!”閻君嘿嘿一聲冷笑:“你身居人間高位,手握一方兵權,卻不思報國,反而上欺明君,下壓文武,陷害忠良,如今楊繼業和楊七郎已在陰司將你告下,還不從實招來!”潘仁美心想:這事閻君是怎麼知道的,難道楊繼業和楊七郎的鬼魂真的把我告了?可是這事,不管在什麼地方,也不能說啊。到了這陰間,如果坐實了罪名,那還不得受更厲害的刑罰啊!潘仁美打定了主意,便故作坦然地說道:“閻君啊,我戎馬一生,馳騁疆場,一心想的是如何報效國家,哪裡敢做欺上瞞下的事情!更不用說殘害忠良了。楊繼業和楊七郎分明是被遼軍殺死的,我已經是盡力救援了,如今反倒倒打一耙,的確令人寒心哪!”閻君怒喝一聲:“大膽的潘仁美,你當這裡是什麼地方,居然還敢狡辯,看看你身後站的是誰?”

你不知道吧!潘仁美埋在東阿,現在叫“潘家堌堆”

潘仁美順著閻君手指所指方向一看,只見門外正走進一員大將,身上插著幾隻狼牙箭,渾身上下血肉模糊,鬍鬚上粘稠的黑褐色血塊結痂還在,此人正是楊七郎。楊七郎杏眼圓睜,一見潘仁美怒火中燒,上來就抓潘仁美,兩側的牛頭馬面上前趕緊攔下。閻君把臉一沉,厲聲說道:“楊七郎,本王知你有天大的冤屈,但懲治潘仁美自有陰司律法,安能讓你如此胡攪蠻纏?還不快快退下去!”待黑白無常將楊七郎帶下去之後,閻君又衝潘仁美喝道:“大膽的潘仁美,楊七郎都已經到案,你還不快快從實招來?”

你不知道吧!潘仁美埋在東阿,現在叫“潘家堌堆”

潘仁美剛才還在猶豫是不是真在陰司閻羅殿,現在見到了楊七郎,頓時心中的恐懼又增加了幾分。但仍然鐵嘴鋼牙不肯招供,繼續抵賴道:“請閻君明鑑,潘某實在是招無可招啊!楊七郎乃是死在遼軍之手,與我潘家何干?”閻君冷笑一聲,呵斥道:“潘仁美,陽間你可以抵賴,這裡是陰曹地府,安能容你如此狡辯,你抬頭看看這兩邊寫的是什麼?”潘仁美這才想起,剛剛進門的時候,大殿柱子上的確寫有一副對聯。上聯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下聯配“早報晚報早晚必報”,橫批是“正來抓你”。潘仁美正尋思著這副對聯時,卻聽閻君一聲高喊:“牛頭馬面!”“在!”牛頭和馬面出列答道。“將這個十惡不赦的東西叉挑油鍋,煮到五分熟再行出鍋!”閻君很乾脆利索地下達了命令。“得令!”牛頭馬面答應了一聲,將雙股鋼叉一橫,便要挑。潘仁美嚇得一下子癱倒在地上,磕頭像搗蒜一樣,大聲哀求道:“閻君大老爺,我招我全招!只求您老人家看在我年邁昏憒,這麼一大把年紀的份上放我一馬”。接著,潘仁美便把兩狼山嫉賢妒能拒發援兵,害死老令公楊繼業,然後又設計陷害楊七郎,將楊七郎亂箭射死在萬丈高杆上的經過,一五一十的講了一遍。閻王爺聽了以後,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潘仁美,你膽大包天,嫉賢妒能,害死楊繼業和楊七郎,還通敵賣國,本該讓你嚐嚐我陰曹地府割鼻子、挖眼睛、下油鍋的滋味。但念你態度誠懇,所說屬實,而又戎馬一生,馳騁疆場,為大宋立下汗馬功勞,姑且饒你一回,回去以後你要好好思過,重新做人,也好早日投胎轉世,且不可再做傷天害理之事,如若再犯定讓你嚐嚐我陰司的厲害!”說完,把手一揮:“牛頭馬面!”“在!”“將他扔出豐都城!”潘仁美一聽,立刻嚇得昏死過去。

你不知道吧!潘仁美埋在東阿,現在叫“潘家堌堆”

等他醒過來之後,發現已經躺在“潘家堌堆”,自己的老窩裡了。潘仁美思來想去,覺得自己在陽間做的那些傷天害理的事也實在太過分了。為了贖罪,也為了早日投胎轉世,自己決定為當地的老百姓做點善事,來彌補自己的罪過。自此以後,四鄰八鄉的百姓不論哪家有事,他都積極提供方便。張家的老人病了無錢醫治,李家的孩子嚇著了看不好,只要帶點香火到潘仁美墳前燒燒紙錢,上上香,都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特別是鄉親們不論誰家遇到發喪或娶媳婦的事,家裡的桌椅、板凳、瓷器等不夠用,提前到潘仁美墳前唸叨唸叨,潘家堌堆都會無償提供方便。日子久了,人們便不再計較潘仁美的罪過,開始唸叨起潘仁美的好來了。當然,這些都是民間傳說而已,正史中並沒有記載。

你不知道吧!潘仁美埋在東阿,現在叫“潘家堌堆”

20世紀,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業學大寨運動在全國興起,潘家堌堆也在這場運動中被夷為平地種上了莊稼,高大的潘家堌堆從此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了。

前幾年,當地文物部門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這裡是一處古代文化遺址。該遺址地貌原為南北向隆起的高地,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00米,總面積約15000平方米。從遺址表面採集到的陶片標本看,陶質多為泥質和少量的細泥陶;陶色多為灰色和少量的黑陶及紅陶;製法多為輪制,陶器紋飾除素面紋外,還有繩紋、弦紋和瓦紋等。根據調查和採集的標本分析,該遺址為一處龍山文化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此遺址延續的年代較長,其文化內涵有龍山文化時期的陶盆、陶罐,商代的陶鬲,還有戰國至漢代的陶豆、陶罐及陶甕等。現為東阿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你不知道吧!潘仁美埋在東阿,現在叫“潘家堌堆”


曹傳喜《聊聊東阿》節選 第一章:古蹟遺址 第一節:靈驗的潘家堌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