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放银行贬值,投资理财又风险太大收益也不佳,那普通人该如何抵御通货膨胀?

完理居士


既想抵御通货膨胀,资金实现最大化收益,而又不想资金承受更大的风险,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风险越高收益性也就越大,风险越低,对应着的收益也就越小。所以,并不能在降低风险的同时还能够保持高收益。那么,抵御通货膨胀该如何呢?

现在我国的实际通胀水平能够达到8%。每年的货币新增约在8%-9%之间,公布的通胀在2%附近,而银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为1.5%,普遍的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综合在3.5%左右,也就说实际的约为7%。那么要想实现抵御通胀就需要实现年化收益率为7%左右就可以。而理财中的产品多在4%-6%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果在适度放开风险的情况下可以选择P2P理财。

为什么是P2P理财而不是其它理财?因为其他的理财并不能更好的达到7%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而股票、期货、外汇对应的风险就更高也就更加不合适。所以,相对应的P2P理财也就成为了首选。

很多投资者认为P2P理财同样具有着高风险的因素,因为会“爆雷”,甚至连本钱都收不回来。如果分析P2P爆雷的路径,能够明显的发现“爆雷”的均为一些小平台,而综合排名前50名以内的鲜有发生,综合排名前30名的更是没有发生过。所以,甄选的平台很重要。要是选择,就需要选择更为安全、稳定的综合排名前十位的P2P理财平台,相对出现风险系数也会降低。当然了,任何的方式有着较高收益以后就是存在风险。所以还是需要对于回报率进行着降低,主要针对6%-8%左右的产品进行投资,避免“爆雷”,又能够更好的抵御通胀。


厚金说


价格上升的情况,实际上还是有两种,一种是通胀导致的经济过热,另一种是有通胀但是需求没有明显改善的滞胀,普通人首先要搞清楚,当商品价格上涨,购买力下降的时候,经济是否随着通胀一起起舞。

如果通胀上升导致过热,你最好的办法是持有资产,甚至于如果银行利率低于通胀,你最好是借钱买入资产(我们当然不推荐普通人这么做),如果你能够负担利率的话。因为你预期通胀会上升,但是经济也会上行,上游的原材料涨价都会被下游的需求覆盖,你可以大胆的买入资产来规避风险。因为你知道通胀会蔓延,钢材上涨,最后必然会被房价上涨吸收。

如果是滞胀,也就是资产价格上升,但是经济没有出现上行。这就要注意了,美国上世纪大约70年代就是这样,因为几次石油危机,原材料上升,但是下游产品需求不旺,这就要小心了。你需要做到平衡的资产持有方式,也就是一般是抗通胀的资产价格主导的投资,而另一半,是需要用储蓄。为什么不能全部储蓄?因为滞胀并不一定能够让货币长久有效,最近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家,就是滞胀之后资产价格继续上升,导致最后失控。委内瑞拉的中产如果专心储蓄,那么这个时候很有可能资产缩水十分严重。为什么不能全部进行资产价格投资呢?这个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在滞胀之后放弃了资产价格,具体体现就是房价下跌,而日元持续而漫长的升值。从日本人的角度,老龄化和局促狭小的地域空间导致了其必须保持日元的购买力。所以,日本人依然热衷于储蓄。

经济依然遵循,复苏,过热,滞胀,衰退的周期理念,实际上老祖宗说了,“天道轮回”,很多事情都是一个循环,不要被这些圈圈转晕了,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很多人可能认为长期来看所有货币都是贬值的,我部分赞同这个观点,能够保持货币信用的前提下,各国都想多印刷点票子,但是,有时候循序渐进的好。


凯恩斯


钱放在银行,确实没多少利息!最近3年,央行把存款利息大幅度下调了,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才1.5%,而以前是3%!也就是说一万块存银行,以前有300元利息,现在就只有150元收益了,也就是说收益缩水了一半!

考虑到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3%-6%,我们把钱存在银行里面,其实是负利率,我们还倒亏1.5%-4.5%!也就是,我们存在银行的钱,一直在悄悄地贬值,而我们几乎毫无办法,无可奈何。

投资理财不可能赚大钱,收益率在5%以内才是安全的,当然也就没有多少利息。虽然一些投资平台承诺的收益高很多,但是,它们是有问题的,随时可能卷款跑路,今年已经有很多平台跑路了,很多人的血汗钱被骗走,血本无归!

投资货币基金的收益比定期存款好一点,但是并不多。今年,股市的表现很糟糕!投资股票和浮动收益类基金很容易亏钱,几乎不赚钱啊!

投资房地产,从长期看,可以勉强对抗通货膨胀。

1.大家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决定了房产是可靠的投资方式。房子是生活必需品,买房是刚性需求,有买卖,房价必然会涨的。在过去的十多年,房价一直在上涨。

2.有钱的人敏锐地发现投资房产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几乎稳赚不陪。他们纷纷把自己手里的大量现金换成了房子,有的是找银行贷款买房,这种炒房行为,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导致房价居高不下,有钱的人很多房子,而穷人一套房子也买不起!

3.实体经济越来越困难,大部分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润还不如在大城市炒一套房子赚的钱,这刺激了很多企业炒房,他们资金雄厚,一下子买很多房子,导致市场上房源紧张,房价于是暴涨!

4.棚户区改造,导致很多人的房子被拆,他们需要买房子住,这样买房的需求突然暴增,房价肯定会暴涨啊,加上棚改货币化,给那些拆迁户补偿了很多钱,他们拿到了钱就会去买商品房,大量的资金就这样涌入了房地产市场,房价肯定会暴涨。

比如,我居住的荆州市最近三年到处在拆迁,到处打了围墙,进行棚户区改造,很多人不得不去买房,导致新房的价格在短短两三年内翻倍,连二手房的价格也暴涨了近一倍!恒大名都的新房价格从2015年不到5000涨到了现在的10000多,现在市区的其他楼盘均价都在9000以上,郊区10号路那边便宜的也在6000以上。

5.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预期,那就是房价会一直涨!人们担心房价会继续上涨,纷纷买房!这一扎堆,就中了开发商的圈套,房价就这样越炒越高!早点买房就能省钱,赚钱。

如果政策没有大的变化,房产税推迟出台,房价会一直缓慢上涨。投资房产,可以战胜通货膨胀。前提是,你有一大笔现金,付得起首付,有稳定的收入,还的起贷款,就可以投资房产!



老邓的观点


钱放银行贬值?蓝海银行、天府银行存款利率5.5%了解一下?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过5%的在全国也能找出超过20家银行。

理财产品风险大?以余额宝为首的货币基金,这么多年,这么多只基金,出现当日收益为负的一共不超过十例。

投资理财最忌的就是听风就是雨,而不亲自去研究论证。

基准利率低是不假,但你在全国范围内能找出存一年期只给你1.5%的银行?同样的道理,贷款基准利率4.9%,你能申请到4.9%的房贷利率的几率也不大。

找一个风险低、收益又高的产品?对不起,恐怕没有,因为经济学告诉我们,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收益越大风险越大,风险越小收益越小,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有特别例外,但不会长期出现比如零风险收益10%的产品,否则都去投资这个了,其他产品哪有空间。



但是,虽然长期不会有,但不代表短期没有,国债逆回购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这是一种零风险固定利率的投资产品,但固定利率是指你买的时候什么利率到期给你什么利率,但是具体的利率个交易日内时时变化的,就这三个月内,既有12.4%的时候,也有0.09%的时候,关键是你知不知道这个产品,以及能不能把握住高利率的时刻。

再者,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讯息流通这么方便,想要获得更好的投资,你需要有善于发现的能力和对金融知识的掌握,比如在某三方平台上,就能找到保本、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能不能做到,那就是你的问题了,或者你关注一下我,每天了解些新的知识和资讯。


鑫财经


所有人都是时代浪潮里的一粒沙,我们很难选择前进的方向,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沉在河床上成为淤泥。

所以银行存款贬值,投资理财风险大收益也不佳,这是事实。主要原因在于货币超发,同时最近经济形势严峻,导致投资选择有限,稍有不慎就是暴雷或跑路,投资者血本无归。


但投资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别人恐惧的时候你应该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你应该恐惧。当前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在持币观望,秉承现金为王,很多较为优质的资产已经处于较低的价位,即使不是最低位,也是较低的位置,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当然,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投资经验和投资技能不一样,对投资标的选择也就千差万别。每个人都需要将主要资产投入收益和风险自己能接受的产品,留小部分资金可以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这样在保证本金安全生存无忧的同事,拥有一个可以博取高收益的机会。


就我自己而言,目前资金主要投资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指数基金,银行存款个位数,少量银行理财。尤其最近股市低点,个人认为是入市的好时机,贸易战叠加去杠杆去产能,对经济的不利影响确实很大。可一旦熬过这个关口,后续就是一马平川,星辰大海。这种态度主要是来自对国家未来命运的乐观展望,通俗的讲就是在赌国运。我相信国家明天会更好,所以我买股票~

本人观点仅供参考,投资理财还需自负盈亏!

欢迎留言讨论吐槽,我是司南立冬,关注之后更多分享


司南立冬


钱放放在银行贬值,还得放,少放。日本利息低,国民主要持债卷,现在中国也发债卷。投资理财风险有不大的,现在降低门槛了。通胀这是贬低中国经济的“专家”“小编”骗人的。目前通胀不高。物价上涨低于退休工资上涨。普通人不用抵御通胀,好好享受幸福生活。健康,快乐,老人笑,儿童笑,全家笑,好吃好穿好玩,好住房!


apqmnapqmn


这个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一直是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所以,想不承担风险就抵御通货膨胀是不成立的。

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能最大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的,个人认为有两个,一是银行理财,而二是信托,后者100起投。这两个有刚兑历史,基本等于无风险,银行理财收益低于信托,风险也更低。


图拉丁赛扬


既然是普通人,在如此房价和物价的开支后,普通人还有多少存款?20万以下存款放银行或支付宝的余额宝。高于20万的基本都不是很普通的人啦!刚需的东西可以努力买。


进化丹枫


现在这阶段确实没有好的办法,所有的投资方面均是负面消息。即使利息跑不赢通胀的银行理财现在也越来越不敢投资了,整个社会缺少安全感。资管新规出台更是雪上加霜。


chaizhangqu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