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放銀行貶值,投資理財又風險太大收益也不佳,那普通人該如何抵禦通貨膨脹?

完理居士


既想抵禦通貨膨脹,資金實現最大化收益,而又不想資金承受更大的風險,這樣的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風險與收益是對等的,風險越高收益性也就越大,風險越低,對應著的收益也就越小。所以,並不能在降低風險的同時還能夠保持高收益。那麼,抵禦通貨膨脹該如何呢?

現在我國的實際通脹水平能夠達到8%。每年的貨幣新增約在8%-9%之間,公佈的通脹在2%附近,而銀行一年期的定期存款為1.5%,普遍的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綜合在3.5%左右,也就說實際的約為7%。那麼要想實現抵禦通脹就需要實現年化收益率為7%左右就可以。而理財中的產品多在4%-6%之間,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如果在適度放開風險的情況下可以選擇P2P理財。

為什麼是P2P理財而不是其它理財?因為其他的理財並不能更好的達到7%以上的年化收益率,而股票、期貨、外匯對應的風險就更高也就更加不合適。所以,相對應的P2P理財也就成為了首選。

很多投資者認為P2P理財同樣具有著高風險的因素,因為會“爆雷”,甚至連本錢都收不回來。如果分析P2P爆雷的路徑,能夠明顯的發現“爆雷”的均為一些小平臺,而綜合排名前50名以內的鮮有發生,綜合排名前30名的更是沒有發生過。所以,甄選的平臺很重要。要是選擇,就需要選擇更為安全、穩定的綜合排名前十位的P2P理財平臺,相對出現風險係數也會降低。當然了,任何的方式有著較高收益以後就是存在風險。所以還是需要對於回報率進行著降低,主要針對6%-8%左右的產品進行投資,避免“爆雷”,又能夠更好的抵禦通脹。


厚金說


價格上升的情況,實際上還是有兩種,一種是通脹導致的經濟過熱,另一種是有通脹但是需求沒有明顯改善的滯脹,普通人首先要搞清楚,當商品價格上漲,購買力下降的時候,經濟是否隨著通脹一起起舞。

如果通脹上升導致過熱,你最好的辦法是持有資產,甚至於如果銀行利率低於通脹,你最好是借錢買入資產(我們當然不推薦普通人這麼做),如果你能夠負擔利率的話。因為你預期通脹會上升,但是經濟也會上行,上游的原材料漲價都會被下游的需求覆蓋,你可以大膽的買入資產來規避風險。因為你知道通脹會蔓延,鋼材上漲,最後必然會被房價上漲吸收。

如果是滯脹,也就是資產價格上升,但是經濟沒有出現上行。這就要注意了,美國上世紀大約70年代就是這樣,因為幾次石油危機,原材料上升,但是下游產品需求不旺,這就要小心了。你需要做到平衡的資產持有方式,也就是一般是抗通脹的資產價格主導的投資,而另一半,是需要用儲蓄。為什麼不能全部儲蓄?因為滯脹並不一定能夠讓貨幣長久有效,最近阿根廷,委內瑞拉等國家,就是滯脹之後資產價格繼續上升,導致最後失控。委內瑞拉的中產如果專心儲蓄,那麼這個時候很有可能資產縮水十分嚴重。為什麼不能全部進行資產價格投資呢?這個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在滯脹之後放棄了資產價格,具體體現就是房價下跌,而日元持續而漫長的升值。從日本人的角度,老齡化和侷促狹小的地域空間導致了其必須保持日元的購買力。所以,日本人依然熱衷於儲蓄。

經濟依然遵循,復甦,過熱,滯脹,衰退的週期理念,實際上老祖宗說了,“天道輪迴”,很多事情都是一個循環,不要被這些圈圈轉暈了,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很多人可能認為長期來看所有貨幣都是貶值的,我部分贊同這個觀點,能夠保持貨幣信用的前提下,各國都想多印刷點票子,但是,有時候循序漸進的好。


凱恩斯


錢放在銀行,確實沒多少利息!最近3年,央行把存款利息大幅度下調了,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才1.5%,而以前是3%!也就是說一萬塊存銀行,以前有300元利息,現在就只有150元收益了,也就是說收益縮水了一半!

考慮到實際的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了3%-6%,我們把錢存在銀行裡面,其實是負利率,我們還倒虧1.5%-4.5%!也就是,我們存在銀行的錢,一直在悄悄地貶值,而我們幾乎毫無辦法,無可奈何。

投資理財不可能賺大錢,收益率在5%以內才是安全的,當然也就沒有多少利息。雖然一些投資平臺承諾的收益高很多,但是,它們是有問題的,隨時可能捲款跑路,今年已經有很多平臺跑路了,很多人的血汗錢被騙走,血本無歸!

投資貨幣基金的收益比定期存款好一點,但是並不多。今年,股市的表現很糟糕!投資股票和浮動收益類基金很容易虧錢,幾乎不賺錢啊!

投資房地產,從長期看,可以勉強對抗通貨膨脹。

1.大家對住房的剛性需求決定了房產是可靠的投資方式。房子是生活必需品,買房是剛性需求,有買賣,房價必然會漲的。在過去的十多年,房價一直在上漲。

2.有錢的人敏銳地發現投資房產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項目,幾乎穩賺不陪。他們紛紛把自己手裡的大量現金換成了房子,有的是找銀行貸款買房,這種炒房行為,進一步推高了房價!導致房價居高不下,有錢的人很多房子,而窮人一套房子也買不起!

3.實體經濟越來越困難,大部分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潤還不如在大城市炒一套房子賺的錢,這刺激了很多企業炒房,他們資金雄厚,一下子買很多房子,導致市場上房源緊張,房價於是暴漲!

4.棚戶區改造,導致很多人的房子被拆,他們需要買房子住,這樣買房的需求突然暴增,房價肯定會暴漲啊,加上棚改貨幣化,給那些拆遷戶補償了很多錢,他們拿到了錢就會去買商品房,大量的資金就這樣湧入了房地產市場,房價肯定會暴漲。

比如,我居住的荊州市最近三年到處在拆遷,到處打了圍牆,進行棚戶區改造,很多人不得不去買房,導致新房的價格在短短兩三年內翻倍,連二手房的價格也暴漲了近一倍!恆大名都的新房價格從2015年不到5000漲到了現在的10000多,現在市區的其他樓盤均價都在9000以上,郊區10號路那邊便宜的也在6000以上。

5.人們已經形成了一種預期,那就是房價會一直漲!人們擔心房價會繼續上漲,紛紛買房!這一紮堆,就中了開發商的圈套,房價就這樣越炒越高!早點買房就能省錢,賺錢。

如果政策沒有大的變化,房產稅推遲出臺,房價會一直緩慢上漲。投資房產,可以戰勝通貨膨脹。前提是,你有一大筆現金,付得起首付,有穩定的收入,還的起貸款,就可以投資房產!



老鄧的觀點


錢放銀行貶值?藍海銀行、天府銀行存款利率5.5%瞭解一下?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過5%的在全國也能找出超過20家銀行。

理財產品風險大?以餘額寶為首的貨幣基金,這麼多年,這麼多隻基金,出現當日收益為負的一共不超過十例。

投資理財最忌的就是聽風就是雨,而不親自去研究論證。

基準利率低是不假,但你在全國範圍內能找出存一年期只給你1.5%的銀行?同樣的道理,貸款基準利率4.9%,你能申請到4.9%的房貸利率的幾率也不大。

找一個風險低、收益又高的產品?對不起,恐怕沒有,因為經濟學告訴我們,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收益越大風險越大,風險越小收益越小,可能在一段時期內有特別例外,但不會長期出現比如零風險收益10%的產品,否則都去投資這個了,其他產品哪有空間。



但是,雖然長期不會有,但不代表短期沒有,國債逆回購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這是一種零風險固定利率的投資產品,但固定利率是指你買的時候什麼利率到期給你什麼利率,但是具體的利率個交易日內時時變化的,就這三個月內,既有12.4%的時候,也有0.09%的時候,關鍵是你知不知道這個產品,以及能不能把握住高利率的時刻。

再者,現在科技這麼發達,訊息流通這麼方便,想要獲得更好的投資,你需要有善於發現的能力和對金融知識的掌握,比如在某三方平臺上,就能找到保本、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結構性存款產品,能不能做到,那就是你的問題了,或者你關注一下我,每天瞭解些新的知識和資訊。


鑫財經


所有人都是時代浪潮裡的一粒沙,我們很難選擇前進的方向,唯一能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沉在河床上成為淤泥。

所以銀行存款貶值,投資理財風險大收益也不佳,這是事實。主要原因在於貨幣超發,同時最近經濟形勢嚴峻,導致投資選擇有限,稍有不慎就是暴雷或跑路,投資者血本無歸。


但投資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別人恐懼的時候你應該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你應該恐懼。當前這個時候大部分人都在持幣觀望,秉承現金為王,很多較為優質的資產已經處於較低的價位,即使不是最低位,也是較低的位置,此時不出手更待何時。

當然,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投資經驗和投資技能不一樣,對投資標的選擇也就千差萬別。每個人都需要將主要資產投入收益和風險自己能接受的產品,留小部分資金可以投入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這樣在保證本金安全生存無憂的同事,擁有一個可以博取高收益的機會。


就我自己而言,目前資金主要投資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指數基金,銀行存款個位數,少量銀行理財。尤其最近股市低點,個人認為是入市的好時機,貿易戰疊加去槓桿去產能,對經濟的不利影響確實很大。可一旦熬過這個關口,後續就是一馬平川,星辰大海。這種態度主要是來自對國家未來命運的樂觀展望,通俗的講就是在賭國運。我相信國家明天會更好,所以我買股票~

本人觀點僅供參考,投資理財還需自負盈虧!

歡迎留言討論吐槽,我是司南立冬,關注之後更多分享


司南立冬


錢放放在銀行貶值,還得放,少放。日本利息低,國民主要持債卷,現在中國也發債卷。投資理財風險有不大的,現在降低門檻了。通脹這是貶低中國經濟的“專家”“小編”騙人的。目前通脹不高。物價上漲低於退休工資上漲。普通人不用抵禦通脹,好好享受幸福生活。健康,快樂,老人笑,兒童笑,全家笑,好吃好穿好玩,好住房!


apqmnapqmn


這個市場無風險收益率一直是低於通貨膨脹率的,所以,想不承擔風險就抵禦通貨膨脹是不成立的。

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能最大程度上抵禦通貨膨脹的,個人認為有兩個,一是銀行理財,而二是信託,後者100起投。這兩個有剛兌歷史,基本等於無風險,銀行理財收益低於信託,風險也更低。


圖拉丁賽揚


既然是普通人,在如此房價和物價的開支後,普通人還有多少存款?20萬以下存款放銀行或支付寶的餘額寶。高於20萬的基本都不是很普通的人啦!剛需的東西可以努力買。


進化丹楓


現在這階段確實沒有好的辦法,所有的投資方面均是負面消息。即使利息跑不贏通脹的銀行理財現在也越來越不敢投資了,整個社會缺少安全感。資管新規出臺更是雪上加霜。


chaizhangqu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