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閉幕 交易採購成果豐碩

央廣網上海11月10日消息(記者劉飛)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今天,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閉幕。首屆進博會吸引了172個國家、地區和三個國際組織參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超過40萬名境內外採購商到會洽談採購,展覽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截至今天中午12點,累計進場達80萬人。

記者從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瞭解到,首屆進博會交易採購成果豐碩,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其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意向成交47.2億美元。

進博會期間舉辦了370多場配套活動。在11月6日到8日為期3天的供需對接會上,來自82個國家和地區的1178家參展商、2462家採購商進行了多輪現場“一對一”洽談,達成進一步實地考察意向601項,意向成交657項。

首屆進博會上,從參展商到採購方,再到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平臺和專業公司,都在這次博覽會上收穫頗豐。

11月5日,來自德國的“金牛座”龍門銑在進口博覽會上正式亮相,也等待著看能否找到一箇中國“婆家”。11月8日,進博會展期過半,它就已經“領證”,和一家中國企業簽訂了採購合同。

德國瓦德里希科堡機床公司中方首席代表劉中柏說,這次參加進博會的成果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劉中柏表示:“這臺機床在進口博覽會過了2/3的時候賣出去了,我們非常高興。這次售出對於我們最大的意義是這個系列的產品打開了中國的市場,和我們談的大概有5、6家有意向,但是展品只有一臺。其他家如果對這個產品感興趣,肯定還要繼續和我們談。”

光明集團新聞發言人潘建軍介紹,和他們在進博會上籤約的企業有20多家,簽約項目包括牛肉、橄欖油等成品產品及原料油、乳品原料、大宗農產品油籽、泰國金柚等水果、紅蝦等農產品的採購對接。

潘建軍指出:“這一次採購協議的集中籤約會進一步增強光明食品集團保障城市主副食品的底板作用,進一步增強我們高蛋白食品的市場供應,進一步發揮好‘6+365天’永不落幕進口博覽會的作用。”

不光是擁有“明星展品”的參展商和裝滿了“購物車”的採購方,在本屆進博會上,做了三年跨境電商的湖南水良科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水良說,進博會對他們這樣從事跨境貿易的企業來說也是非常好的平臺。這次,他們和羅馬尼亞的企業簽訂了蜂蜜採購意向,通過廠家直採減少中間環節,羅馬尼亞的同類蜂蜜價格可以降低10%。

劉水良說:“進博會給湖南做跨境貿易或者進出口的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信息平臺,免得我們到全球或者用其他的方式去搜索產品和合作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