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集美貌与才华的薛宝钗,为何比不上林黛玉呢?她输在哪?

衢州土郎中


有一句话: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这话用在薛宝钗身上也适用。

宝钗和黛玉相比,无论是美貌还是才华都不相上下,但是人们喜欢黛玉不喜欢宝钗。宝钗的失败之处恰恰是她最引以为自傲的面面俱到。

人总会有缺点,有不足,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宝钗从来没有以真心示人过。她隐藏自己的真性情,总是带着一副关心人的大姐姐面具,仿佛她关心所有人。事实上她的关爱非常有限,例如书里说宝钗经常暗地里关照邢岫烟,可是邢岫烟当棉衣时,宝钗也不过是替邢岫烟赎回了棉衣,并没有送给邢岫烟财物,让她渡过难关。惜春画大观园时,说自己没有画具,宝钗说要给她,可是话锋一转,"……只是你也用不着,给你也白放着。如今我且替你收着, 等你用着这个时候我送你些”。宝钗说给,却没有给。

她总是以导师的面目示人,总是教导妹妹们。宝琴写十首怀古诗,宝钗说有两首诗要改,还是大家一致要求保留,才留下了。

宝钗太冷静,太世俗,我们除了在宝钗扑蝶一则看到了宝钗的真性情,可是转眼之间,宝钗又做回了自己。滴翠亭宝钗嫁祸黛玉,让人们对宝钗的好感消失殆尽。

若宝玉没有荣国府公子的头衔,宝钗定然不会坚持嫁给她。宝钗劝宝玉仕途经济,就是为了日后和宝玉结婚后,宝玉能为官做宰,她能有一个诰命夫人的品级。十几岁的女孩子如此圆滑,世故,有功利性,让人不寒而栗。

黛玉从来不劝宝玉读书上进,她和宝玉对官场的看法一样,他们无法忍受官场的丑陋与黑暗。他们做不到同流合污,他们只想做单纯的自己,要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意被官场束缚。对于黛玉来讲,宝玉即使孑然一身,也会跟着他浪迹天涯。

人们不喜欢宝钗不是她没有美貌与才华,只是因为她虚伪,功利。


润杨的红楼笔记


集美貌与才华的宝钗却输于黛玉,输在哪呢?输在人品,输在格调。

宝钗虽美,却是世俗认为的美。

宝钗所谓的好,不过是圆滑世故,她对别人的好是有目的的。所谓藏拙,就是保护自己避免麻烦。


宝钗好为人师,却不配也不愿为师。黛玉她说刘姥姥是母蝗虫,宝钗能理解、解释得透,但她却想不到来说。思维敏捷她不及黛玉。

香菱想学诗,黛玉孜孜不倦倾心教导。宝钗的反应是怎样?大家都知道。

宝钗入宫待选失败,贾府成了她的第二选择,金玉良缘的谣言也随之而来。试问,这是真爱吗?

宝钗布置的房间雪洞般,贾母看了不喜欢,觉得不吉利。黛玉的屋子,刘姥姥说像哪个哥儿的书房,书香气浓。

滴翠亭宝钗听了小红的话,为了顺利金蝉脱壳而推给黛玉,这是什么“好”?分明是坑。

不管早午晚,宝钗总去找宝玉,弄得晴雯她们一直埋怨。而黛玉几曾不分时辰去怡红院?只见宝玉常往潇湘馆跑。


更勿论宝钗在宝玉午睡时,袭人出去了,她竟然情不自禁地坐在旁边绣起了肚兜。这是什么人家教育出来的女儿?

黛玉从来不会做这些出格的事,她的纯洁和真爱为世若不容,只因当时的封建社会不接受自由恋爱。

放到现在,宝钗是拜金女,黛玉是尘世的绝品真性情。可悲的是,我们大多数人不得不活成宝钗,生活纷扰复杂,适者生存。黛玉,是诗和远方。


清心一栈


《红楼梦》集美貌与才华的薛宝钗,为何比不上林黛玉呢?她输在哪?

  薛宝钗无疑是很美的,她端庄稳重,虽出身皇商之家,却有着如王夫人等千金大小姐一般的气度,她也博学多才,要不是命中注定进不了宫,否则以她的本事,在宫里,也将会有一番大作为,可是她和宝玉黛玉,三个人的爱情里,却输得一败涂地,甚至于是婚姻,她表面上的胜利,也掩盖不了失败的事实。

  她为什么会输?

  从故事的设定上来讲,宝钗就输了。林黛玉和贾宝玉有前世的情缘,今生,两人是为着圆那份情而来,宝玉的目的是多一点,人家是来下凡玩,顺便谈场恋爱走人的。林黛玉,注定就是为了贾宝玉,换句话说,她的一生,只为贾宝玉。薛宝钗无疑没有这种待遇,她的一生,要顾念的太多,自然不能纯粹,她和宝玉之间,虽然有和尚送的吉利话作保,但终究抵不过大神最初的设定。

  从故事的内容来讲,宝钗的爱太世俗,而贾宝玉要的,却是充满灵性的爱。通篇故事看起来,宝玉和黛玉言行举止,合拍得简直不是一处两处,几乎是到处都是。元妃省亲,大家奉命作诗,宝玉一时不会,林黛玉当枪手,奉旨进大观园,宝玉与黛玉在住处的选择上不谋而合,宝玉不爱读圣贤书,林黛玉也不说教,宝玉忙于应酬,碰上贾政查功课,黛玉一卷纸拿来,竟是仿着他的笔迹写的一叠作业,贾宝玉爱讲究个平等,林黛玉也从不真正拆台……林黛玉敏感,宝玉总是去安慰,好坏不分地自己把责任揽下,林黛玉曾经历父母离丧之痛,作出来的往往都带有哀音,他人假冒,贾宝玉一看诗作就能明白,花飘落而下,宝玉也会痴傻地捡起来扔沟里,因为他明白,林妹妹看见,又该伤心了,他每天去潇洒湘馆报道,为的就是看看她,是不是喝了药,是不是睡得好,她和他,互相关心,没有什么华丽丽的语言,说得最出格的,不过是“你放心”“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点点滴滴的关爱,真正的相濡以沫。

  这样的爱情,别说是宝玉和黛玉本身,就是读者,看到了,也会觉得温暖,他和她,都不是完美的人,缺点一大堆,可是正因为这种不完美,更让人感觉到了真实,似乎我们的身边,也有这么一个人,也希望自己身边,有一个这样的全心全意为自己的人,不要多高大上,温润着,温暖着,直到永远……

  宝钗呢,她对宝玉无疑也是很关心的,她一有空就往怡红院跑,关心着宝玉的生活起居,为着他的前程,也曾苦劝,宝玉挨了打,她第一时间拿着“神药”……可惜,宝玉的心,从来不在她身上。

(所有人都高兴,只有宝玉一脸哭相)

  林妹妹劝宝玉可改了吧,贾宝玉替林妹妹担心,而她让宝玉也学着些仕途经济,宝玉扭头就走,连句客套话都不说,脸打得生疼生疼的。

  薛宝钗虽然得到了世俗承认的婚姻,可是那个成亲的夜,宝玉心心念念的是林黛玉,是他的神仙妹妹,婚后,更是把林妹妹永藏心底,为了她,选择出家,留下孤苦的她……虽然高鹗不忍心,给她画了个饼(让她怀上宝玉的孩子),可画出来的饼终究是不顶饿的啊,谁知道宝钗的苦呢,她的后半生,正如她的冷香丸,加了蜂蜜加了白糖做成了蜜丸子,吃的时候,却得拿黄柏煎汤送下,这个苦啊,想想都咽不下,可咽不下,也得咽。(文/宛如清扬)


宛如清扬


她输给林黛玉是出身在一个皇商的家族里,沾上了太多的铜臭味,潜移默化地在家族的影响之下,自然而然就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形成了八面玲珑的处世之道;而林黛玉是仙草绛珠下凡,而林黛玉家已封袭三世,其父如海科弟出身,乃前科探花,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所以林黛玉自小习文。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而在薛宝钗的身上却充斥着步步为赢的手段,你看她多会收买人心,看到林黛玉身边好得似姐妹般的史湘云,轻易而举地就给宝钗收买了。

为成立诗社,大咧咧的史湘云夸下海口做东道主,薛宝钗在得知史湘云从小没了父母,故史湘云碰到难筹到银两的难题,薛宝钗就从哥哥薛蟠那里要来螃蟹,就以史湘云的名义宴客,使湘云感激涕零地直呼亲姐姐,贾母称赞宝钗办事得力,得到众人好评不断,而史湘云后来渐渐靠近薛宝钗,而疏远了林黛玉,正所谓其着行得真“聪明”。

当薛宝钗从选妃落选后,心目中的对象就是贾宝玉了,她小小年纪,由于较为世故,所以对贾宝玉不喜读圣贤书通达官场的表现说教口吻似足父亲贾政,令贾宝玉十分不喜,在宝玉心中感觉到她与林黛玉相比就少了很多共鸣了。因为宝玉与黛玉的关系可以好到将《西厢记》与黛玉偷偷分享的。

答题完成,谢谢。





彩霞诗词对联集


有人说林黛玉心胸狭窄,尖酸刻薄;怎么比得上薛宝钗端庄稳重,随和大度呢?实则不然。

首先,林黛玉不指望利用男人的成功来实现自身荣耀。而薛宝钗则是“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的那种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再者,林黛玉不会处心积虑的去塑造自己的男人、去成就自己的男人。而薛宝钗呢,书中有一段关于〈香菱学诗〉的描写,薛宝钗借机规劝贾宝玉说,“你若像她(香菱)一样用功,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你也该在这些正经书上多下些功夫了”!



其实男人最讨厌的就是这样的话。心说我从小爹妈就教育我,“你要向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努力啊”!我去,我好不容易长大成人,成为了一家之主,你又像我妈一样教导我,我岂不是又回到了小时候那“水深火热”的日子里吗!

第三,林黛玉只爱贾宝玉其人,不在乎他现在尚有何缺点不足,更不在乎他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看看,这才是纯爱呀!这才是男人所渴望的感情的寄托、心灵的港湾啊!


而薛宝钗则不同,她是入宫待选不成,才退而求其次把目光转向贾宝玉的。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薛蟠和薛姨妈把薛宝钗嫁给“中山狼”孙绍祖的话,薛宝钗会抗婚吗?

林黛玉单纯率真,没有功利之心。薛宝钗藏愚守拙,让人琢磨不透。如果是男人,你会怎么选择?


潇湘窝心脚



薛宝钗确如题主描述的那样,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还差一点儿成了皇族成员。她和林黛玉两个人,是曹雪芹笔下才貌双全、兰心蕙质的代表人物。

至于说到宝钗输给黛玉,这样的说辞判断无疑来自于阅读后的心得感悟,并不是书中的描述措辞。

不单是题主有这样的评断,我本人也对薛宝钗极不感冒。若评说《红楼梦》中最不得人心的角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薛宝钗——尽管凤辣子王熙凤心机算尽坏事做绝,但从来不像薛宝钗这样遮遮掩掩,外宽内忌。

其实,书中的薛宝钗,是很守闺阁之道的名门闺秀,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原谅我用曹公形容妙玉的词汇赞誉她),识大体顾大局,端庄得体,落落大方,眼角儿眉梢都是精气神,心里有一万个处事机谋,表面却春风拂面,善解人意,给人以宽宏博爱的印象。

但是,宝钗私下里的勾当却很让人不齿。无论是她和姊妹们的相处厮守,还是和长辈亲眷的殷勤周全,表面都充分体现出一个修养合度、进退得法的闺阁佳人形象,但其实私底下却颇得心算,城府深厚,这在她成功处理和黛玉之间的关系、周全湘云没钱乱请客的危局、解脱姨妈王夫人逼死金钏的逆境、最后成功登顶贾府少奶奶的巅顶等事件的始末缘由中,都足以说明宝钗的深谋远虑、处心积虑,也渗透出宝钗的一些人性劣根。

反观黛玉,虽然爱使小性子,我行我素,但爱得赤诚,活得坦荡,不会勾心斗角,不会暗中使绊,更不会落井下石,也不会欲擒故纵。这些看似争锋夺槊的手段,黛玉鄙夷不屑,也不会纵然一试。倒是宝钗这个裙钗粉黛,硬是把这个当成了手到擒来的拿手好戏和看家本领。

当然了,既然是书,写的人物自然就有好坏或粗鄙之分,读者也有自我的阅读判断和自我裁定。只不过曹公向来崇尚“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春秋笔法,不那么明睁眼漏、招惹眼目罢了。



龙吟148119260


《红楼梦》里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薛宝钗并不是比不上林黛玉,实际上她们在作者的心中,是合二为一的,是互为补充的。

并且宝钗人缘好,会做人,讨得贾府上上下下的喜欢,甚至是宝玉在她褪那个红麝串的时候,还想着这个膀子如果是长在黛玉身上,或者还可以去摸一把。事实上,宝钗也似乎是人生赢家, 她成功的被王夫人选中,做了儿媳。其实就我一个看客来说,我是希望学成宝钗为人处世的本事的,从而过上财富巅峰的生活。



黛玉为什么会成功赢得宝玉的心呢?因为他们的背景关系呀,黛玉也是书香世家的女儿,虽然她惊叹于贾府的豪华,但是她本身也是豪门出身,自己在贾府已经多年,所以可以说,她也是从小在金玉堆里长大,并且就她们十五六岁的年纪来说,她们根本就不需要考虑生计,所以他们用一句现在的话说,都是被宠坏了的王子与公主,所以他们的生活,就只有精神世界的追求,因为他们已经处在物质与权力的顶端了。所以他们自然而然的成了精神上的伴侣,其实世间的情与爱,又有多少不是在情与现实中挣扎?



就如前面的朋友答的好,钗与黛,不过是一朵红玫瑰与白玫瑰。宝玉得了其一,所以永远追忆那个得不到的。正是因为世俗的逼迫,让他放弃了精神上的爱恋,所以黛玉才是世间最好的,是宝钗永远也达不到的高度。

然而宝钗,却正是如贾政评价的蘅芜苑一样,初看无趣,深入了解,才知异香满园。如果宝玉愿意放弃那些虚无缥缈的追求,宝钗恰恰是世间最好的妻子,她才是世间的成功者,她是站在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所以宝钗是输给了现实,因为一个拥有现实的男人,他是不会在乎现实的满足,而是追求精神的恋爱的。倘或宝黛结婚了,宝玉肯定会日久嫌烦,觉得林妹妹你怎么没事就要生气,要耍小性子呢。正是因为宝黛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样的求之不得,随时都可能失去的状态,才使得宝玉心心念念,而他也是最好的诠释了,为什么大家都忘不了自己的初恋呢?这是宝钗唯一的错处。


荷唯洛之恋


实际宝钗除做诗,其它都胜过黛玉。他们二人,一个是停机德,一个是咏絮才,合二而一,就是德才兼备。薛宝钗德在什幺地方呢?:书中讲是停机德,这就有一个乐羊子妻断织叫男人求学的典故,实际上就是要宝玉锐意进取,你说,为了生存,除功名,宝玉能去打工吗,能做生意吗?宝钗自己能挣钱吗?,另外宝钗还有一点,薛幡要亲自做生意,薛母怕他亏了,宝钗说,即便亏了些,让他历炼一番,也是好事,人,生存是第一要务,,薛宝钗对于后来与宝玉的家,在娘家的家,怎样生存,都交出了相对正确的答卷,其它不必说了,后来宝玉忠言逆耳以至悬崖撒手,可最后的结果是无穷的悔恨,高本后来没有体现原作线索,实际宝钗是德才兼备。也可讲,红楼的主题,大半体现在宝玉未能理解妻子停机德的苦心上,开头楔子,负师友规劝之德,这就是停机德。由于愧悔,所以称之为梦。


江上客舟


输在她层次太高了,高得层次低的人看不懂她,于是就被各种泼脏水。

连黛玉都亲口说了“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在看懂完钗后,及时道歉并认了姐姐,投入了宝钗的怀抱。



只有那些心没有窍的读者,才总停留在误解宝钗的阶段,不愿意长大。

黛玉被黑,其实都是被无脑黛粉所黑,总不愿意承认黛玉的成长,总把希望她和自己一样停留在任性的小公主阶段。


浮生漫读


题主所说的宝钗比不上黛玉,是将人物简单化了,无论极端的左钗右黛,还是极端的右钗左黛,都是将人物脸谱化、简单化。红楼里的人物,从性格、品行、能力各方面都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

二人各有优劣,如果二人非要比较个高下,从综合来看,宝钗胜过黛玉,为群芳之冠。

从性格上,黛玉不及宝钗稳重,周全。黛玉爱耍脾气,出言往往刻薄,是一个高冷型的人。一言不合就哭了。宝钗则比较顾全大局,为别人着想的比较多。

如何理解宝钗?

全面理解宝钗,应从“山中高士晶莹雪”入手,这是理解宝钗人物性格、气质、德行的锁钥。

“山中高士晶莹雪”,隐含的意思,宝钗内心里是淡薄功名利禄的,她有才能、有品德。虽然在行为上,宝钗没有出世的行径,但是内在里,她像《高士传》里面的人那样“出世”,这是其内在性格和精神追求。

一、何为山中高士

在古代语境里,高士,是身怀济世之才,品行高尚、不屈于权贵之人,多为隐士。简单说,就是能力强、品德好,但是不济济于功名利禄之人。如:战国策·赵策三》云,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后汉书·徐穉传》: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

晋代皇甫谧撰有《高士传》一书。收录的都是些什么人呢,《高士传 序》:

孔子称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洪崖先生创高道於上皇之代,许由善卷不降节於唐虞之朝,是以易有束帛之义,礼有玄纁之制。诗人发白驹之歌,春秋显子臧之节。明堂月令以季春聘名士,礼贤者。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也。史班之载,多所阙略。梁鸿颂逸民,苏顺科高士,或录屈节,杂而不纯。又近取秦汉,不及远古,夫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称其德而赞其事哉!谧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屈於王公,名不耗於终始,自尧至魏,凡九十馀人。虽执节若夷齐,去就若两龚,皆不录也。

略列两则:

江上丈人者,楚人也。楚平王以费无忌之谗杀伍奢,奢子员亡,将奔吴。至江上,欲渡无舟,而楚人购员甚急,自恐不脱。见丈人,得渡,因解所佩剑以与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不受,曰:"楚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珪,金千镒,吾尚不取,何用剑为?"不受而别。莫知其谁。

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闻贪言,负吾之友矣!”遂去,终身不相见。

二、何为“晶莹雪”

晶莹雪,既是宝钗的外在形象即审美追求,也是其内在气质。

1.外在形象

先看长相。

第4回,宝钗出场,不似黛玉出场那样写得隆重,而是简笔写法,略略一提:

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正式写宝钗的容貌,要到第8回了:

宝玉听说,忙下了炕来至里间门前,只见吊着半旧的红紬软帘。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脂砚斋评此段:

这方是宝卿正传。与前写黛玉之传一齐参看,各极其妙,各不相犯,使其人难其左右于毫末。


画神鬼易,画人物难。写宝卿正是写人之笔,若与黛玉并写更难。今作者写得一毫难处不见,且得二人真体实传,非神助而何?

到28回,宝玉要看宝钗的红麝串子,曹雪芹写了宝玉严重的宝姐姐的容貌:

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

可见,无论是“肌骨莹润”、“雪白一段酥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