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其名曰“筆桿子”,名副其實“材料狗”


美其名曰“筆桿子”,名副其實“材料狗”


草擬公文是一項技術活兒,很有些講究,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機關裡好的“寫手”被稱為“筆桿子”,而老道的“筆桿子”被稱為“大筆桿子”。

“大筆桿子”一般都有七、八年以上的公文寫作經歷,起草過相當數量各類公文,而且敏而好學、悟性較高。公文寫作是個技術工種,除了要求一定的文化水平外,還要經過幾年的磨練和陶冶,才能擔當重任。一般的大學生、碩士生甚或博士生,無論你是學語言還是學文學的,剛出手的文字材料都比較“生澀”,只有經過一個時期的辛苦歷練,才能達到公文特定規範和常規的要求。

“筆桿子”圈子裡流傳這樣一句話:“一級是一級的水平”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下一級的公文與上一級公文相比,總是讓人感覺差那麼一個檔次。事實上,這已不再是上下級“筆桿子”文字功夫的較量,主要取決於領導和捉筆人思想的高度、視野的寬度、掌握信息的廣度,和處於決策地位總攬全局的思路等因素。

“筆桿子”們都有這樣的經歷,按照領導授意費了很大功夫起草的初稿,經領導過目後一點撥,確有妙手回春的感覺,不得不心悅誠服、自愧弗如。而領導的文字水平並不比自己高,這就是領導所處位置決定的。當然啦,也有的領導葫蘆僧判葫蘆案,亂點鴛鴦譜,把好文章改成豆腐渣的,不過這畢竟不是主流。

寫一篇好公文是件不容易的事,而把寫材料作為職業的“筆桿子”,更是個苦差事

機關的“筆桿子”寫一篇較大篇幅的公文,需要經過這麼幾道工序:聆聽領導意圖明確題旨;查閱蒐集相關資料;構思佈局;列出提綱;收集材料;起草初稿;修改訂正;呈送領導閱示;遵照領導意見修改;再次呈送領導;定稿打印。這是一般的必經工序,有些文章要呈送多個領導,反覆修改。有的文章要下基層調查研究,收集情況和數據。重要文章需要組成寫作班子,一起研究討論,定出提綱分部分起草,最後銜接統稿。

諸道工序中,尤以起草初稿這個階段最熬人。

初稿是打毛坯,一旦筆頭走偏,就得推倒重來。在這些日裡,“筆桿子”殫精竭慮,茶飯不思,憂心忡忡,滿腦子都是文章的事,就連走路、吃飯都在思考某一段如何調整,某一句是否得體。要說這人真敬業其實也不盡然,不過是思慮過深慣性作用而已,其中甘苦正如唐朝“老筆桿子”杜甫所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白天受外界干擾無法靜下心來集中精力,只好晚上挑燈夜戰。熬夜加班那是家常便飯,久而久之,多數人都變成了“大煙鬼子”和“大茶缸子”。如今寫材料都用上了電腦,早些年“筆桿子”全是用筆在稿紙上劃,俗稱“爬格子”。初稿被自己修改的面目全非,呈送領導前還要用稿紙再謄寫清楚。領導批改後又得重新謄寫一遍。這樣一遍遍下來,許多人患上了肩肘炎、頸椎病。

如今的領導幹部,基本上是動口不動手,很少有人親自動筆寫文章,所有文稿均由下屬代筆。公文自不待說,就是報刊發表的領導署名文章、個人出版的專著,也由下屬代勞。有人只知道領導講話稿是由別人代寫的,殊不知,有些會議的主持詞和結束語,了了數語也要讓人事先起草打印好,供領導使用。你說“筆桿子”們苦不苦?

美其名曰“筆桿子”,名副其實“材料狗”

“筆桿子”之所以苦,並不在於整日筆不離手寫寫畫畫,苦就苦在勞心費神上

領導的思想、理論、戰略、措施、成績、經驗都是經他們整理、提煉、昇華甚至創造的結果。有一個省轄市召開黨代會,新來的市委書記有一個重要講話,這個講話就是他的施政綱領。秘書班子提前忙碌起來,忙活了個把月,三易其稿都沒能通過書記的大關。一幫人犯了愁,如何才能讓書記滿意呢?大小“筆桿子”心中無數,面面相覷。後來常委秘書長與書記交換意見後,進行了點撥,一幫秀才們才開了竅。原來,新任市委書記與老書記的戰略方向南轅北轍,工作風格與老書記也大相徑庭,秘書班子還遵循老領導的路子走,當然過不了關了。領了主旨後,大家趕快推倒重來,另起爐灶,重新佈局,又經過一番勞心,算是交了差。

某縣政府辦公室有一“筆桿子”,很得縣長賞識。該縣長正在謀取縣委書記的位置,聽說上級組織部門近期要來考察他,便把這位“筆桿子”叫去,要他為自己起草個人述職報告。可憐這位縣長能力平平,並無多麼顯赫的政績。“筆桿子”冥思苦想,也沒寫出讓縣長滿意的述職報告。縣長就單獨找他談,面授機宜,讓他妙筆生華,說白了就是瞎編。“筆桿子”便無中生有,混水摸魚,偷樑換柱,瞞天過海,三十六計全用上,完成了一篇熠熠生輝的佳作,助推縣長大人榮升到書記的寶座。領導也沒虧待他,過了一段時間,給他安排了縣文化局局長的位置。

這正應了機關裡流傳的那句話,“幹得好不如說得好,說得好不如寫得好”。

上面那位“筆桿子”是幸運的,大多數“筆桿子”雖然職務不斷升遷,但工種始終不變,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稿紙和鍵盤,直到退休。除了少數“筆桿子”有幸能跳出苦海,擔當起一個地方或單位的大員,多數“筆桿子”歸縮並不理想,自始至終擺脫不了做文案、當副官、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境地。

究其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當組織上起用“筆桿子”時,領導認為寫材料是你的專長,重用你的結果,就是還讓你繼續從事文字性的工作,比如任命個文案主管,研究部門領導,或者給你個虛職,仍然繼續從事公文事務。二是領導“惜才”不放手。機關裡上傳下達、迎來送往等工作,許多人都可以做並且能做好,但寫材料是個技術活,一個單位就那麼兩三個人能託得起來,培養一個“筆桿子”不容易,怎能輕易放走。所以有了外任升遷機會,往往讓他人先走,對“筆桿子”愛不釋手。領導會對“筆桿子”做工作,說你要沉住氣,以後還有更好的機會。過一段時間老領導調走了,新領導上任後又接著用,但“筆桿子”年齡卻一天天熬大了,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這讓我想起在部隊養豬的一位優秀士兵。新兵下連隊時,這位老兄懷揣一顆報效熱心,主動請纓去連隊養豬,要幹最苦最累最髒、大家都不願意乾的活。頭一年下來,把6頭豬養得又肥又壯,受到連部嘉獎。第二年又擴大到10頭,養得個大膘肥,榮立三等功。第三年,連隊黨支部研究推薦轉幹名額時,連長、指導員左思右想犯難了。一則該戰士養了兩年多豬,軍事上不過硬,技術上不拔尖,除了養豬沒什麼可稱道的,推薦理由不充足;二則如果讓這老兄提拔走了,誰來接替他養豬呢?研究結果,還是再給他報一個三等功吧,以資鼓勵,但還得繼續養豬。

呵呵,你看這事弄的,讓人說什麼好呢?

有一種理論叫“不可替代的人才得不到提拔”

這是美國一位名叫唐納德亞瑟的創見。唐納德亞瑟寫了一本書,名字叫《從潛伏到勝出》。書中說,如果你在一個組織內想順順利利離開現在的崗位,成為新崗位有力的角逐者,千萬別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人。

書中列出一些例子,如“一名拒不收徒的老會計,銀行裡瞭解全部賬目和潛規則的信託員,從不引薦新人的海外銷售代理,對重要信息守口如瓶的項目工程師,深得老闆倚重的法律秘書”等等。這些人往往有些才氣,都是部門裡的不可替代者,一般而言,他們是不會得到提拔的。作者的結論是,要想快速得到提拔,萬萬不可成為部門內不可替代的人。

很不幸,不少筆桿子恰恰淪為這種“不可替代的人”

某大機關有個“大筆桿子”,前後為幾任省領導捉刀代筆,深得領導信任和誇獎。最後職務熬省政府副秘書長位置,雖說享受正廳級,可仍然是管文字材料的官兒。退休後在一次聚會上,老同事們都誇他是“全省第一支筆”。他感慨萬千地說:嗨!我這一生也就是俯首貼耳、當牛做馬吧,比起你們這個長那個長的,整天指點江山、呼風喚雨,我一輩子都沒瀟灑過一回唷!

承擔公文起草工作是件費神費力的苦差事,相比上傳下達、迎來送往、出差開會、設宴買單等工作,爬格子、敲鍵盤、點燈熬夜的差事不大受人喜歡。加上老同志們的前車之鑑,使後來人對文字材料工作畏恐避之不及。

如今機關裡的年輕人,很少有願意幹這門苦差事。即使勉強承擔,也不會安心去鑽研提高。以至於機關裡的“筆桿子”越來越少,後繼乏人。物以稀為貴,上級機關一旦在下級機關裡發現“人才”,很快就給撬走了。先是臨時抽調幫助工作,用得順手了就把人事關係辦了。這倒成了為數不多的“筆桿子”上進快跑的“敲門磚”。此一時彼一時,看來市場經濟的供求關係在機關也是很適用的嘍。

年底了,各位筆桿子們在加班寫材料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身體!保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