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的8個數據|十跖·全國愛牙日

牙的8個數據|十蹠·全國愛牙日

920,“就愛你”。

這一天定為“全國愛牙日”是有意義的。愛護口腔,健康開始。

常言道,病從口入。如果口腔有疾病了,整個人的健康狀況就會出問題。醫學結論顯示,齲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已成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不僅影響咀嚼、發音等生理功能和美觀,還與腦卒中、心臟病、糖尿病、消化系統疾病等全身疾病有密切聯繫。

2017年9月19日,“全國愛牙日”的前一天,國家衛生計生委公佈了一組關於牙的8個數據,是在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有代表性年齡組的17.2萬人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上產生(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

1、刷牙數據。

截至2017年上半年,我國5歲、12歲兒童和成年人每天兩次刷牙率分別為24.1%、31.9%和36.1%,具體層面上,城市高於農村,女性高於男性。與10年前對比,刷牙率分別上升了9.5%、13.9%和12.8%。

2、牙膏數據。

5歲、12歲兒童和成年人使用含氟牙膏的使用率分別42.1%、55%和61%,較之10年前,分別上升了7.9%、19.6%和56.4%。

3、就診數據。

儘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能有效預防齲病,但定期的口腔檢查和接受窩溝封閉還是預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措施。調查顯示,儘管目前的口腔疾病就診比例依然佔據第一位,但5歲和12歲兒童因預防口腔疾病和諮詢檢查就診的比例為40%和43.2%,較10年前分別上升了60%和27.1%,充分證明了口腔預防的意識是在逐年增強的。

4、齲患率數據。

5歲兒童齲患率為70.9%,男孩女孩差異不大,農村高於城市;12歲兒童齲患率為34.5%,女性高於男性,農村高於城市。較10年前,5歲和12歲兒童齲患率分別上升了5.8%和7.8%。這一組數據反映了人群齲病非常嚴重,其中12歲兒童齲病指數0.86低於世衛組織指數1.2,齲病流行狀況處於很低的水平。

5、齲齒填充數據。

齲齒填充數據。齲齒充填是治療齲齒常用方法,可恢復牙齒的形態與功能。數據顯示,目前我國5歲和12歲兒童齲齒充填治療比分別為4.1%和16.5%,城市高於農村,較10年前,分別上升了41.4%和48.6%。

6、老年人牙齒留存數據。

老年人牙齒留存數據。牙周病和齲病是中老年人牙齒缺失的主要原因,口腔內存留的牙齒數目直接決定口腔的功能大小。數據顯示,2016年65-74歲老年人存留牙數為22.5顆,城市高於農村,較10年前,增加了1.5顆。65-74歲老年人全口無牙的比例為4.5%,農村高於城市,較10年前,下降了33.8%。

7、缺牙修復數據。

有缺牙的65-74歲老年人修復比例為63.2%,城市高於農村,較10年前,上升了29.5%,但仍有近一半的老年人未能及時修復缺失的牙齒。

8、牙周健康數據。

牙周健康指牙石和牙齦出血的健康情況,其檢出率是成年人牙周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數據顯示,我國35-44歲居民的牙石檢出率(有牙石的人數佔總人群的比例)為96.7%,男性高於女性,農村高於城市。35-44歲居民牙齦出血檢出率(牙齦出血的人數佔總人群的比例)為87.4%,男性高於女性,農村高於城市。

十蹠瞭解到,為了提升居民口腔健康狀況,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多個部門於2017年4月共同啟“三減三健”第二階段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把“健康口腔”納入“三健行動”中,以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為重點人群,學校、托幼機構和社區為重點場所進行健康宣教和健康檢查活動,廣泛傳播定期口腔檢查、科學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良好口腔衛生習慣,逐漸改善不利於口腔健康的行為。

牙的8個數據|十蹠·全國愛牙日

善學博雅&情感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