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劉昌偉的中藥方子”上熱搜!協和醫院醫生揭開偽養生面紗

十蹠瞭解到,前段時間,“協和醫生說”的朋友圈裡又開始瘋轉這條消息——

再看“劉昌偉的中藥方子”上熱搜!協和醫院醫生揭開偽養生面紗

小編打開一看,嚇!10萬+的點擊率,要是小編髮了這條,醫院要給加雞腿了!可是我們熟悉又尊重的血管外科主任劉昌偉教授什麼時候跨界中醫藥領域了呢?

看到這條“謠言”劉昌偉教授的表情是這樣的——

再看“劉昌偉的中藥方子”上熱搜!協和醫院醫生揭開偽養生面紗

劉教授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用我們的權威平臺幫他闢辟謠,避免老百姓上當受騙。正在此時,中醫科美女醫生宣磊副教授發來文章,請我們給養生“正正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教你如何練出一雙“火眼金睛”,識破朋友圈裡的“養生湯”的騙局。

每天清晨,我們一起床,拿起手機刷刷屏,撲面而來的可能就是當今手機微信圈裡的三大主題:“微商開店”、“心靈雞湯”、“中醫養生”。

老百姓最關注的是什麼話題?當然是養生知識啦!

很多朋友的手機裡從早到晚都會收到各種養生鏈接,特別是退休的中老年朋友,看到後難辨真假,但又忍不住十分關注。因為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中老年朋友們還會紛紛把一些有關飲食、中醫養生的鏈接繼續轉發給孩子、親友;有時候難免會出現對中醫養生的過度關注。

朋友圈那些事

比如入秋後,有朋友瞭解到吃梨能潤燥利肺,於是就跑去追問中醫醫生是該帶皮吃還是削皮吃、該生吃還是煮水吃、煮水時該不該帶核煮……這麼極端,是不是太過糾結和焦慮了?

再舉個小例子,二胎政策出來後,有對小夫妻想再生個兒子。這妻子從微信養生圈裡瞭解到“黑補腎”,就是吃黑色食物能補腎氣,有助於生男孩。於是給自己的老公天天準備黑芝麻、黑豆、黑木耳、黑枸杞……後來還真懷上了,不過還是生了個閨女。

這還不算大事兒,有的微信文章“不靠譜”到利用大醫院大專家做噱頭。北京協和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劉昌偉教授,是一名權威的外科大夫。可微信裡竟然盜用這位血管外科專家的名義,稱這位主任推薦了中醫神方,用一些中藥研磨的粉末,服用後就能達到血栓即化、血管即通的神奇功效。

再看“劉昌偉的中藥方子”上熱搜!協和醫院醫生揭開偽養生面紗

再看“劉昌偉的中藥方子”上熱搜!協和醫院醫生揭開偽養生面紗

協和專家被“不靠譜”朋友圈“利用”

無獨有偶。另一位研究阿爾茲海默病的神經內科專家張振馨教授也中招了,文章稱這位教授通過臨床實驗證實了,每天伸舌頭上百次可以預防老年痴呆。

再看“劉昌偉的中藥方子”上熱搜!協和醫院醫生揭開偽養生面紗

諸如此類不負責任的信息反而流傳甚廣?

如果老爺爺、老奶奶們相信了,耽誤了正規就診就醫可怎麼辦啊?!

如今的微信養生圈裡不靠譜的說法很多很多,吃中藥不能吃綠豆,夏天感冒就服藿香正氣丸,夏天不能吃中藥,高血壓頭暈一定要準備安宮牛黃丸,中藥膠囊治癒胰島細胞……老百姓如何去辨清呢?

如果看到有以下這類題目的鏈接——“百年秘籍、獨家秘方;緊急轉發、功德無量;基因攻克、徹底治癒”等,就要提高警惕了,可能就是不靠譜的中醫養生知識。

其次,建議大家在有養生疑問的時候求助於靠譜、權威、負責任的報刊、媒體、知識平臺,去聽去看還要做清醒的分析。

最好是能到正規大醫院,請正規中醫“望聞問切”,根據體質制定合理的養生處方。

其實,中醫養生理論知識傳承千年,自《黃帝內經》時即有記載,中醫養生重視整體觀、辯證觀、平衡觀、預防觀;講究“天人合一”、“動靜結合”、“形神共養”。就是“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中醫重視人體要把季節、氣候、環境、飲食、起居、情緒、運動、用藥等多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使五臟六腑的經脈氣血通暢,邪氣疾病則無從侵入。

總之,面對微信朋友圈裡的中醫養生知識,要做到“不輕信、不極端、分體質、講科學”,做到這樣,我們的養生才是靠譜的。

本文轉自北京協和醫院官方微博,由北京協和醫院 中醫科宣磊供稿。

再看“劉昌偉的中藥方子”上熱搜!協和醫院醫生揭開偽養生面紗

善學博雅&情感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