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是混凝土结构受压以外主要受力的部分。如果说砖、砼是建筑的“肉”,钢筋则是建筑的“骨” ,建筑由二者构成了建筑的个体。二者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可以见到材料、钢筋连接、工艺措施、位置等要求不符合要求。轻则影响美观,重则有损于结构物的受力情况乃至于安全功能。

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出现有以下几种问题:

钢筋—原料材质缺陷

原因分析:

①表面锈蚀、混和放料、原料曲折、成形后弯曲处裂缝、钢筋纵向裂缝、钢筋截面扁圆试件强度不足或伸长率低、冷弯性能不良、冷轧钢筋无生产厂标识、取用钢筋实际直径。

②钢筋存放不合格。

防治措施:

①我们在严把质量进货关的同时,也要很抓技术试验工作,明确钢筋实际材质状况及各种受力性能情况进场的钢筋必须认真检验,钢筋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以及局部缩径和机械损伤的缺陷,进场的钢筋除具有炉罐(批)号直径和检验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外,还必须按现行的钢筋材质标准和检验要求分别进行力学性能的抽样检验和冷弯实验,当符合标准规时方可使用。

②钢筋原材应放在仓库或料棚内,钢筋应垫离地面200mm以上,地面干燥的露天场地,场地周围应有排水措施,必要时加盖雨布,堆放期尽量缩短;仓库应设专人验收收入仓库钢筋,根据钢筋型号划分钢筋堆放区并设标识。

钢筋-钢筋加工时的缺陷

原因分析

条料弯曲、钢筋表面损伤、钢筋剪断尺寸不准、钢筋调直切断时被顶弯、钢筋连切、箍筋不方正、成型尺寸不准、点焊网片扭曲、已成型好的钢筋变形、冷拉钢筋伸长率不合格冷拉钢筋强度不足、冷拉率波动大、冷拔断丝、冷拔钢筋塑性差、圆形螺旋筋直径不准、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箍筋弯钩形式不对

防治措施

由于加工缺陷较多,我们应针对各种现象,逐个分析原因制定各种预防措施。确保质量.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焊接质量差

原因分析

① 焊工技能差。

② 钢筋端部歪扭不直,钢筋头下料不平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

③ 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钢筋不同心,上下钢筋直径相差级别过大。

④ 预压时用力过大,使上端钢筋晃动和移位。

⑤ 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及冷却使上钢筋倾斜。

防治措施

① 不合格的焊工不允许上岗。

② 钢筋头歪扭、不平整不直部分焊前应采用气割切断或矫正。

③ 两端钢筋夹持于夹具内,上下应同心,焊接过程中上钢筋应保持垂直和稳定,夹具的滑杆和导管之间。如有较大的间缝隙,造成夹具上下不同心时,应修理后再使用,上下钢筋直径相差不宜超过两级(。

④ 钢筋下送加压时,顶压力应适当,不得过大。

⑤ 焊接完成后,不能立即卸下夹具,应在停焊后约2分钟再卸夹具,以免钢包流淌或钢筋倾斜。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合格

原因分析

1.在浇筑砼或受施工荷载冲击时导致垫块位移或压碎。

2.梁板墙等主筋上未安装垫块或安装数量少,导致露筋或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小。

3.选用不符合设计尺寸要求的垫块

防治措施

选用合适尺寸的垫块,垫块按梅花状放置,应布置适宜,距离不得过大,并放置牢固,严禁松动、位移、脱落,振捣砼时注意防止垫块位移。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墙柱水平钢筋开始绑扎位置

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到位,工人钢筋绑扎不规范,为做好技术交底,未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绑扎施工

防治措施

起步筋要求:

△柱第一根箍筋距两端≤50mm。

剪力墙第一根水平墙筋距离混凝土板面≤50mm。

△剪力墙暗柱第一根箍筋距离混凝土板面≤30mm。(暗柱箍筋与墙水平筋错开20mm以上,不得并在一起。)

△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柱边的距离≤1/2竖向分布钢筋间距。

△连系梁距暗柱边箍筋起步≤50mm。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不够

原因分析

施工管理不到位,钢筋下料长度不够或钢筋绑扎不规范,未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绑扎施工

防治措施

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结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并按照钢筋材料表核对配料单和料牌,计算钢筋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形状、数量是否和图纸相符,仔细研究各号钢筋绑扎安装顺序和步骤,及时检查钢筋搭接及锚固长度。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框架梁和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在节点区的锚固和搭接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同截面接头过多

原因分析

① 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未考虑原材料的长度。

② 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

③ 分不清钢筋位在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防治措施

① 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搭配,同一组搭配,可按一顺一例安装,接头宜相互错开。

②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采取焊接或机械连接。

③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且不小于500㎜,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梁二排筋下沉

原因分析

梁二排筋固定办法不当,振捣砼时碰撞。

防治措施

① 利用一些同钢筋强度等级直径25㎜的短钢筋(长度按梁箍筋宽度)架立与梁下部二排筋及箍筋绑牢或为整体浇筑砼时振捣邦尽量避开碰撞。

② 梁上部二排筋不能与箍筋绑扎的采用拉钩筋方式悬挂绑扎或采用开口式箍筋兜起箍筋。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墙柱钢筋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梁柱接头搭接错误

原因分析

班组长对标准图集不熟悉,忽略受拉和受压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防治措施

① 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表中规定。

② 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25%,但不大于50%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附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2取用,当接头面积百分率大于50%时,应按附表中数值乘以系数1.35取用。

③ 纵向受压钢筋搭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1条、2条确定相应数值后,乘以系数0.7取用,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

④ 对于机械速接接头的受拉钢筋应力较小的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率可不受限制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柱梁节点钢筋安装较规范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挡墙顶部竖向内外排钢筋锚入一侧板在一个平面

原因分析

① 配料时未考虑外排钢筋与内排钢筋的高度不同。

② 钢筋连接时未按外排钢筋高于内排钢筋安装。

防治措施

① 配料制作时按钢筋连接方式配制不同长度的内排、外排钢筋,分别编号挂牌。

② 安装时伸入板内的外排钢筋应高于内排钢筋(伸入板内的外排与内排钢筋间净高宜50㎜左右)。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柱箍筋接头位置绑扎错误

原因分析

绑扎柱钢筋骨架时疏忽;

防治措施

安装操作时候相互提醒,错开绑扎。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露筋

原因分析

1.保护层垫块垫的太稀或移位;

2.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

3.钢筋在施工过程中踩踏严重,使钢筋移位。

4.混凝土浇筑厚度不符合设计尺寸。

防治措施

1.垫块垫的适量可靠;

2.钢筋骨架控制好总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3.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4.按照设计规定进行混凝土施工。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钢筋安装不规范

原因分析

① 施工工艺一般,工人施工质量一般,未加强管理,未提高各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防治措施

①提高施工水平,在施工过程中提高各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板钢筋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错误,马凳直接搁置在模板上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正确,马凳垫于上下层钢筋之间

主次梁交接处主梁钢筋未加密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钢筋安装-成品保护

原因分析

① 施工工艺一般,工人施工质量一般,未加强管理,未提高各施工人员成品保护意识。

防治措施

①施工过程中提高各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常见的钢筋质量通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