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再遭“雾霾围城” 专家:进入采暖季后SO2排……

文长 | 1455字 · 时长 | 4分

京津冀再遭“雾霾围城” 专家:进入采暖季后SO2排……

近 3 天以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正在经历一次持续性大气重污染过程。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自发认为,大雾等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是诱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对经济观察网表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此次重污染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据初步估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SO2 排放强度仍是全国平均的 3.6 倍,NOx 和烟粉尘排放分别是全国平均的 4 倍和 6 倍。进入采暖季后,SO2 排放将增加近 50%。

“京津冀及周边聚集了大量的电力、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柴油货车、非道路机械使用频度高,仍是全国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的区域。”贺克斌进一步介绍,天津、唐山和太行山沿线的石家庄、邢台、邯郸,以及山东济南、淄博、滨州和山西太原等,均是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较大的城市。

他解释称,11 月中旬以来天气转冷,昼夜温差变大,京津冀及周边部分城市开始采暖,城市供暖锅炉和农村地区散煤采暖炉具逐步启用,各地燃煤污染物排放开始增加。

“据估计,京津冀及周边进入采暖季后,一次 PM2.5 排放增加约 30%,尤其作为 PM2.5 主要组份的有机碳排放增加近 1 倍,所以多种污染物高强度的叠加排放是推高本次污染过程中各地 PM2.5 浓度的重要原因。”贺克斌讲道。

此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小曳认为,污染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双向反馈加剧了 PM2.5 污染。在现有污染物排放量大、北方进入采暖季条件下,11 月 11 日出现了影响华北地区的高压脊型环流形势,伴随近地面形成了以区域气团稳定、水汽向颗粒物上凝结率高为特征的“停滞-静稳”不利气象条件。

据张小曳介绍,此次持续性重污染过程气象条件与 2016 年 12 月 16-21 日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类似,2016 年的污染过程,最严重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55 个城市(近80%)达到重度污染,34 个城市(近50%)达到严重污染。而此次污染过程中,截至目前,达到重度污染的城市仅 13 个,尚未出现严重污染城市。

11 月 13 日夜,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实地检查了保定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工作开展情况。

他强调,重污染天气期间,各地要保持全天候、全方位高压管控态势,监管执法人员要全员上岗、全时检查,消除监管盲区。要提升监管能力,加快构建遥感监测网络和环境监测监控平台。此外,还要严格实施处罚,对违法企业形成持续高压震慑。

此前,生态环境部已向北京市、天津市、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省政府发函通报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信息,建议各地根据当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情况,及时根据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相应级别预警。

经济观察网了解到,截至 11 月 13 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 25 城已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其中,天津市发布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自 11 月 13 日 12 时,启动Ⅲ级响应措施;河北省于 11 月 11 日 18 时至 16 日 12 时启动重污染天气 Ⅱ 级应急响应,要求实现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的减排比例达到全社会占比的 20%,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比例达到 15%。

河北省环境气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赵玉广对经济观察网表示,高湿度大气环境会促进颗粒物吸湿性增长,加剧 PM2.5 污染。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河北今年秋冬季气温将会偏高、降水减少,整体大气扩散条件不利,空气质量形势不容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