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傷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中國文化中,二十四節氣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孔子云: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古人總結的節氣就是依照大自然四時的規律而確定,並給每個節氣起了一個優美動聽的名字。不僅如此,在每個節氣的背後,也都暗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情感。


穀雨:傷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穀雨,雨生百穀,百穀得雨而生。布穀鳥的叫聲剛剛遠去,百穀露出新芽,此時的雨就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一場“春雨貴如油”,百穀就可生機盎然,一年的收穫也從這裡看到了希望。

穀雨:傷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自然,穀雨到來,也意味著暮春時節的來臨。嫋嫋鞭絲衝落絮,歸去臨春,試問春何許?眼看著春光逝去,美景不再,傷春之情豈止是一人所有?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即使是自信爆棚的盛唐,王昌齡也替閨中女兒發此閨怨,封侯又如何?怎如日日相伴,共賞良辰?

穀雨:傷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古人傷春,不僅僅是柔腸百結的女子,更多的是堂堂五尺男兒。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這是宋朝晏殊看雨打落花的一聲嘆息和無奈。

一貫是“鐵馬冰河”,“為國戍輪臺”的陸游,也曾發出“殘年流轉似萍根,馬上傷春易斷魂。”的感慨。

穀雨:傷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傷春,是因為春易逝。良辰美景,轉眼消失,怎不讓人落淚?“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才看到枝頭紅杏“春意鬧”,倏忽間,竟已成了落花飛紅,輾轉零落,有情之人怎能不傷懷?

穀雨:傷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傷春的最高境界是“惜春”。因為知道春太過“匆匆”,所以把珍惜每一分春光,珍惜每一刻美景。“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恐怕是最動人的惜春、惜時之勸了。

與其在落紅漫天時暗自神傷,不如珍惜春華滿枝的時光。

穀雨:傷春不如惜春,看花不如折花!

如果您也喜歡傳統文化,歡迎關注繁星國學,和我們一起走進經典之門(本文是繁星國學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好文章共分享是件功德無量的事,但碼字不易,請互相尊重理解,共同進步!小編心存感激!)喜歡這個文章可以讚賞、點贊或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