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向东向东,景粼原著在等

自古,山东省城济南就有“住东不住西”说法。固执得就如沪上,“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哪怕有了浦东新区,这句话也像真理一样颠簸不破。

济南向东向东,景粼原著在等

摊开东西狭长济南的地图,若一定要指出一块最向往的区域,多数济南人一定会将目光紧紧盯住右方。

东在哪里?在解放桥,在甸柳庄,在窑头路,还是在高新区?都不是!

如今,大济南之东,在唐冶,在围子山下。

一个城市以及城市的每一个区域都有它的历史渊源。诚如济南以流传百年的泉水著称为泉城,唐冶新区缘何以“唐冶”为名也是有历史可循的。据查阅史志文献,在唐代李世明时期,那时的唐冶作为李世民东拓扩张版图的战略要地是军队兵器的冶炼锻造重镇,唐冶便由此而来。

当济南一路东扩与章丘撤市设区西进的不期而遇时,幂幂之中,唐冶就成了一个命中注定的时空“交汇点”。

曾几何时,因为山体缓和,树木浓郁,围子山常成为旅游爱好者和驴友们的野外郊游路线之一。目前这里正在济南政府规划下开始建设郊野公园,此区域地铁R2线、M3即将开建。一时间,海拔不高的围子山,成了房地产大鳄围猎的“制高点”,从最早的鲁商、恒大、银丰、帝华,到现在的龙湖、万科、保利、绿地,位于济南东部新城的唐冶新区,千亿级房产巨头纷纷入驻。

济南龙湖在济南全城布下棋子的同时,将附着着看家本领的“原著”系列产品以“景粼原著”尊崇之墅的名义落子唐冶围子山下,向济南之东致敬。

最近20年来,济南的发展方向一直是个谜。2003年提出的“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城市规划发展战略,除了东拓之外,其他几个维度基本就是一直在进行着反向操作:2011年投入使用的西站,一度引发了济南西进的浪潮,当位于济南西客站片区中轴线上的齐鲁之门迟迟打不开,这座象征着济南新地标的建筑,还是个坑,于是,这里的房价也是个坑;当2018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终于落定之时,我们知道,之前所有的北跨,在那些跨河通道贯通之前,都只是个传说,即使跨过去,也要要面对“产业少、农田多”的处境,可以预见的将来只能与新动能和新产业有关……

济南向东向东,景粼原著在等

只有东拓,从二环东路一路狂奔,奥体中心、雪山片区、唐冶新城……未曾停歇,渐成惯性。

2016年年底,济南城市格局有了新的定位:将致力于打造1个主中心、1个副中心、5个次中心、12个地区中心和2个卫星城,划定城市边界,实现精明增长和组团发展。

可是,当我们定睛一看,副中心在东部,5个次中心里孙村(包括围子山一带)、新东站、临空三个片区都在东部,两个卫星城之一的章丘也在东部,就不再细数那12个地区中心了。可以说,济南向东,已经成了一种惯性。这种惯性,不是无厘头也不是强制性的行政规划使然,而是实打实的市场导向。

自从CBD规划华丽亮相,济南东拓就有一个坚实的支撑点,东拓战火一路燃烧,越过奥体,土拍热点遍及雪山片区、新东站片区、潘田片区、郭店、唐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