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參考|“終於等到”中國總理的這句話,澳大利亞媒體今天興奮不已

昨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說的一句話,在澳大利亞主流媒體上“刷屏”了。

當地時間11月14日晚,李克強在新加坡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同莫里森舉行了第六輪中澳總理年度會晤。

在會晤中,李克強指出,這是“兩國關係出現曲折後在轉折點上的一次會晤”。

锐参考|“终于等到”中国总理的这句话,澳大利亚媒体今天兴奋不已

11月14日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新加坡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同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舉行第六輪中澳總理年度會晤。(新華社)

就是“轉折點”這三個字,迅速引發澳媒集體興奮。

“中國總理李克強說,中澳關係處於轉折點上”,《澳大利亞人報》以此為題連夜發文報道。

在澳媒看來,來自中國總理的“定調”,似乎意味著已“凍結”了一年的中澳關係終於開始“回暖”。

澳媒集體為“轉折點”興奮

這次會晤中,兩國總理的每一句表態,都格外引起澳媒關注,並被拿到放大鏡下仔細解讀。

據新華社報道,李克強表示,中澳互為重要合作伙伴。這是澳大利亞新政府成立以來中澳總理首次年度會晤,也是兩國關係出現曲折後在轉折點上的一次會晤。雙方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是正確的選擇。

莫里森也對此作出積極回應。他表示,澳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願同中方推進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繼續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進一步加強在經貿、創新、礦業、旅遊、能源等領域合作,不斷擴大人文交流,並就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同中國加強溝通與合作。

锐参考|“终于等到”中国总理的这句话,澳大利亚媒体今天兴奋不已

11月14日晚,李克強總理與莫里森在新加坡會晤。(新華社)

在會晤中,雙方共同強調的“合作”,成為重要的關鍵詞。而更加令澳媒關注的,無疑是李克強總理關於兩國關係“轉折點”的表述。

《澳大利亞人報》在報道中指出,莫里森在發言中採用了和解的語氣,而這場會議也表明,在堪培拉與北京的關係“深度凍結”一年後,現在進入了“解凍”階段。

澳媒同時認為,莫里森為了這次“解凍”,可謂煞費苦心。

澳大利亞聯合新聞社報道稱,為了打破外交堅冰,莫里森用上了之前在澳旅遊部門工作期間學到的知識——中文。

“如果要在澳大利亞經營旅遊業,你必須會用中文說‘你好’和‘謝謝’。”他在會談時打趣說。

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認為,兩位總理在開始正式討論前能這樣輕鬆對話,顯示出會談的積極走向,標誌著雙方在修復關係的道路上又向前邁了一步。

“中國總理李克強說,莫里森的積極態度有助於恢復兩國關係。”報道稱。

外長近三年來首訪華,澳新政府頻頻示好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莫里森第一次向中國示好,更不是他第一次在公開場合使用中文。

一個多月前,在出席位於悉尼南部一個華人社區舉辦的午餐會時,莫里森在致辭中就用“你好”作為開場白,並因此贏得了掌聲。

锐参考|“终于等到”中国总理的这句话,澳大利亚媒体今天兴奋不已

莫里森表示,澳大利亞絕對致力於同中國建立長期的建設性關係。(圖片源自澳媒)

澳大利亞聯合新聞社在報道中將此舉稱為“魅力攻勢”。

在那場演講中,莫里森表示,堪培拉“絕對致力於”與北京建立長期的建設性夥伴關係。

“中國,作為本地區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我們最大的貿易伙伴,對澳大利亞非常重要,對此怎麼強調都不為過。”他說。

積極強調合作,看上去似乎是澳新政府想要釋放的一個信號。

其實就在一週前,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澳大利亞外長佩恩舉行第五輪中澳外交與戰略對話時,也同樣強調了這一點。

“合作應當是中澳唯一的選擇。”王毅說。

锐参考|“终于等到”中国总理的这句话,澳大利亚媒体今天兴奋不已

11月8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同澳大利亞外長佩恩舉行第五輪中澳外交與戰略對話。(圖片源自外交部官網)

佩恩對中國的訪問,也被澳媒認為中澳兩國關係有了“解凍”的苗頭。

《悉尼先驅晨報》當時就指出,在此之前,澳大利亞外長已經幾乎三年沒有訪華了。

但報道也指出,“作為前國防部長,佩恩深知,緩和對華關係的舉動將怎樣被美國所緊盯”。

據美聯社14日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副總統彭斯近日將接連訪澳,地區安全和增強雙邊關係將成為重點議題。

而澳大利亞政府近日剛剛宣佈成立的一支規模為20億澳元(約14.6億美元)的基金,便被外界視為在南太平洋地區“對抗中國影響力”的舉措。

路透社稱,該基金將為太平洋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貸款,澳政府此舉意在“遏制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

澳總理:我們在中美之間不站隊

不過,莫里森對外界的上述推測堅決否認。

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14日報道,莫里森在東盟峰會期間表示,他推動的太平洋支援計劃並非為了對抗中國,該計劃是包容性的,不排除與地區內各國合作,目的是為了促進太平洋地區的繁榮與穩定。

此外,莫里森近日還表態,澳不覺得有必要在中美兩國之間做出選擇,而應尋求同時提升與兩國的關係。

在1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應詢回應說:“我們注意到莫里森總理的有關積極表態,對此表示歡迎。”

锐参考|“终于等到”中国总理的这句话,澳大利亚媒体今天兴奋不已

華春瑩

“中澳兩國完全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幫助有關島國加強基礎設施、改善民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地區的發展和繁榮作出各自貢獻。我們願與澳方根據有關島國的實際需求和願望開展三方合作。”華春瑩說。

在新加坡期間,莫里森也做出了一些“實際行動”。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報道稱,14日在東盟峰會的相關會議上,當美國竟呼籲中國從南海島礁上撤出導彈時,莫里森拒絕表態支持美國,並釋放出在南海問題上和解的信號。

“我們在這個問題上不選邊站隊。”他說。

雖然澳媒不斷渲染莫里森釋放的善意,但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看來,中澳兩國的競爭關係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

不過他也認為,中澳兩國總理會面,的確為兩國關係釋放出向好信號。

“中澳正沿著正確的方向展開外交努力,以改善並進一步發展兩國關係。”時殷弘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