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最新消息:深圳將全面加大智慧城市建設投入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未來城市將承載著越來越多的人口,為了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建設智慧城市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11月15日,作為第二十屆高交會重磅活動之一的“2018亞太智慧城市發展論壇”在會展中心舉行,來自智慧城市領域的行業精英,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數字智能時代,城市發展的新思考、新世界。

粵港澳大灣區最新消息:深圳將全面加大智慧城市建設投入

深圳市市委常委楊洪在會上表示,智慧城市承載著科技改變世界的新期待,代表未來城市發展的新潮流,也是推動高質量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從數字城市到智能城市,再到今天的智慧城市,深圳在互聯網普及、數字經濟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並迅速確立了領先優勢。

目前,深圳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2萬家,居全國第二,電子信息產業產業規模達2.5萬億元,佔全國的1/7,增加值佔全市經濟總量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通信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創新能力,已經躋身全球前列,已經湧現出華為、騰訊等一批世界級的企業。

作為全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之一,深圳一直把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點工作來謀劃推進,加快完善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網絡服務基礎設施,全面推廣掌上政府、指尖服務、刷臉辦事,在多個領域實現智慧運營,近期我市印發《實施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總體方案》提出加快實施高速寬帶網絡,全面感知體系,城市大數據、智慧城市運行管理、智慧公共服務提升等十大工程,計劃用三年實現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圳,一件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平知曉生活的目標六個一目標,努力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標杆市,打造世界一流水平。

楊洪表示,為了更好在粵港澳大灣區當中發揮創新,引領作用,為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作出更大的貢獻,深圳將全面加大智慧城市投入,進一步加強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面的聯動,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全面提升成立治理現代化水平,讓市民生活更便利,讓深圳更美好。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周民表示,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新型制度城市作為現代城市發展的新階段應運而生,新型智慧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的新方向,承載著科技改變生活的美好期待,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他認為,在加快智慧城市發展轉型、提升智慧城市現代化治理能力、實現智慧城市可持續發展等方面,應深度融合社會信用體系新模式,切實實現會聚全民的新成果,在現代信息社會條件下,針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運用信息化手段,優化再造城市運行的機制,簡化辦事流程,力爭讓數據多跑路,讓車流、物流、人流少跑腿多發展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為核心的惠民工程,同時應注重個性化、屬地化的新社情,抓住信心技術發展的新機遇,以數據為紐帶,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綜合運用前沿技術,推動新時代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

隨後,IDG亞洲副總裁朱東方、審計署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原主任周德銘及來自中、澳、德、英、挪威等國家和地區頂級專家學者分別從中國智慧城市的現狀及趨勢、亞太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與商機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數字化轉型展開,就智慧政務、智能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經濟等方面話題,通過主題演講、高峰對話、應用分享、展覽互動等多種形式深入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