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被授予“中國詩經文化之鄉”


房縣被授予“中國詩經文化之鄉”

詩經(黃酒)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中國詩經學會授予房縣“中國詩經文化之鄉”



近日,在“中國扶貧日·湖北旅遊行”暨房縣詩經(黃酒)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中國詩經學會代表、中國政法大學文學院教授黃震雲將“中國詩經文化之鄉”的牌匾授給房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肖大有,代表房縣正式被稱為“中國詩經文化之鄉”。為此,房縣詩經文化繼“房縣尹吉甫詩經源流”獲湖北省第二屆 “一縣一品”優秀文化品牌、“中華詩經文化城”在湖北省“文化產業跨越發展”系列評選活動中被選為“湖北十大特色文化品牌”之後又一重大榮譽。


房縣被授予“中國詩經文化之鄉”


房縣村民演唱詩經民歌,自娛自樂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位列“四書五經”之首,堪稱中華文化之元典。其編撰者尹吉甫,食邑房陵(房縣古),葬於房陵,且房陵是他主要採風之地。至今,房縣人逢重大喜事必吟唱詩經民歌,各類民間詩經唱本、詩經民間故事、文物古蹟等遍佈全縣。房縣詩經文化自有西周以來在房縣流傳千年,與房縣人民生產和生活生生不息、不可分割,是房陵文化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房縣被授予“中國詩經文化之鄉”


正月十三,房縣一年一度的詩經吟誦活動

多年來房縣縣委、縣政府積極收集、挖掘、保護、搶救、豐富、傳承、弘揚房縣詩經文化,以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建設為機遇,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以文化的大繁榮促進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房縣詩經文化以其獨特魅力吸引了無數領導、專家、學者前來探訪,已經成為房縣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收集、整理、挖掘詩經文化上,房縣縣委、縣政府多年來組織幹部、文化學者對20個鄉鎮304個村進行普查、蒐集,訪問座談民間藝人1.8萬人次,搶救性蒐集整理民間詩經文化資料20餘本,錄音磁帶120盤,已拍攝照片資料1.5萬張,相關文字資料數百萬字;組織知名專家學者多次考察房縣詩經文化,蒐集整理尹吉甫有關文字資料100多萬字、錄音帶20多盤、數碼錄音100多兆及錄像帶16盤,拍攝照片資料3000多張,蒐集整理尹吉甫在房縣的傳說故事50多個,製作詩經文化專題片《千年文化話房陵》等多部,集成《房陵文化系列叢書》一套9卷,出版各類詩經方面書籍多部,並引起了省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

在詩經文化光大和傳承方面,縣委、縣政府組織了大量的詩經相關文化活動,同時出臺詩經相關文件,以活動掀高潮促傳承,以制度激勵民間藝人能傳承。最具影響力的活動是:連續舉辦三屆國內外高度關注的詩經文化節和詩經論壇,2010年由十堰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詩經學會房縣研討會暨2010中國(房縣)詩經文化節在房縣成功舉辦,海內外216名詩經文化研究專家對房縣詩經文化進行了深入考察研究,形成了有價值的研討論文100多篇,並在房縣設立了中國詩經學會房縣研究基地,同時詩經文化節上,12000多人同時詠誦詩經活動,被載入吉尼斯記錄;2018年第三屆詩經文化節上,房縣被中國詩經協會授予“中國詩經文化之鄉”;多年堅持開展並形成地域特色的詩經文化活動,先後開展“房陵詩經吟唱大賽、歌擂臺賽、文化調研、大家唱、研討會、攝影展、春節文藝大遊行、巡迴演出、房陵詩經文化進社區和進機關、進校園、講座、電視專題”等數以百計的詩經文化演出、展覽、比賽、研討會、講座等活動,以不同的形式擴大了房縣詩經文化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其中新年正月十三民俗大遊行活動為影響最大,每年參與幹部群眾達數十萬人;這些活動不僅大力推介了詩經文化,促進了詩經文化的保護傳承。在詩經文藝人才繼承上,房縣出臺了《房縣民間藝人資格評審暫行辦法》和《關於在全縣開展創建民間“尹吉甫·詩經文化”保護示範村的意見》,在民間藝人中廣泛開展資格評審活動,在村級創辦民歌堂、民間文化保護示範村活動。截止目前,共評審出民歌師(363人)、民樂師(141人)、民間手工藝師(43人)共547餘人,掛牌詩經民歌堂36個,被十堰市“非保中心”和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命名的詩經民歌之鄉3個(門古、九道、橋上)。

在豐富房縣詩經文化上,縣委、縣政府逐步完善縣鄉村文化設施軟硬件,確保詩經文化的到傳承和發揚。先後建成並投入使用大型詩經廣場、詩經大道、詩經劇場;投入資金近1000萬元,對20個鄉鎮文化站項目建設,達到了鄉鎮文化站建設的全覆蓋;投資200餘萬元建成村級文化室296家,配置電視機、電腦、圖書;投資80萬元對文化館活動樓進行了升級改造;自籌資金100餘萬元,對藝術劇院進行了危房改造;自籌資金對圖書館的閱覽室、採編室進行了升級改造,完成了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的硬件建設。使我縣文化基礎設施基本能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進一步促進了詩經文化在房縣的傳承和發揚。

在詩經文物保護上,房縣投入大量資金對詩經文化的相關的古建築、石雕碑刻、文物等硬載體相關文物進行挖掘、蒐集,對尹吉甫墓、尹吉甫祠、寶堂寺等歷史文化遺蹟進行保護維修,建造碑亭和詩經長廊,現修繕後的寶堂寺已對外開放,並在2018年10月舉行的詩經(黃酒)文化節期間舉辦“寶堂寺(讀書人的聖殿)大興500年盛典”活動。

在詩經文化傳播上,向上爭取國家、省、市的重視和支持,多次在中央、省、市重要媒體上展播與報道。房縣原生態詩經民歌《山風》節目先後登上登上龍鳳呈祥·2012中國農民春晚、第22屆星光獎頒獎晚會、央視三套《我要上春晚》欄目並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央視《直通春晚》欄目並角逐2014年春晚資格,詩經民歌節目《伐檀》受邀參加山東衛視《國學小名士》第二季節目錄制,詩經民歌節目《關雎》應邀參加湖北省各界人士迎新年茶話會文藝演出,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經典詩經民歌與現代流行相融合的詩經民歌合唱節目《關睢》再次登上央視一臺《經典詠流傳》欄目,拍攝房縣“尹吉甫·詩經文化”專題節目和《詩經溯源》電視紀錄片連續多次在中央、省、市多個頻道播出,拍攝的詩經題材微電影《桃夭》受到社會強烈反響。房縣詩經文化相關報道先後被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人民日報海外版、《半月談》《中國文化報》《民間文學》《民間文化論壇》《文藝新觀察》《湖北日報》等上百家新聞媒體刊登,受到了國家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領導和國內外一些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

詩經文化的關注上,更是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先後有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原省政協主席王生鐵連續三年組織專家親臨房縣進行文化考察和研究;原中國文聯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長陳曉光率領中國文聯榮譽委員王兆海、中國音協顧問王世光、中國舞協顧問丹增貢布、中國民協顧問陶思炎、中國舞協主席馮雙白等老一輩知名藝術家親臨房縣進行詩經文化研究和考察,感受其詩經原生態無窮魅力;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現任省政協主席宋育英在房縣調研時也多次提及文化建設工作;原湖北省政協主席張昌爾,原湖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李春明,原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長尹漢寧同志對房縣的詩經文化建設高度重視,並親自佈置相關工作;省文聯多次組織專家教授來房縣調研詩經文化;央視《鄉土》《探索與發現》欄目組先後數次來房縣拍攝“尹吉甫·詩經文化”專題片;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國文化報、湖北日報等媒體記者相繼來房縣進行採訪,發表系列新聞、評論,新華社湖北分社社長馮誠親自帶領5人組成採訪組,赴房縣專題採訪,並在新華每日電訊頭版頭條刊發《挖掘民間資源,激活文化“源頭活水”》長篇通訊,並被國內38家新聞媒體轉發,對貧困縣房縣如何走出一條縣域文化發展之路,給予了積極評價。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同志在武當山聽了房縣民間藝人的詩經民歌演唱後讚不絕口,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要求各級部門積極扶持、增強信心打造好房縣詩經文化。

此次,房縣被授予“中國詩經文化之鄉”稱號更加奠定了房縣詩經文化品牌的影響力,為房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和讓全國全世界瞭解房縣邁出了堅實有力的一步。為此,今後我們將繼續弘揚繼承好房縣詩經文化,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全力打造“一城兩基地三中心”(湖北省生態文化旅遊健康城、生物醫藥和道地中藥材種植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鄂西北生態工業中心、鄂西圈遊客休閒中心、鄂西北交通物流商貿中心),為建設創新房縣、法治房縣、文明房縣、幸福房縣、美麗房縣提供堅實文化支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繼承弘揚廣大房縣詩經文化:堅持舉行一個獎(“尹吉甫文藝獎”)、辦好一個節(詩經文化節)、出版一套書(《房陵文化系列叢書》)、打造一臺戲(一臺富有影響力、震撼力的“尹吉甫·詩經文化”精品戲)、拍攝一部劇(以“尹吉甫·詩經文化”為主要題材的電視連續劇)、建設一座城(建設“中華詩經城”)、傳帶一批人(詩經民歌繼承人)。(張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