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的《2018珠海航展观后感》

外国专家的《2018珠海航展观后感》

2018年11月,War on the Rocks 发布文章《Is China ahead of America in next-generation unmanned aircraft?》(中国已经在下一代无人机发展上超过美国了吗?)。文中针对美国部分专家持有的“中国无人机已经赶超美国”的论断进行分析,并讨论目前美国对中国相关技术的了解程度,最终得出结论:中国在无人机上目前并没有超越美国。现由学术plus编译,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外国专家的《2018珠海航展观后感》

作者:ANDREA GILLI意大利罗马北约国防学院军事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贝尔弗中心研究员; MAURO GILLI,苏黎世联邦瑞士理工学院军事技术和国际安全高级研究员。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3日

编译:学术plus 谭惠文

原载:https://warontherocks.com

珠海航展是中国用于展示其航空航天能力进步的年度展览。与往年一样,今年的展会上,中国推出了多项技术,包括推力矢量低旁通涡扇发动机和抗干扰和反隐形量子雷达。然而,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新型隐形无人机 CH-7 的模型上,类似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XB-47B。

许多分析师和评论家甚至得出结论认为,这一新的成就,中国已经通过或将很快超过美国的下一代无人机技术。例如,Sam Brannen声称“我们[美国]是一个领导者,现在我们是一个落后者,坚持使用昂贵的载人选项,而且几乎没有做我们需要的研究和实验。我们现在需要向中国和其他国家学习。“

这个具体案例值得注意,主要有两个原因。

  • 在一方面,美国长时间以来一直担忧其丧失无人机技术的优势地位。四年前,一些学者警告称“ 世界其他地区正在快速赶上。”许多学者和观察家都担心,低成本和技术简单性可能有利于无人机的扩散,对区域和即使是全球稳定。

  • 另一方面,中国试图复制外国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人想知道数字时代是否开辟了新机遇,如网络间谍活动,可能为大国竞争的新时代铺平道路,其中技术优势不可避免地是短暂的。幸运的是,这两个因素并没有所说的那么夸张和严重。

我们可以从中国无人机上学到什么?

只是看看这些无人机是什么都无法知道的。就像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汽车一样,现代武器系统的外形无法直接显示出它们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原因很简单:现代武器系统最重要的特征:传感器,软件,数据融合功能,以及软件工程和系统架构,这些都无法在照片中观察到。即使涉及直接依赖于飞机外部形状的特征,例如其对雷达的低可观测性(即隐身性),也不可能通过简单地“目测(eye balling

) ”来推断其雷达截面。除了那些特别明显的设计错误,或者是中所周知的一些特定方面的错误可以一眼看出,如中国隐形战斗机J-20“黑鹰”的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

我们对中国航天传感器和软件了解多少?

很难评估中国在这个领域的能力。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在包括国防电子在内的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也遇到了一些障碍。我们知道J-20没有携带空对地电光瞄准系统,一些红外传感器和飞行控制软件的开发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知道的有限的信息提示我们,下一代无人机很有可能无法避免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像珠海展出的自主系统需要“比像J-20这样的载人战斗机更大,更复杂的软件。这种类型的无人机需要软件“ 能够进行情境决策(contextual decision-making)”,而这一技术将成为需要攻克的最大障碍 ”。

我们可以说中国已经缩小了与美国无人机技术的差距吗?

这似乎不太可能。

我们不知道中国的技术工业能力有多先进。但是目前并没有模型或是任何证据显示无人机正在部署当中。而现代武器系统通常需要多年的研究和开发,并进行广泛而耗费精力的测试和改进活动,直到达到瑞士手表的完美精准水平,因为极小的错误和不完善都足以导致系统性故障或使飞机容易受到敌人的反措施。

由于雷达技术和信号处理方面的进步远远超越了早期隐形飞机的优势,同时,误差幅度也在不断缩小。正如我们在2018/19冬季国际安全问题的文章中(第43卷,第3期)所提到,逆向工程和网络间谍的限制下,现代武器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无数极小和微妙的问题很容易出现,每一个都可能足以破坏飞机的使命或损害其可靠性。对于软件来说尤其如此,即使相对较小的错误率,例如每1,000行软件代码的5.9缺陷,也会导致耗时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现代喷气式战斗机的软件已经达到百万代码行。不幸的是,对于军事技术巨头来说,这一问题不存在捷径:在大型国防项目期间预测,发现,识别,理解和解决技术问题会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即使是非常成功的防御项目也会遇到无数难题。

随着CH-7的图片在这次珠海航展中出现,许多人指出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XB-47B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RQ-170“ 哨兵 ”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导致许多人认为中国只是复制了美国的技术。

然而,模仿先进武器系统要比国际关系学者和从业者所认为的要困难得多。即使采用了现代通信技术,与新武器系统相关的专门知识并不会那么轻易地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这种技术诀窍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默认的,正如前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所说:“这些默认的知识是保持军事系统技术优势的途径:不能写的东西很难被偷走(what cannot be written down can hardly be stolen)。“

即使说了这么多,某些持怀疑态度的读者可能仍然相信中国在下一代无人机技术方面赶上了美国。即使如此,最近的舆论也仍然会被夸大。中国显示的隐形无人机最有可能的用途是作为与其他有人/无人驾驶平台一起工作的前向传感器,或者是用于空对地攻击。像这样的常规军事行动涉及海军、地面、空中的整体联网,还包含空间平台、节点以及从数据管理、分配到后勤支持和维护等,需要大量不同职能的熟练人员。这意味着,即使中国有这种新一代无人机随时待命,只要其他节点达不到同样的标准,其能力提升也非常有限。因为,网络的性能取决于其最弱节点的表现。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