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跌了?十餘天連跌後國際油價上漲近1%

油價上漲近1%

據中油網報道:

本月初至13日,國際油價受到需求疲軟、美油產量上漲、美元指數強勢等影響,一路下跌。13日,受到特朗普推特的影響,WTI原油收跌4.24美元,報55.69美元,跌幅為7.07%,布倫特原油跌幅超過6%,創出兩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歐佩克在上週日表示,出於供應過剩考慮,歐佩克不排除減產的可能。沙特能源部長在週一表示,OPEC+不會讓庫存繼續增加,沙特將在12月減少石油供應50萬桶/日,並稱願意與俄羅斯合作減產。不過,歐佩克之前商定的是在明年將沙特和俄羅斯的原油產量減少100萬桶/日。

就在13日,歐佩克以及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商討了明年最多減產140萬桶/日的目標,以應對供過於求和國際油價持續下跌。此消息一出,國際油價受到提振停止下跌。14日美國原油WTI上漲0.56美元,收於56.25美元/桶,漲幅為1.01%;布倫特原油上漲0.65美元,收於66.12美元/桶,漲幅為0.99%。

真的終止跌勢了嗎?

油價在12日連跌之後終於停止了下跌,那麼短時間內就不會下跌了嗎?其實並不然,因為:

一、從原油需求看,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導致貿易增長放緩,很多機構都下調了對2019年的經濟預期。對全球經濟走軟的預期在不斷加強,投資者們對原油需求前景也不是那麼看好。

二、從供給看,據週三國際能源署的數據,美國、俄羅斯和沙特的原油產量創下了紀錄水平,這三國10月份的原油產量都在1.007億桶/日。特別是美國,該國還在不斷提高原油產量,現在美國已經成為了歐佩克以外最大的原油生產國。

一方面原油需求疲軟,另一方面原油供應不斷增加,短期內國際油價要上漲還是有困難。就算沙特和俄羅斯將在12月減產50萬桶,以美國目前的原油生產速度,很快就能抵消這100萬桶。

所以,14日的停止下跌只是暫時的,預計國際油價在短期內還要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