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越“懶”,帶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寶貝長大了,瘦小的身影邁開大步,向你揮手道別,走向他新的人生。

這本該是父母期待已久的生活。

然而,父母卻覺得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也越來越辛苦。

忙碌的早晨,做好早餐,為寶寶準備好今天穿的衣物,然後催促他起床。

晚上,你更是沒有自己的時間,陪在寶貝的身邊給他講故事,最後還要收拾玩具。

然而,你忙得筋疲力盡,寶貝卻不領情。

面對你的嘮叨,他也會連連叫苦:媽媽,你變成囉嗦老太婆了!

不僅這樣,你發現,越是催促他,他越是不願意去做。

為什麼會這樣呢?

接下來,小恩就和大家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01

多多是球球的好夥伴,我們同住一個小區,今年她們一家才從美國搬回來,記得她剛回國的時候,對國內很多東西都不熟悉。

有一個週末的早上,多多打電話給我,說:“阿姨,我今天中午去找球球玩,中午在你們家吃飯可以嗎?媽媽今天要出去辦事……”

電話這邊的我感到些許震驚,孩子才3歲就這麼獨立了!

我們見過幾次,我跟多多媽媽也有交流過,感覺這是很友善的一家人,但多多並沒有來過我家。

這麼乖的孩子,來一打我都開心,馬上,我就答應了多多,讓她早點過來和球球玩。

媽媽越“懶”,帶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後來多多媽媽跟我說,其實那天想讓多多去另一個朋友家的,那位朋友家比較遠。

要是送多多去,時間可能來不及了,於是就讓多多自己決定,要去小恩家,還是跟著媽媽出去辦事。多多果斷選擇了來小恩家,然後多多就自己給小恩打電話了。

小恩問多多媽媽平時都是怎麼教孩子的,多多媽媽笑著說:“可能是因為我這個人比較懶吧,很多事情,只要是她自己能做的,我都會讓她自己做。”

要記住:大人勤了,孩子就懶了;大人“懶”了,孩子就勤了。

02

《左傳》有云:愛子,教之以義方。意即以正確的方式給孩子正能量,教給他們為人處事的正道。

相反,就會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的: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這是從反面告誡人們,若愛孩子的方式不對,恰恰是害了他們。

美國心理學家曾對1500名智力超常的兒童進行了長達50年的追蹤觀察,結果發現:

20%的人沒有取得什麼成就,與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對比,發現最顯著的差異並不在智力方面,而在於個性品質不同。成就顯著者,都具有獨立性、勇往直前、堅強的毅力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心理學家指出:

當孩子獨立活動的要求得到某種滿足或受到支持,孩子就會表現出得意、高興,出現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態度。否則,就出現否定的情感和態度。因此,必須十分珍惜孩子的獨立性意向,給予鼓勵和支持,使其不斷髮展。

03

3歲前的孩子,可塑性最強,最容易接受教育,這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最佳期。錯過了這個時機,等孩子的依賴性形成後再想補救,就十分困難了。

媽媽越“懶”,帶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因此,培養孩子一定要趁早。

不要追著喂

現在的孩子都不缺吃,正餐、水果、奶粉……每次吃飯的現場就像戰場,要跑、要追、要喊甚至要打。

其實孩子不好好吃飯,一方面是因為他不愛吃,一方面是因為他還不餓或吃飽了,這時候如果強行餵飯會加重他對某些食物的厭惡。

而且追著餵飯會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以後不喂就不吃,反而更加麻煩。

如果做不到像外國媽媽那樣不吃就餓一頓,至少可以允許他晚一點吃,而且儘量在孩子正餐前少喂零食。

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

這個有點難,孩子不折騰就不錯了,怎麼指望他收拾?

於是每個陪孩子昏昏欲睡的夜晚都會有一個念頭如懸樑之劍:不能睡!客廳還有一堆玩具沒收拾!

但是,當他上了幼兒園回來,你會突然發現他懂得自己收拾玩具了,還把用過的紙巾扔進垃圾桶。

原來孩子怎麼教怎麼會,他完全具備自己收拾玩具的能力和熱情,只不過在你日復一日的代勞中被扼殺了。

媽媽越“懶”,帶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所以,請媽媽們一定要培養孩子自己玩過玩具收拾好再玩下一個,以及都收拾妥當後去睡覺的秩序感。

這種條理清楚、善始善終的好習慣會伴隨孩子一生,絕不僅僅是讓你輕鬆帶娃那麼簡單。

少嘮叨,培養自覺性

有的父母嫌棄孩子磨蹭,一天到晚像個麻雀一樣嘮叨個沒完沒了。殊不知,重複的話孩子聽多了耳朵也會起繭的,他反而不當回事。

勤教育不見得有效,要看在什麼方面勤。如果勤於嘮叨、大擺道理,反而效果不佳;如果勤於尋找方法和對策,並能有效實施才是值得借鑑的。

培養做事獨立性

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父母都不幫忙。比如:

他的玩具在客廳亂成一堆,就提醒他該收拾整齊了,自己卻在一旁樂得看他整理。

勤於幫孩子做事,甚至包辦,孩子就會有依賴和被動性,而責任心也無從培養。要讓孩子自己“跳一跳摘果子”。

所以,爸爸媽媽要知道,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必須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社會意識,讓他們變得能幹,獨立自主,身心健全。

只有如此,他們才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活得從容不迫,不至於碰到一點風雨就手足無措一敗塗地。

許多事,可以多動嘴少動手,儘量將動手和跑腿的機會留給孩子。其實,他們的能力遠超我們的想象,他們會不斷帶給我們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