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座霸”道歉,为何让人觉得没诚意,原因是……

高铁“座霸”道歉,为何让人觉得没诚意,原因是……

事件回顾

根据网友提供的现场视频显示,乘务员正在核对一名男子的身份证和车票。对于男子的行为,乘务员来了都直说:“这种情况我也是第一次见”。

视频中,乘务员询问该男子是否喝酒了,男子慢慢悠悠地说“没喝酒”,乘务员追问“那为什么站不起来”,男子拒绝给出原因,并“有气无力”地表示到北京南站也站不起来,需要乘务员帮助,“你弄个轮椅呗”。

该男子表示知道自己这个座位是别人的,但是坚称“我座位在那里她可以去坐啊,谁规定要按号入座?”乘务员说这要经过被换座乘客的同意,男子称“商量过了,她刚刚同意了”。

据报道,被霸占座位的女乘客介绍,她从济南西站上车时,发现自己的座位被该男乘客占着,他要求跟女乘客换座位,被拒绝后一直占着座位不愿起来。

高铁“座霸”道歉,为何让人觉得没诚意,原因是……

沟通无果后,女乘客找来乘务员反映,于是就有了视频中的一幕。最后她被安排到商务车厢的位置,后来“列车长和乘警过去劝他无果,我就在商务车厢坐到了终点”。

23日,网友挖出了“座霸”的诸多黑历史,除了“座霸”行为外,该名乘客还曾欺瞒租客、派发流氓传单,还有论文造假、考试作弊等嫌疑,有关该乘客的“黑历史”层出不穷。在这场“人肉搜索”中,网络谣言四起,中科院、社科院、奥的斯公司纷纷发微博表示“躺枪”。

高铁“霸座”道歉

8月22日晚,当事男子孙先生也进行了回应:称自己当时态度不太好,现在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并向女乘客表示道歉。“霸座”男子孙先生在道歉视频中表示:对于网上曝光本人乘高铁霸占座位这一事件,我深表悔恨和自责,在此,我向当事人和全国人民表示诚挚道歉,我深刻反思,我的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社会公德,对当事人造成了极大伤害,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痛定思痛,我保证在今后不再犯此类错误,一定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个人素质,也恳请全国人民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高铁“座霸”道歉,为何让人觉得没诚意,原因是……

8月23日,济南铁路局客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强行霸占其他乘客座位的行为属于扰乱公共秩序,乘警可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目前,济南铁路公安局表示,最终处理结果也将在调查后及时公布。

针对该事件,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表示,每一位乘客买了车票就享有相应的合法权益,而该男乘客的占座行为已侵犯了其他乘客的正当权益,经劝解无果应对其采取强制手段。“如果现场处置还难以控制局面时,需要用延伸手段辅助,比如将其拉入黑名单,控制其乘坐火车,就像对付‘老赖’那样”。

陈艳艳表示,治理不文明乘车行为需建立综合的保障体系,包括现场处罚和社会信用制度,“现在的征信体系也还在完善中,比如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到各个领域”。而个人也需要遵守法制法规,有基本的社会公德,“个人行为在网络社会很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对自己和别人都不好,不要当作小事情,这也需要社会教育”。

网民谴责

@张望长颈鹿:道歉这么官方,我才不相信他会反思到自己的过错……只是后悔被曝光而已吧,没啥诚意。

@四海无心客:从被曝光的信息看,尤其是他自己事后跟别人的聊天记录,此人根本毫无悔意,甚至以此为豪,且绝不是一时之过而是乐此不疲,不容谅解!

@吻火之冰:道歉都是假的,根本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说什么乘务长完全向着那女的,这句话就暴露无疑。废话,人家买的票,人家有权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你强行霸占别人的座位,你还有理了。这种人骨子里就是垃圾一个,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错在哪了。

@草右禺心:满口的“道歉”,却看不出一点诚意。社会不是不允许错误,社会不是不接受道歉,人应有敬畏之心,当一个人可以无耻到如此地步,那么其能称为人?能做出这种极端的行为人,其行为处事准则,其价值观、道德观可见有问题。网络的声讨,说明了,你的行为已经打破了所有人的底线,这不是一个道歉可以解决的了。

事件观察

该“座霸”道歉视频与网传霸座时的视频相比,证明了两点:一是此人身体很健康,并不存在任何疾病,哪怕是暗疾;二是此人并非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在高铁上没有人能拿住他而已。

可是,自从该“座霸”发表认错视频和声明后,好像仍有网友仍然不接受,对此揪住不放,评论区仍然骂声一片。究竟原因为何?蜜蜂舆情认为:

第一、迫不得已,内心不服。如果这种恶劣的行径没有被曝光出来,而是受害者忍气吞声让这是石沉大海,孙某某你还会这么诚恳地道歉吗?让网友觉得肯定是舆论压力大了,丢脸了,勉强出来道歉,并不觉得自己错。在艾伦。拉扎尔的《道歉的力量》一书中,把这样的道歉定义为“伪道歉”。“伪道歉”不仅反映了道歉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想减轻处罚或者修复美誉所做出的表演,无法令被道歉者满足,也周围人也难以认同。

第二、道歉是“伪道歉”,对象还出现错误。孙某某的道歉不光是“伪道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道歉对象错误。其实这起事件中损失最大的并不是被强占了座位的女乘客,而是视频中苦劝他的乘务员。不仅是对执法者的公然挑衅,还严重打击的铁路公安机关,以及实质上构成了对乘客违约的铁路运营方。

最后,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舆论监督也应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越界监督无异于“民间审判”。大多数人的正义实质上并不是正义,而是一种暴力压制。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秩序的参与人和维护者,对于破坏秩序的行为应当予以谴责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此事虽小,不过,对于明目张胆的违规行为,执法者应当坚决予以惩治。不然以后人人都这样,高铁真不用按座位号入座。作为管理者就有权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采取措施来制止这种无端的侵权行为,而不能以“不违法”视作不作为的挡箭牌。到时不仅起不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反而会让违规者变本加厉、肆无忌惮,只会让犯错成为一种常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