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座霸”男子以及文化道德

这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可聪明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山东“座霸”男子以及文化道德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自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二十八岁中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他自幼立下学做圣贤的志向,历经反复求索,于三十七岁时,在边远的贵州龙场经体悟而确立了“心即理”的哲学立场和“知行合一”的心学宗旨,终于明确了他立志成圣的道路和方向,开始了他心学体系的建构。晚年在江西提出“致良知”命题,其心学体系臻于完备,使他成为历史上心学的集大成者。

《传习录》记载了王阳明全部重要思想的主要表达,和这些思想发生、发展、形成的全部过程, “立志成圣”则是贯穿《传习录》全书的一大主题,也是贯穿王阳明一生思想发展从未间断的主线。

山东“座霸”男子以及文化道德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或许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或许是他自身的因素。

8月25号壹创课堂于东莞市东城区光明大道东华中学对面中云产业园B栋208开课。

提升自身修养,深入理解哲学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

欢迎大家光临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