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废朝政好几年的楚庄王,是如何让楚国强大起来的?

常盼飞


楚庄王刚即位时,三年不问政事,沉湎于酒色作乐中,并下令说:“有敢谏者,死无赦!”就这样,楚庄王整整昏聩了三年。那么,这三年他是真的昏聩吗?不是,其实他只是在装。然而,就是假装了这三年,却为他未来成为春秋一代霸主,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楚庄王

一个不祥的年份

公元前613年,这一年是个不祥的年份。先是前一年天下大旱,从正月到入秋,没下过一滴雨,旱地千里,饥民遍野。

二是掌管天下的周朝宗室的太庙,无缘无故地坍塌,人心惶惶。

三是楚穆王、邾文公也相继去世。而到了这年春天,周顷王驾崩,周公阅与王孙苏政争,鲁国与邾国因丧仪不和彼此攻伐,齐国商人(齐国公子的名字,齐桓公的第四个儿子)弑君自立,天下大乱。

七月间,史书记载:“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我国第一次记载哈雷彗星,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就在这种不祥气氛笼罩下,楚太子熊侣继位为王,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楚庄王。

楚庄王

楚庄王以静制动

楚庄王熊侣,是个不甘寂寞的人,他生性机警、狡黠而又好战,但他面对的却是父亲留给他的一个很不光彩的局面。

他的父亲就是以一条白绫入宫逼死楚成王、弑君自立为王的楚穆王商臣。由于这段残忍的历史,楚穆王在位十二年,一直难以获得朝中贤臣良将们的归心。

现在,摊子交到了楚庄王手里,他根本无法从眼前的朝臣中分别良莠:先王重用的不一定是贤人,而疏远先王的可能正是他心中渴求前良臣。

怎么办呢?楚庄王的绝招就是多,他想了个聪明的办法:假装昏聩。

他连续三年不理朝政,只是日夜为乐,甚至悬令于朝门:“有敢谏者,死无赦!”

伍举劝楚庄王

一只身披五色羽毛的大鸟

楚庄王长时间不理政务,楚国政事混乱。

楚庄王三年,楚国大饥,灾民四处逃亡;山戎乘机侵掠西南,焚掠阜山阳丘、訾枝;庸国人率群蛮叛楚;麇国人率百濮聚兵选,即今湖北枝江境内,准备攻楚;原归附楚国的各小诸侯国也纷纷叛离。弄得楚国国都白天不敢开城门。

在种情况下,忠臣良将们终于坐不住了。于是,有一天一位名叫伍举的右司马,怒气冲冲地闯进宫来。当时楚庄王正左搂右抱,坐在钟鼓之间寻欢作乐。见了怒容满面的伍举,庄王哈哈一笑,对伍举说:“右司马进宫,是想同寡人一起饮酒呢?还是想和寡人一起欣赏音乐?”

楚国大治

伍举参拜之后,义正言辞的说:“大王,微臣进宫,并不为饮酒听乐,只是在出巡边疆时,听到一则隐语,特来向大王请教。”

楚庄王说:“隐语?哦,有趣,说来听听!”伍举说:“有一只大鸟,身披五色羽毛,降落在楚国高山上,已有三年,可三年来,没人看见它飞,也没人听见它叫。请问大王,这是什么鸟?”这个伍举啊,确实是个聪明人。

楚庄王也是个聪明人。他一听,已知伍举所指,微微点头,心想这个伍举倒是个不怕谏死、有心辅国的贤臣,就笑着回答说:“寡人知道啦!这可不是一只平凡的鸟,它三年不飞,一飞必定冲天;三年不鸣,一鸣必定惊人!你下去罢。”伍举拜后而退了下去。

楚庄王称霸

三年昏聩,一朝振奋

一晃,好几个月过去了,楚庄王越发淫乱了,边疆急报纷至沓来。大夫苏从再也按捺不住,这天冒死冲进宫中,伏在殿下放声大哭,要楚庄王停止玩乐,挽救楚国倒。

楚庄王对伏在殿下的苏从厉声说:“难道你没见到寡人贴在门口的禁令吗?”

苏从说:“这条禁令微臣已看了三年,今日进谏,自知已犯必死之罪。但臣下不忍楚国就此灭亡,所以大哭于王庭,求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明鉴!臣下虽死,死得其所!大王执政三年,荒于酒色,不理朝政,不亲贤良,使大国在外面虎视眈眈,小国在里面离乱叛变,民怨沸腾,蛮夷造反。大王误国之名,也必将同臣之死一起流传后世。臣言已毕,请借大王佩剑,让臣自刎于王庭之前,以证大王禁令之森严!”

楚庄王出征

楚庄王闻言起立,悚然向苏从致礼。他等了三年,前数月伍举入宫,他已心动,但伍举为武将,庄王担心独木难支。今日苏从闯宫,由此文武兼具,终于等到了今天!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现在时机成熟了。

想到这里,楚庄王仰天长笑,然后向站在他面前请求自裁的苏从三揖为礼,回头吩咐侍从撤去女乐,上朝听政。

依据三年来群臣的表现,诛杀数百人,拔用数百人;任命伍举、苏从掌管全国军政事务。

从此,朝野振奋、人心所齐,楚国开始走上大治之路。

在猜疑和互不信任的氛围中登上王位的楚庄王,假装昏聩了三年,却暗中观察辨清忠奸,聚集了人心。楚庄王即位初年的奇特举动,预示着楚国强盛时期的到来。

从此,春秋五位霸主的最后一位霸主——楚庄王,粉墨登场,展开了他轰轰烈烈的事业!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趣谈今古


楚庄王熊旅(?—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公子燮与公子仪的叛乱。在复杂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

为什么这么说呢?

刚继位的时候,楚庄王成天陷溺在歌舞和琼浆之中,陷溺享乐,不问国事。对大臣们报告的工作一律不睬,对此朝中的大臣屡次劝谏,而他却烦不堪烦,还命令要是再有人来进谏,就杀无赦。看似昏庸无道,实际上非常有心机。

成功之道,忍字当头。

忍之一字,包含很多,忍不得侮辱,便容易轻则争讼,重则刀剑相向;忍不得贫穷,便容易铤而走险,为盗为娼;忍不得富贵,便容易为富不仁,招灾惹祸;忍不得功名,便容易贪赃枉法,身陷囹圄;忍不得权利,便容易尔虞我诈,暗箭穿心;忍不得才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忍不得勇猛,则精钢易折,英雄不能见白头;忍不得情爱,天若有情天亦老,百转千回添愁肠;忍不得仇恨,杀人者人恒杀,冤冤相报何时了。


楚庄王刚继位的三年,能够说是楚国最昏暗的光阴。朝堂已成人心涣散,另有人乘隙兵变,楚庄王还是以被绑架,还好叛贼被杀,他才得以脱身回到宫中。他仍然刚愎自用,没有做出任何转变。在复杂的形势下,他按耐住心中的壮志雄心,韬光养晦。采取了以静观动、以感辩奸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假象。却暗中观察群臣品性,琢磨百姓民生,研究对外政策。

右司马伍举想要探探楚庄王的想法,以借机进谏。他问正在左拥右抱的楚庄王:“有一只鸟停驻在南阜,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答道:“不飞,是为了等待羽翼丰满;不鸣,是为了观察身边的环境。三年不飞,飞必冲天!三年不鸣,鸣必惊人!你走吧,我心里有数。”

这也是典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来源。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楚国群臣以及中原诸侯目前的形式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大胆任用,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还杀掉了少许奸贼,并减弱了敖氏的权势,从而让楚国渐渐壮大起来了。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任用孙叔敖为令尹,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

国家经过庄王大刀阔斧的整治之后,楚国国力大大提升。后来楚庄王开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在徐州大败齐军,于河雍战胜晋军,楚国的声威大振,国势日强。又于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

由于楚庄王隐忍不动,没有过早显露自己的能力,才能有如此之功绩,正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忍字当头。

逸谦吧唧吧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易经中的潜龙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