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每一类瓷器,都有自己的标签,好记好认。

比如,提起元青花,就会联想到大罐子;

说到北宋汝窑,脑补画面一定是小盘子。

今天要说的是,龙泉窑。它的标签器型是什么?

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图片是南宋 龙泉窑青瓷凤耳瓶,于台北故宫馆藏。

很多关于龙泉窑的书,封面上很多都印着这件瓶子。

再看看局部细节:

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龙泉窑在今天的浙江省,主烧青瓷,北宋时开始流行,与北方的汝窑等名窑,南北呼应,相得益彰。这个时候的龙泉窑,与北方五大名窑的追求一致:纯净、素雅;内敛、含蓄。南宋时,依然如此。

到了元代,风云突变,南方的另一处窑址景德镇,慢慢做大,渐渐一统江山。随着元青花的诞生,青瓷的地位越发尴尬。

再加上当时的国际环境:元代国风开放,四海通达,其瓷艺品味,早已不同于宋朝的简素之风,渐趋丰富华饰。为了生存,景德镇之外的各处窑场,不得不纷纷改造生产线,寻求差异化品牌战略。

龙泉窑的升级改造,简单说就是:纹饰由光素向浮雕效果迈进。具体工艺上,采用雕刻、模印、堆塑,偶有涩胎浮雕黑科技,整体美学风格由内向变得热闹起来,生动盎然。

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图上)元 龙泉青釉贤媛四艺图狮钮盖罐

估价:700万-900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10月

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同为龙泉窑制造,宋、元不同时期的风格真是迥异,后者甚至有点矫枉过正了,用浮夸来形容也是可以的。

元朝时,浮夸的龙泉窑很受市场欢迎,改革成功。但是,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件浮雕效果的龙泉窑罐子,却不幸流拍......

拍卖市场的天价成交与流拍,其实都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不必过于较真,也未必就预示着某种趋势。

传承到今天的元代龙泉窑器物,多数是这一类的小浮雕,轻描淡写,率性可爱,所以圈粉无数。

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元 龙泉窑青釉贴牡丹纹小盖盒

成交价:12.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6月

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元 龙泉窑青釉贴双鱼纹盘

成交价:13.7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7年6月

以下是大英博物馆所藏的元代龙泉窑贴花瓷器:

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龙泉窑纹饰之变:从光素到堆砌

物有情,温暖无声;玩盏兴趣为先,不忘初心!

此文章为【夫物盏集】整理发布,有任何问题直接留言私信或者点击文章末端的广告进去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