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窑系——龙泉窑

吴锐一一瓷器、杂项鉴定专家,艺术品投资顾问。

文旅部:国宝工程


中央电视台《一槌定音》收藏讲座文稿

八大窑系——龙泉窑

八大窑系——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青瓷史上烧造时间最长的窑口之一,从三国两晋的创烧期到清代晚期,共计16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对陶瓷史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八大窑系——龙泉窑

龙泉窑瓷的清澈明亮,青翠欲滴,温润如玉,以及迷人的开片,还有那多彩的青色,在中国陶瓷史上是其他窑口都无法比肩的。龙泉窑的精湛的工艺,精美的艺术造诣不是偶然出现的,它是经过龙泉多少代人吸收其他窑口的烧造工艺,加上自己的不断创新,然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八大窑系——龙泉窑

据考古发掘证明,龙泉窑在三国、两晋时期已经开始烧造青瓷,其主要的工艺特征与越窑相近,这一时期的龙泉瓷还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龙泉,而应当称之为越窑系青瓷。

八大窑系——龙泉窑

龙泉瓷的烧造,据史书记载及考古发掘来看,其形成实际应发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北宋时期至南宋时期,第二个时期为南宋中期至元代早期,第三个时期为元代中期至明代早期,第四个时期为明代中期至清代。

八大窑系——龙泉窑

龙泉窑的时期划分,从它的制作工艺、釉质特点来划分,应该比较科学,因为,工艺特征的变化决定着瓷器工艺的历史变化,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和特性,因此我们来划分瓷器的分期也是基于它的历史特性来考量的。

八大窑系——龙泉窑

从历史遗存及出土产品来看,龙泉窑青瓷早期,也就是第一个时期为龙泉的初创期。这一时期龙泉青瓷的釉色为淡青色、青绿色釉质,由于使用石灰釉,其釉质较为透明,玻璃质感较强,胎色呈白色、灰白色,胎体较厚 ,器底部一般不施釉,装饰有刻花工艺、划花工艺。装饰的题材一般以荷花、缠枝花等较为常见。

八大窑系——龙泉窑

第二个时期为龙泉窑瓷器的辉煌时期,其工艺的精湛将龙泉窑青瓷的地位,推向了中国青瓷的一个巅峰。龙泉瓷进入南宋中后期,釉质由原来的石灰釉,改为石灰碱釉,石灰碱釉较稠粘度大,这样在瓷器上釉装饰过程中,釉质不会出现流釉现象,釉质粘度大,釉面光泽比较柔和,手感较为温润,再者加上南宋龙泉采用多次施釉的方式,这种施釉方式,只有较高粘度的釉质,才能符合多次施釉的要求,这种多次施釉的方法,可以增加釉面的厚度,从而使釉面形似凝脂,温润如玉。

八大窑系——龙泉窑

这个过程是“坯件素烧”,上第一次釉,二次素烧上第二次釉,三次素烧上第三次釉,最后入窑正烧。由此可见南宋龙泉青瓷梅子青及粉青釉,其制造工艺的复杂和成本的高昂。

在胎体方面,南宋中期改用薄胎厚釉和后胎薄釉两种制作工艺,厚胎薄釉的制作一般都是生产较为普通的生活用瓷较多,厚釉薄胎青瓷主要为一些精品瓷,厚釉的产品有多次施釉的方式,有的器物施两到三次釉,这种施釉将龙泉瓷的釉面水准达到一定的高度,清脆纯净,温润细腻的程度也就呈现了出来。

八大窑系——龙泉窑

八大窑系——龙泉窑

由于十分注重于釉质的美感,龙泉窑的工匠大师们在不断的研究进取,创造性地烧出了最著名的梅子青和粉青两种色彩。梅子青青翠欲滴,光洁明亮,醉人心肺,一种青绿的色彩让人沉醉于春天般的遐想之中,而粉青那粉白色的基调,柔和的光泽,迷雾般的颜色,给人以身临仙境的色彩之中。

八大窑系——龙泉窑

在龙泉青瓷的釉色中,当以这两种颜色最为珍贵,但也有其他的釉色,如:米黄釉、黄釉、灰青釉、青绿釉等多种颜色,造成多种颜色的原因,是由于窑温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

龙泉薄胎厚釉青瓷中,还有一些官窑器和哥窑开片的瓷器,关于这一类青瓷,胎质都较黑,胎体较薄,釉色近似于官窑,通过文博界专家的论证,这类龙泉青瓷应属于龙泉仿官的产品,这类产品通过考古发掘来看胎质一般呈黑、深黑色,釉色有青灰、灰白、米黄等,我们也可以将这些龙泉青瓷称之为龙泉贡瓷。

八大窑系——龙泉窑

八大窑系——龙泉窑

另外在龙泉窑这种方还发现一些哥釉的标本,通过对比,这些哥釉标本与龙泉窑的一些属性基本一致。

八大窑系——龙泉窑

八大窑系——龙泉窑

另外在龙泉窑之中还发现一些哥釉的标本,通过对比,这些哥釉标本与龙泉窑瓷的一些属性基本一致。

八大窑系——龙泉窑

八大窑系——龙泉窑

据史料记载,在南宋时有章生一和章生二的传说,据《浙江通志》云:“处州县南北里曰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就有章生一和章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瓷器。粹美冠,当时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

另据《处州府志》记载,“章生二不知何时人,尝主琉田窑;凡器出自生二者,极青莹,纯粹无暇,如美玉;然一瓶一钵动辄十数金。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浅白,断纹;号“百圾碎,亦冠绝当世”。今人家藏者,尤为难得”。

另外还有《龙泉县志》及明代人陆深的《春雨堂杂钞》朗英的《七修续稿》,文震享的《长物志》等等一些明代文献都有所记载,关于章氏兄弟烧瓷的记述文献不计其数。

南宋龙泉窑,不仅釉色清澈醉人,其型制也丰富多彩,碗、盘、盏、壶、托、各种瓶、炉及高足杯等品种相当丰富;同时还有一些仿古器等,双鱼盘是这一时期较为流行的常见使用器。


八大窑系——龙泉窑

龙泉窑在其历史的发展中进入元代,早期有许多器型及制作工艺,仍然和南宋后期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方式保持着延续和传承,但这时期出现了鸡心式底足,装饰工艺上已有所变化,逐步丰富。如堆塑的大量使用,各种刻画工艺也逐步增多,在制胎工艺上胎体加厚,大件器物增多,釉色虽然还有南宋龙泉的青绿色,但釉色明显浅薄,大盘、盂、碗、瓶等器物底部出现一周涩圈,一些佛像开脸不施釉,或者施一层透明釉。这一时期的龙泉窑胎质一般含铁量较高,常常在露胎处,都有很明显的火石红出现。

八大窑系——龙泉窑

龙泉窑烧瓷技术的高超,所生产的厚釉黑胎龙泉瓷,受到了宫廷的青睐,从而被南宋皇帝选入宫廷。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宋朝人庄绰的《鸡肋篇》记载;“钱氏所贡(秘色瓷)盖取于此”,并记载“宣和中,禁庭制样,索益加工巧”,这是龙泉瓷进入宫廷最早的记载。

另据《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订烧造贡用器皿等物,需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这段话记述了明代洪武二十六年,有以饶、处州烧造,饶州即是景德镇,这州即为龙泉,从出土的实物资料来看,明代龙泉窑烧造官窑器的有了明确证据,在2006年对龙泉窑内的几处窑址挖掘来看,龙泉小梅镇、大窑村,封冻窑子等窑口的挖掘,也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这些资料和文献以及实物完全吻合,说明了龙泉窑在历史上有为宫廷烧造官窑器的历史记载,同时也说明了龙泉窑在历史上所创造的辉煌的成就,以及它精湛的工艺,同时也可看出,它在中国瓷器史上的地位,也是我们收藏界特别关注的焦点。

八大窑系——龙泉窑

八大窑系——龙泉窑

龙泉窑精美的瓷器不仅为国人所喜爱,同时也为西方欧美国家以及东南亚、阿拉伯地区人民的喜爱。南宋是龙泉窑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南宋王朝建立时,由于政权刚刚确立,社会相对还不太稳定,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为了稳定政权,南宋朝廷将瓷器出口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大批龙泉瓷出口海外,在今天我们时常看到东南亚、西亚有南宋龙泉瓷出水,反映了中国与东南亚、西亚以及欧洲的出口贸易,这种贸易一直进行到明和清代。特别是在郑和下西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更可见到一些商业贸易所留下的龙泉青瓷的历史遗存。

八大窑系——龙泉窑

龙泉青瓷的出口,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明代中期中国对外出口的货物中,茶叶,丝绸,瓷器占据着出口的80%以上,我们曾看到过东南亚海域出土的,明代万历年间写有英文chind的缩写体,因此在西方人的眼中,生产瓷器的地方就是中国。中国既是瓷器的代名词,那么 ,作为中国对外出口瓷器的第二大生产基地龙泉瓷,在国外特别是在欧洲,他们是如何的看待龙泉瓷的呢?

八大窑系——龙泉窑

在16世纪的欧美,中国的龙泉瓷被欧洲人称之为“赛拉登”,这种称呼的缘由是什么呢?赛拉登一词,源于16世纪欧洲文化复兴时期的法国,法国著名喜剧作家乌尔菲, 在他的喜剧作品《阿斯特莱的传奇》,这部在当时欧洲风靡一时的喜剧故事中,有位牧羊人叫赛拉登,赛拉登的衣服恰好是青绿色,这种青绿色同当时出口欧洲市场的龙泉青瓷的颜色十分的接近,因此,欧洲人就以这位牧羊人的名字来直呼龙泉青瓷叫塞拉登。

八大窑系——龙泉窑

龙泉青瓷进入明代晚期和清代,已经很难再烧出具有自己优势的好青瓷了,随着青花瓷的飞速的发展,单一以釉色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龙泉青瓷由此进入它的衰落期,虽然在明中后期宫廷也有定制御用,清代也有烧造,但青花瓷及丰富多彩的颜色瓷,给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冲击,作为以釉色而取胜的单色釉时代已经过去。作为青瓷最高艺术成就的龙泉青瓷逐步走向衰落。

八大窑系——龙泉窑

八大窑系——龙泉窑

如何鉴别龙泉瓷呢?

一、分期要明确。

从龙泉瓷的釉质、釉色,装饰工艺及制作特点来划分。

第一时期的北宋时期,由于釉质采用石灰釉,石灰釉质较透明,釉色偏青绿,器物底部以垫饼垫烧为主要烧造方式,装饰工艺以纤细的划花、刻花、篦花、篦线为主要手法,胎质为白色,灰白色。

第二期为南宋至元早期,也是龙泉窑发展的巅峰时期,创造性的使用了十分简陋,并采取多次施釉的方法,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梅子清、粉青。将龙泉青瓷釉色推到了青瓷单色釉的巅峰,从釉质看有一种乳浊有基本不透明色泽基调较为沉稳,内在气泡较小或者较少。胎色有青灰、灰白、黑色、紫黑、褐色,这类的胎体是仿官或者龙泉官,哥釉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所出现的产品。装饰工艺以及性质特点主要有。龙泉五管器、多管器,仿青铜器、仿官窑器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产品特点。

八大窑系——龙泉窑

第三个时期为元中期到明代早期。元代中期龙泉施釉方式同南宋晚期的一些方式基本未变,但釉质有细微的变化,釉质逐渐有透明的釉质出现,元代晚期到明代早期龙泉瓷釉的装饰呈多元化态势,各种龙纹大盘,刻花、划花、堆塑等,器物底部胎体有一些涩圈,还有一些小型器物底部有鸡心底,佛像及人物塑像面部多不施釉或者施一层透明釉,这些都是元代晚期到明代早期龙泉窑青瓷烧造的基本特征。

八大窑系——龙泉窑

八大窑系——龙泉窑

第四个时期为明代中期到清代,龙泉窑除部分官窑定烧御用瓷比较精美外,民间用瓷已基本没有特别精致的,民间用瓷都比较粗糙,在鉴定环节首先要分析龙泉窑的各个时期特点,对于我们如何鉴别龙泉窑就有了科学的依据。

八大窑系——龙泉窑

八大窑系——龙泉窑

如何鉴定新仿龙泉窑呢?

龙泉窑最辉煌的时期为南宋至元、明早明;现在市场上大部分仿品都是仿这个时期的,首先我们要掌握丰富的理论鉴别知识,对南宋时期、元明时期的龙泉有深刻的认识,积攒这个时期的标本;最根本的是我们要有参考的实物资料,鉴定本身也是标型学的范畴,如果我们手里有大量丰富的标本,可以看出龙泉窑釉水较为温润细腻,釉色多样,这即是龙泉窑的釉色特点,同时也给我们的鉴定带来诸多的难点。而新仿品主要仿梅子青和粉青色,右面经过人工处理,经过处理的龙泉窑瓷器光泽相对较暗,并有涩阻的感觉,釉面常常有很一致的摩擦痕。真品的底部露胎处大部分有很自然的火石红,但也有火石红较浅的或者是没有的。大部分龙泉窑瓷胎体都是较为干枯,新仿品的火石红都不自然,有的胎体在仿制的过程中,加入铁水而入窑烧到,火石红飘浮于胎体的表面,象是上一层透明釉。新仿品的胎体出现生硬的胎体,一般都是过于致密。没有土痕或者“饭渍”痕。如果是出土或者出水的龙泉窑,我们有时会发现,器物的右面会有一些像“饭渍”一样的物质附着在釉面上,我们很难用手刮掉,因此这也是我们鉴别龙泉瓷的一个最重要的参考依据。龙泉窑在不同的环境中,它会产生不同的老化效果。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鉴别的知识,由于龙泉窑在不同的时期会呈现不同的光泽,有时我们会把一些宝光四射的龙泉窑看成新仿产品,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有大量的标本,要掌握这方面实战的鉴别知识,创造上手的机会,我们在鉴别龙泉窑的新旧就不太难了。在龙泉窑的鉴定和鉴别方面,一定要牢记;多看一些标本,多上手一些实物,这样在收藏中就不至于交太多的学费,走太多的弯路,这是我们每一位做收藏的人都要谨记的。

现代龙泉

八大窑系——龙泉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