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冯志杰 田黄石 渔翁摆件(H:5.6cm,30g)

福建东南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石圈里通常以大为尊、为贵。多数精彩的大件,尤其出自名家之手的,动辄拍卖到百万、千万,在国内外拍场上引起轰轰烈烈的大阵仗,这都是常有的事。

而也有相当一部分藏家,对于石材上的“小、精”之作,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寿山石的“小件”收藏,也越发呈现出一种流行趋势。

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李尹桑为陈融篆、林清卿刻薄意 高山石闲章

福建东南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这种倾向于“精致玲珑”的审美,其实并不是现代才有的审美现象。

以印章为例,古代的帝王为了彰显威严和权势,御用的玺印不拘金、银、角、玉何种材质,都以显示出“恢弘”的庙堂气度为追求。但这只属于特权阶级极少数的情况。

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陈巨来篆 芙蓉石刘海戏蟾钮印章

福建东南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在当时以文人为主的玩石群体,尤为偏爱几案间袖珍玲珑的小件物品,曼妙精致的印章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挚友和伴侣。而从明清至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印章,也多是方寸玲珑、可一手盈握的掌中之物,那时的审美偏向从中可略窥一斑。

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邓散木篆 寿山石螭纹闲章

福建东南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如今是审美多元的时代,“以大为尊”或“以小为美”是共有、并存的现象。大件的堂皇之美给人带来视觉、心灵的双重震撼,而小件的玲珑、巧致给人的是一种爱不释手的亲昵。

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江秀影 田黄石 双龙戏珠方章(23g)

福建东南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石友选择小件收藏,往往注重“品种体系”上的收集。

主观上,他们主要把目光放在作品材质的“稀缺”、“精彩”上,对于材质的大小并不过分关注;客观上,这些让他们倾心的品种石,本来就难有纯料、大料,石友唯有寄情于精彩的小件收藏。

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陈达 坑头晶石 明月前身阴刻椭圆章

福建东南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藏家们对于“小件”的心态,大多偏于心无杂念的“好玩”和“自娱”。

所以,倾心于“小件”之作的石友们,往往是石圈中“最懂玩”的群体。他们对这类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无论是工艺、格调、境界,其实都抱持着相当严格的要求。

于他们而言,可纳入私藏的小精品,必要依照自己的喜好来取舍一番,眼光之毒辣、之挑剔,旁人是等闲莫及的。

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孙清 芙蓉石 龟钮章

福建东南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而雕刻家们的创作态度亦是丝毫不放松,面对这些小材、小料,他们更容易刻出一些纯粹出于自己爱好和创意的作品。

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冯志杰 芙蓉石、月尾石 人物套件

福建东南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很多时候,小件的创作甚至更能够体现雕刻家的造诣、水平和追求,如石卿工手奇绝的人物造像,冯志杰妙至巅毫的传神刀笔,陈达趣味隽永的清雅小品……都让人有一种“独藏秘珍,难以语人”的趣味。

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林文举 荔枝洞石、田黄石 薄意套章

福建东南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正如一位艺术界人士所言:“一件作品只要工艺水准到了,大小不是衡量的标准。就像做人一样,只要做得到位,谁会在意他的高矮胖瘦?”

就像今天,有人喜欢大件,有人偏爱小件,个人的审美趣味也是此一时、彼一时,无非都是为了追逐心目中的“美”罢了。

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郭懋介 品种石 套件

福建东南201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今日荐读

更多福建东南2018秋拍寿山石专场精彩拍品,敬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缩小的体量,放大的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