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夢中殺人的真實原因……我們可能都冤枉他了

曹操夢中殺人的真實原因……我們可能都冤枉他了

在中國人的印象中,曹操一直是“亂世之奸雄”的代表人物。關於曹操的多疑和姦詐,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是《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中曹操夢中殺人事件:

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操躍起拔劍斬之,覆上床睡;半晌方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為操果夢中殺人,唯修(楊修)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羅貫中借楊修之口,將此事定性為曹操的多疑和姦詐。那麼,睡夢中時刻警惕是否有人近前,殺人後再安然入睡是否確有其事呢?

人的睡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類型:做夢的睡眠和不做夢的睡眠。睡眠學家發現,我們做夢的時候,眼睛會轉個不停,所以把做夢的睡眠稱為快速動眼睡眠,把

不做夢的睡眠稱為非快速動眼睡眠。夢中殺人應該發生在快速動眼睡眠時,但是科學研究發現,在快速動眼睡眠中,人的大部分肌肉張力降至最低,也就是說夢裡的動作無論多激烈,也無法通過肢體表現在現實世界裡。這是不是意味著曹操夢中殺人是不靠譜的事呢?如果說做夢時肌肉張力會降到最低,那麼我們怎麼呼吸呢?眼睛在做夢時不也是在轉嗎?事實上,夢中肌肉張力是有選擇的消失,這是一個完美的保護機制,使我們不會傷害到他人,更重要的是保護了自己,畢竟在夢中做危險動作,首先可能弄傷的就是自己。

由此可見,健康的人無法在夢中殺人。然而,偏偏有一些人在夢中肌肉張力維持了正常的水平,他們能將夢裡的情境通過動作表現出來。這是一種疾病,醫學上叫快速動眼睡眠相關行為障礙,也就是夢遊症。快速動眼睡眠相關行為障礙是怎麼發生的呢?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肌肉張力在做夢時是怎麼消失的。它的控制中樞在腦幹,進入夢境後,腦幹的腦橋就會興奮延髓,延髓被興奮後,就會釋放一個抑制信號到脊髓的運動神經原,然後肌肉張力就基本消失了。如果腦橋出了問題,這套機制也就失效了,就會出現快速動眼睡眠相關行為障礙。患者的夢境往往由暴力和攻擊性場景構成,會表現出責罵、拳擊、腿踢和奔走等暴力性和攻擊性行為,因此傷害到自己或他人。

在司法記錄中,此類患者在夢中傷人和殺人還是出現過的。

那麼,曹操會不會是一個快速動眼睡眠相關行為障礙的患者呢?這種病常見於老年人,而且男性多見,65歲以上老人的發生率是0.5%~1%,男性大約是女性的4倍。目前,睡眠學家認為這種病大約50%是老年人的腦橋退化所致,還有50%則是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傷及腦橋。曹操辭世不過65歲,夢中殺人時正值壯年。那麼,是不是曹操的腦子出了毛病呢?我們不妨回到《三國演義》,曹操夢中殺人(第七十二回)後不久,就為造建始殿,親自揮劍砍伐躍龍祠前的梨樹,得罪了“梨樹之神”,當晚做了個噩夢,驚醒之後便得了頭痛頑症,遍求良醫,均不見效。華佗認為曹操頭痛是中風(卒中)引起,病根在腦中,不是服點湯藥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飲“麻沸湯”,再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才可能去掉病根。結果,華佗為此丟了性命,曹操的頭痛頑症再也沒好過。看來,曹操腦袋裡沒準還真有什麼毛病,只是他諱疾忌醫,最終他自己和我們都沒能搞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科學家發現,很多神經退化性疾病(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和路易小體痴呆)的症狀還沒出現時,就先出現了快速動眼睡眠相關行為障礙。

我們不妨大膽假設,曹操在患頭痛頑症的前幾年可能真的出現了快速動眼睡眠相關行為障礙。那麼,他在夢中殺人就非其本意,而是疾病的原因了。這個支持“亂世之奸雄”的例子還真可能是冤枉他了。不論曹操夢中殺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你發現家人或其他人在夜間存在與夢境相關的異常行為時,一定要告訴他這是一種病,現代醫學是可以治療的。如果不進行治療,有可能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嚴重的傷害。


本文選自《科學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