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導致腎衰竭?一個腎動脈狹窄的發現過程

高脂血症导致肾衰竭?一个肾动脉狭窄的发现过程

一個58歲女患者,幾個月前因為肺炎在一家醫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檢查發現血肌酐升高,當時該院呼吸科考慮可能是急性感染的原因,未予處理。

出院後複查發現血肌酐仍高,見圖1,於是來我院找到我。

高脂血症导致肾衰竭?一个肾动脉狭窄的发现过程

圖1:腎功能

她的血壓110/70mmHg,我問她既往的健康狀況,她說她沒有慢性腎炎、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等病史,幾年前體檢發現高脂血症,但沒有用藥治療。

血肌酐升高意味著腎功能下降,往往由各種慢性腎臟病引起。但從她的病史分析,似乎也找不到腎臟病的發病原因。我給她做了相關檢查,沒有發現尿蛋白,自身抗體、風溼三項等自身免疫方面的檢查沒有問題,排除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為了明確腎功能情況,我給她做了一個腎功能顯像,結果見圖2。

高脂血症导致肾衰竭?一个肾动脉狭窄的发现过程

圖2:腎功能顯像

腎功能顯像是判定腎功能的“金標準”,不但準確,而且兩個腎的腎功能可以分開測量,正常值是雙側腎小球濾過率(GFR)各45 ml/min,總GFR 90 ml/min。她左31.01 ml/min,右39.43 ml/min,總70.44 ml/min。根據慢性腎臟病的分期,她已經是2期了,俗稱輕度腎衰竭。更應注意的是,她的兩側GFR不一樣,左側更低。

這種情況,一般見於腎動脈狹窄導致的慢性腎臟缺血、腎萎縮。為了進一步追查原因,我給她做了CT腎動脈造影(CTA),結果見圖3、圖4。

高脂血症导致肾衰竭?一个肾动脉狭窄的发现过程高脂血症导致肾衰竭?一个肾动脉狭窄的发现过程

CTA驗證了我的判斷:左腎動脈輕度狹窄,見圖。

1、腎動脈狹窄有兩大危害:腎血管性高血壓和腎缺血萎縮。

腎動脈狹窄後,流經腎臟的血液減少,腎臟反射性分泌一種物質叫腎素,腎素經過一系列過程導致高血壓,稱腎血管性高血壓。

長期腎缺血,腎臟萎縮,引起腎功能下降,稱慢性腎衰竭。

幸運的是,她沒有高血壓,所以病情較輕。

2、腎動脈狹窄有兩大原因:大動脈炎和動脈粥樣硬化。

大動脈炎常見於年輕人,發病率較低,狹窄的部位距離主動脈較遠,多由自身免疫損傷引起,所以常常有自身免疫指標的改變。

動脈粥樣硬化多見於老年人,狹窄的部位距離主動脈較近,多位於腎動脈開口處或近端1/3段,是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表現。也就是說,除了腎動脈粥樣硬化之外,還有其他部位的動脈粥樣硬化。

據統計,70%~80%的腎動脈狹窄是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而且大部分腎動脈狹窄是單側腎動脈狹窄。同樣的原因為什麼只是一側發生狹窄,這個目前不好解釋。

3、動脈粥樣硬化有四大原因:高血壓、高脂血症、抽菸、糖尿病,她只有高脂血症的病史,所以我分析她的腎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是由長期的高脂血症引起,也就是說,高脂血症導致了她的慢性腎衰竭。

4、腎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腎動脈支架、自體腎移植等。

她的動脈狹窄程度較輕,不到50%,所以選擇藥物治療。她只有高脂血症,沒有高血壓,所以沒有給她沙坦類降壓藥,而只是給她使用他汀類降脂藥立普妥治療,建議她低鹽低脂優質蛋白因素,定期複查。

以上診斷僅僅是個人思路,歡迎討論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